農為邦本。近年來,我市以建設“南昌綠谷”、打造現代園區、發展休閑農業等為抓手,大力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取得了顯著成效。今天的南昌,正在現代農業“綠、富、美”引擎的驅動下,加速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提擋升級。
“兩區一廊”“綠”產強村美農民富
【小鏡頭】近日,市委老干局組織離退休老干部“南昌綠谷”一日游。市教育局退休干部況桃香每到一處,都會將參觀點的宣傳冊一份不落地帶上。況桃香說,“‘南昌綠谷’名不虛傳,很值得一看。我帶上這些簡介,叫小孩也來這里玩!”
【宏觀解讀】2015年,我市全面啟動了“南昌綠谷”“兩區一廊”建設,旨在助推我市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打造“綠富美”一體發展的江西樣板。
“南昌綠谷”規劃范圍東至昌九高速,西至昌銅高速,包括以南安公路-萬赤公路為中軸的沿線兩側的7個鄉(鎮、場),總規劃面積約403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域規劃面積45.7平方公里。
為加快“南昌綠谷”建設,我市大力整合資源要素,集中資金辦大事。在穩增長促發展60條政策中,第45條專門針對“南昌綠谷”中的溪霞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同時創新項目扶持方式,采用ppp模式吸引社會資金參與“南昌綠谷”項目建設。截至目前,群眾支持參與“南昌綠谷”建設流轉土地4.59萬畝,沿線中心村、“五位一體”示范村、新戶型示范村建設拉動群眾投資投勞1.8億元。6月3日,農民藝術之家、都市開心農場、漆鼎·波爾多國際大師酒莊、藍莓王子文化產業展示園等共7個項目簽約入駐“南昌綠谷”,項目總投資超1億元。
現代園區“富”轉型升級新引擎
【小鏡頭】6月20日,全省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建設現場推進會在昌召開,200多名來自全省的參會人員在參觀我市部分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后表示“感觸很深”。在斐然生態園,萬載縣副縣長張鼎明表示:“非常震撼!南昌現代農業示范園區規劃高起點、建設大手筆,而且推進速度非常快!”
【宏觀解讀】近年來,我市著力創建24個市級以上都市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建立了國家、省、市三級示范園區建設體系。目前,全市所有農業縣區均被認定為省級以上現代農業示范區。
為推進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建設,我市每年切塊安排不少于市縣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總量的5%,專項用于保障園區農業龍頭企業用地需求,2012年以來共向園區農業龍頭企業供地3422畝。同時,我市大力引導土地向園區流轉,今年園區流轉土地面積達30.97萬畝。
據統計,目前全市24個園區共入駐農業企業164家、農民專業合作社495家、家庭農場2477個、各類種養大戶2286戶。值得一提的是,我市不斷強化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的生活生態功能,24個園區內有國家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5個、全國十佳休閑農莊2個、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五星級園區5個、四星級6個、三星級3個……目前,全市24個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累計完成投資56.68億元,園區總產值達89.57億元,帶動區域及周邊農戶實現戶均增收2000余元。
休閑農業“美”秀美鄉村不勝游
【小鏡頭】上周末,第一次來到南昌市怪石嶺生態公園的危苒,感覺自己仿佛踏入了“世外桃源”。參加“千名大學生為南昌美麗農莊和鄉村代言”活動的危苒表示:“美景在南昌、何必去遠方,這句廣告詞真不是吹牛!”
【宏觀解讀】近年來,我市將休閑農業作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突破口,大力發展具有省會城市特點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業,取得了“春夏秋冬四季有景、一年到頭游人如織”的顯著成效。
我市制訂完善了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業系列發展規劃。截至2015年末,我市休閑農業產業基本完成了“十二五”規劃目標。在“十三五”規劃編制過程中,我市將休閑農業作為農業轉型升級的主推方向,力求為城鄉居民提供“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高品質休閑旅游體驗。在都市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建設過程中,我市將特色農業標準園區、設施農業基地、現代農業基地打造成了主題突出、特色鮮明、功能多樣的現代休閑農業示范園區。同時通過開展“通道五化”、“特色小鎮”、“五位一體”綜合示范村創建,將傳統的村鎮改造成了整潔優美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景點。
我市以示范創建推動休閑農業發展,成功打造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國具有一定影響的休閑農莊,形成了一批叫得響、傳得開的節慶品牌,開發了一批休閑農業示范片和精品旅游線路。休閑農業已成為我市現代都市農業發展的靚麗風景、農村繁榮發展的精彩縮影和農民增收致富的嶄新渠道。
做好現代農業“大文章”
【記者手記】
做好現代農業“大文章”
南昌強,農業必須強;南昌美,農村必須美;南昌富,農民必須富。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基礎性產業,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不僅關系“三農”本身,還關乎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
這幾年,南昌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南昌綠谷”、現代農業園區和休閑農業等為抓手,探索出了一條“一二三”產聯動、城鄉融合發展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記者在采訪中深切感受到,如今的農民已不再是“臉朝黃土背朝天”,機械化、科技化、產業化的農業模式在我們身邊廣泛存在。我們期待,南昌進一步做好現代農業這篇“大文章”,為紅土地錦上添花,讓越來越多農民增收致富,進而描繪出更加迷人的鄉村畫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光明網2016-07-01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