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糧食供給側改革價格下跌 外媒指出有助于農業長遠發展
近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編發一組信息顯示,今年以來我國推行的一系列農業改革獲得包括《金融時報》、《日本經濟新聞》、《華爾街日報》、《南華早報》、彭博社、路透社等國外主流媒體機構的關注,并指出當前推行的土地流轉、農民進城等措施有助于中國農業的規模化經營,從而改變以前低效的生產方式。
從匯總各方的報道內容來看,這些媒體普遍對中國近年來持續大量進口糧食表示擔憂,而當前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將有助于提高中國的糧食生產能力,從而對全球糧食供應起到積極的作用。
來自《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指出,如果中國農業不能引進機械實現規模化、提高生產效率,中國的糧食進口擴大可能對全球市場造成影響。
根據糧油關注小編收集的消息顯示,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國家開始逐步實施農業供給側改革,包括推行土地流轉,鼓勵規模化經營,調整農業種植結構,調減主糧作物種植,并將實施多年的政策性收購逐步退出,鼓勵糧食價格回歸市場。
從今年市場的監測情況來看,糧食價格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回落,在糧食種植效益低下的驅使下,農業結構調整開始有序展開,包括糧改飼、糧改豆等結構調整效果明顯。據來自農業部門的數據顯示,今年玉米調減面積大約在2500-3000萬畝之間,有效的緩解了玉米庫存壓力。
此外,今年的農業補貼方面,國家也更多的轉向合作社等土地規模化經營單位,引導農民進行土地流轉,實現規模效益。據農業部數據,截至2015年底,中國耕地流轉面積高達4.47億畝,占家庭承包經營耕地總面積的33.3%。其中,接近80%的農地流轉是經由出租和轉包。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今日頭條(頭條號/糧油關注和小微傳媒)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