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強調,土地流轉和多種形式規模經營,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由之路,也是農村改革的基本方向。在土地流轉實踐中,必須要求各地區原原本本貫徹落實黨中央確定的方針政策,既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勵創新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又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不搞大躍進,不搞強迫命令,不搞行政瞎指揮。目前,全國各地紛紛探索土地流轉創新模式,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績。
“租金薪金兩手抓”,土地流轉造“雙金人”
近年來,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柳陂鎮通過土地流轉發展農業觀光園、高科技農業示范園,聘請將土地流轉出去的農民進園區掙錢,讓以前的貧困群眾在家門口脫貧致富,在“自家土地”上打工,成為“一手拿租金、一手拿薪金”的“雙金人”。
據悉,目前該鎮已流轉土地10000多畝,“雙金人”有2000余人,吳家溝村近100名貧困戶農民們以每天100元的價錢在自己流轉出去的土地里打工,戶均“雙金”年收入20000元以上。
互聯網+土地流轉,省時省力價更高
今年6月25日,土流網小崗村土地流轉服務中心掛牌,18位“大包干”帶頭人之一的嚴金昌老先生成為土流網土地流轉中心的首任總經理,讓新鮮時髦的“互聯網+”“+”到了小崗村土地。
活動現場,嚴金昌表示,土流網就像是“紅娘”,幫助小崗村把土地推銷出去,把資金和好項目引進來,不僅省時省力,而且流轉的價格還能比以前更高。
目前,小崗村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和企業廣泛開展一二三產融合,形成了以現代農業、觀光旅游為主導的產業體系。全村1.45萬畝可耕地中,包括嚴金昌家35畝土地在內,已流轉土地約8400畝左右。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由2013年的12000元增至去年的14700元。
眾籌土地股份合作社,600村民成股東
重慶市南川區三泉鎮觀音村的老馬水果蔬合作社,因為采用“眾籌”的生產組織形式而遠近聞名。合作社去年初開始組建,村民自愿以土地或現金入股,待合作社有盈利了參與分紅。每股為1元,每畝土地每年算60股,簽約時間越長,可以獲得的分紅就越高。
目前,合作社已陸續獲得現金入股147500股,土地入股53600股,整合了600余名村民的800多畝土地。今年,觀音村爭取到了750畝的優質水稻種植項目,預計可為合作社帶來每年數十萬元的利潤。屆時,入股的村民能拿到數百到數千元不等的分紅。
除了傳統的轉包、新鮮的互聯網模式和一號文件發文引導的土地入股等形式外,像山西菏澤鄄城縣什集鎮東寺村、浙江嘉興平湖市三北村、黑龍江綏棱縣四海店鎮寶山村等地整村進行土地流轉的模式也在全國各地逐漸興起。整村推進土地流轉既能有力推動土地集約化經營,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高土地產出率,而且能使土地規模經營中釋放出的勞動力,在二次創業和務工就業中實現增收。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業新聞網2016-09-14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