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基地建設紀實
閱讀提示
提起生態農業,很多人會想到無污染的農業生產環境,綠色健康的農產品,實際上,這只是生態農業的一個方面。從農業耕作生產自身的小循環來說,生產過程中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量,確保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從農業生產環境的中循環來說,處理回用秸稈和畜禽糞污,降低農業廢棄物污染風險,減少來自農業的對生態資源環境的壓力;從農業用地與水土生態的大循環來說,生態農業發揮著涵養土壤、凈化水源,提供生態多樣性的重要作用。
2014年,針對各地特點和生產實際,農業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在全國建設了13個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基地,集成打捆配套生態農業技術,提出了不同區域現代生態農業建設模式。2015年,農業部開展了以“一控兩減三基本”為目標的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工作,進一步為發展現代生態農業明確方向,指明道路。快3年過去了,這些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基地有哪些亮點值得學習,有哪些經驗值得總結?近日,記者走訪了湖北、重慶、遼寧等地的示范基地,一探究竟。
提高資源利用率防治農業面源污染
水資源和水域環境與農業生產密不可分。一方面,作物生長需要潔凈的灌溉用水,另一方面農業生產也直接影響著水域環境的安全。
在我國廣大南方水網密布地區,雨量豐沛,水系發達,農業生產與水環境相輔相成。湖北省鄂州市的峒山村,地處梁子湖環湖區域,是典型的南方水網型村落,也是南方水網區水體清潔型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基地建設試點之一。村主任陳建軍告訴記者,峒山村采用的是稻、湘蓮、蝦互助共生的種養模式,利用水稻種植閑置期開展小龍蝦養殖,每畝投放5~10kg蝦苗,一方面小龍蝦為稻田疏松土壤、清除雜草和害蟲幼卵,其排泄物為水稻生長提供營養;另一方面,稻田為小龍蝦提供充足的水份和棲息活動場所,水稻秸稈還田漚腐后,為龍蝦提供天然的餌料。“一水兩用,一田雙收,既能從源頭上改善農田水質,又能提高農產品的質量效益。”陳建軍說。現在峒山村的畝均純收入能達到3500~4000元,村民通過給村集體流轉的土地打工,一年就能有4萬元的收入。
湖北省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站站長樊丹介紹,基地通過實施綜合種養措施,以及配套生態攔截溝渠、人工濕地塘等水循環處理措施,根據連續監測數據顯示,稻田化肥使用量下降30%以上,農藥使用量下降70%以上,從源頭上控制農業面源污染,有效提升了末端入河湖水體水質。“我們南方水網地區,水質的好壞直接影響農產品的質量安全,除了通過稻、蝦共作這種生態方式減少化肥農藥施用,對一些外來生物入侵比如水花生泛濫的地區,我們同樣采用投放象甲(水花生的天敵)這種生物防治的方法,總之是通過自然的力量達到生態平衡。”樊丹說。
同樣是水資源的綜合利用,南方水網區的重點在于治理水環境,而對北方干旱地區來說,水資源稀缺成了制約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在甘肅金昌市金川區古城村的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基地,工程節水技術與農藝節水措施在這里被發揮得淋漓盡致。從經濟作物的膜下滴灌、根區導灌、低壓管灌到果樹的根區導管灌溉方式,再到糧食作物的低壓管灌方式,精準灌溉是節水農業的主要特點。通過使用地膜綜合發揮保墑、集雨、節水、增產等多重效果,還采用灰棗套種蔬菜、鮮食葡萄套種蔬菜、麥后復種娃娃菜、糯玉米套種西瓜等間套作技術,提高農田生物多樣性,改善農田生態環境。
科學施用投入品實現生態產品增值
化肥農藥減量,是建設生態農業的目標之一,也是實現生態農業的必須要走的途徑。通過實現化肥農藥的零增長,甚至找到更加安全有效的替代品,既能保證農業生產、農產品質量安全,維護和諧的生態環境,更重要的是讓好的生態環境發揮更大的經濟效益。
寧波市鄞州區章水鎮鄭家村的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基地,這里有近千畝的生態種養殖園區,屬于寧波天勝農牧發展有限公司。由于離城區近,對農產品的質量要求高,嘗試構建了“種養合理配置+污染綜合防控+生態產品增值”的大中城郊生態多功能型生態農業模式。
園區負責人介紹,通過種養合理配置,如果園養雞、稻鴨共作,水稻與紫云英、小麥和油菜輪作等方式,實現了養殖固體廢棄物肥料化、飼料化應用,養分實現了內部循環利用。其次是建立了天敵擴繁中心等設施,實現全基地病蟲害的生物物理防治,杜絕使用化學農藥,在基地的6大功能區塊,蔬菜種植區、果園種植區、水產養殖、畜禽養殖區、城市園林樹枝消納場、水稻種植區,區塊內種植養殖高效循環、資源有機互補,實現以種定養、以養促種。由于有效降低化肥和農藥使用,提高有機肥的利用率,園區土壤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同時基地生產的水稻、蔬菜、瓜果產品產量高、品質好、市場競爭力強,初期年利潤近100萬元。
化肥農藥的減少,直接受益的便是土壤環境和生態環境,而生態環境的改善,帶來的效益不可估量。
巴南區二圣鎮集體村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基地位于重慶天坪山地區。村主任鄭孝前告訴記者,集體村的主打產業就是高山梨、花卉苗木以及茶葉,之所以選定這些產業,除了之前的產業基礎,最重要的就是這里的生態優勢。從2013年在這里開展生態農業示范建設以來,集體村從庭院生態、景觀生態、生態文化三個方面來鞏固產業生態,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我們與生豬基地合作,使用有機復合肥來替代化肥,通過營養診斷,科學合理地分配施肥次數和用量,再補充一定的微量元素。用太陽能殺蟲燈、撲食螨、性誘劑等生物防治的方法替代農藥防治病蟲害的作用。”重慶市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熊偉研究員說。
“我們每年舉辦梨花節、格桑花節,游人來我們集體村,不僅因為這里離城區近,生態環境好,更重要的是相信我們這里好土、好水、好空氣種出來的高山梨的品質。”鄭孝前說。2015年,集體村的人均年純收入達到了1.9萬元,51歲的村民李昆國對記者說:“感覺現在的日子天天像過年。”
合理處置農業廢棄物促進資源循環利用
養殖業產生的畜禽糞污、種植業留下的秸稈和農膜殘留,一直是農業廢棄物處理中的頑疾,在遼寧省遼中縣社甲村,將畜禽糞便與秸稈、尾菜處理相結合,同時生產有機肥,供園區的蔬菜種植,建立了廢棄物收儲用的循環鏈條。
2014年,依托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基地建設項目,社甲村建立起了一座占地700余平方米,采用好氧靜態堆肥工藝的有機肥場,年可處理以畜禽糞便秸稈為主的農業固體廢棄物3100余噸,生產有機肥2000噸以上,可基本消化基地內養殖產生的畜禽糞便,并消減100余畝設施大棚產生的尾菜等固體廢棄物,輻射示范基地及周邊裸地及設施菜地1500余畝。2015年堆肥場擴建,增加了暖棚、攪拌機等設施彌補原設施冬季運行困難的局限。
還是在甘肅金昌的古城村,為了保墑、保水,這里種植業必須使用地膜,為了享受到地膜帶來的益處,同時又減少“白色污染”,這里的地膜實現了重復使用。通過示范應用玉米—玉米地膜覆蓋、玉米—葵花地膜覆蓋、辣椒—小麥地膜覆蓋、復種娃娃菜—小麥—玉米地膜覆蓋等技術模式,該模式在金川區乃至河西走廊是首創,3年內每畝土地減少地膜使用量8公斤,每畝的地膜殘留量可減少1.2公斤。其次地膜還可回收再利用,基地將混雜有作物根莖的廢舊地膜進行粉碎,經過高溫溶解,鑄型,生產出適宜在城市供水、供暖等市政工程中使用的復合型井蓋。
現代生態農業實現了清潔生產和高效生產,在保護環境的同時也保障了農民的利益。一方面,它是農耕文明中生態智慧的積淀,另一方面又吸取了工業化進程中先進的科技成果。金山銀山和綠水青山,不應該是非此即彼的選擇,我們生態農業的發展應該是一條綠色興農之路。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2016年11月09日 07 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