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致力于推進以“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發證、村經社股份合作制改革”為核心的“三權到人(戶)”改革。記者昨天從市相關部門了解到,目前“三權”改革已初見成效,不但盤活了農民資產,也進一步激發了農民創業熱情,促進農民增收。
推進確權工作,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從2014年起,我市全面推進農村經濟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到目前為止,全市累計完成2802個村社的股改,占全市村社總數的99.3%,基本實現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全覆蓋,全市有418.8萬人成為股份經濟合作社股東,不同程度分享了農村改革的紅利。在農村土地承包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方面,全市整縣試點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流轉率和規模經營率分別達到67%和67.9%,爭取到2017年底全面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我市還推進農民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發證,目前符合登記條件的農戶發證率已超過96%。
“權益”定下來,讓“財產”活起來。從去年開始,我市啟動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建立起縣、鎮、村三級農村產權交易流轉網絡體系,并不斷豐富交易品種,加強工作保障。到去年底,涉農縣(市)區均建立了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同時深入推進農村金融改革,不斷完善評估登記、業務辦理、風險處置等政策和配套機制,加快創新農村產權抵質押業務,穩步推廣“多權一房”貸款,積極培育市場中介,健全中介服務體系。
改革讓土地“生金”。我市賦予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和村集體經濟股權等抵押、擔保權能,充分活化了農民承包地的金融功能和作用,擴大了農村有效擔保物范圍,激活了農村沉睡資本。江東、江北兩區通過開展股權質押,到去年底,累計有1283戶農戶獲得貸款,貸款總額6914萬元。2015年,全市農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72.9億元,比上年增長7.2%。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寧波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