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張帆: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

[ 作者:張帆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2-10 錄入:王惠敏 ]

2月5日,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發布。《意見》共分6個部分33條,提綱挈領地為“三農”發展指明了道路。

這是中央第14次在一號文件中聚焦“三農”問題。受訪學者認為,此次一號文件亮點紛呈,“三區、三園、一體”的建設以及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政策牢牢抓住了“三農”發展的“牛鼻子”,拓展了農業產業鏈、價值鏈,夯實了農村共享發展的基礎,進一步激活了農業、農村發展的內生動力。

“三區、三園、一體”展現新亮點

《意見》與時俱進地提出了一些新的政策舉措,如建設“糧食生產的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的保護區和特色農產品的優勢區”,“現代農業產業園、科技園、創業園”以及“田園綜合體”等。

“三區、三園、一體”的提出成為此次中央一號文件的亮點之一。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張曉山表示,“三農”連續作為核心主題出現在中央的一號文件中,反映了中央對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的高度關切。從整體上看,相比前13個一號文件,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保持了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支農、惠農、強農的長效機制逐漸建立。“三區、三園、一體”的建設將進一步激活農村各要素,引發未來農業增長的新亮點,加快推動現代農業的發展。

在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張俊飚看來,“三區、三園”的提出反映了中央調優農業結構、提升農產品品質以及加快形成農村產業集群和建立創新創業高地的決心。他認為,田園綜合體的提出更體現了中央對農業多功能性的重視。“田園”不單單承載著農業生產和提供農產品產出的經濟功能,還具有生態、游憩、文化等多方面的功能,應該綜合考慮,讓農業發展方式更加多元,發展思路更加開放。

“休閑旅游觀光度假,養老產業的發展,將成為今后農民增收的重要突破口。”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鄭風田認為,此次中央一號文件的亮點就是通過“三區、三園、一體”的建設強調農業多功能性,激活農村的各生產要素。他表示,一方面,城市資本下鄉為城市人到農村去打開了一扇門;另一方面,也為農民增收創造了條件,激活了市場各要素,延伸了農業產業鏈和價值鏈。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工作主線

近幾年,我國在農業轉方式、調結構、促改革等方面進行積極探索,為進一步推進農業轉型升級打下一定基礎,但仍存在農產品供求結構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農民增收困難等問題。對此,《意見》明確指出,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開創農業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推動從過去單純量的增長向質的提升方向轉變。”鄭風田認為,要適應市場需求,優化產品結構,把提高農產品質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首先,要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優化經營結構,把促進規模經營與脫貧攻堅和帶動一般農戶增收結合起來。其次,立足比較優勢,優化區域結構。最后,加快科技創新,增強農業發展動能,著眼提高農業全產業鏈收益,做強一產、做優二產、做活三產。

張俊飚認為,對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最為重要的是在改的過程中,確保糧食安全,不出現糧食生產大幅減少和主要農產品產量波動而造成的供給缺口過大。同時,也不至于出現農民收入不增反降的情況,進而影響農村小康建設進程。

張俊飚表示,應通過“三園”等平臺的建設,形成對改革的支撐。通過科技園建設,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和技術推廣應用,使農業生產方式和裝備條件走向現代化;通過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促使現代生產要素聚集和農業產業集群形成,實現農業生產、加工、物流、研發、示范、服務等多重功能的相互銜接和農村一、二、三產業的充分融合,最終形成運轉順暢和整體效益較高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通過創業園建設,搭建現代新型農民創新創業平臺,吸引各類人才,鼓勵并引領他們進入農業與農村經濟建設新高地,并由此來影響和帶領更多農民參與現代農業發展過程,分享現代農業發展成果。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是減少無效供給、增加有效供給,解決部分主要農產品局部、階段性的過剩,穩步有序推進政策性糧食庫存消化。”張曉山表示,從長遠來看,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也要朝著建立市場導向的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這個方向改革。實行價格和補貼分離的辦法,既能實現引導農民根據市場信號調整種植品種結構的目標,又能切實保障糧食安全,不讓農民利益受到損失。

     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

     《意見》還指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個長期過程,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協調好各方面利益,面臨許多重大考驗。

     張曉山認為,正確理順市場與政府的關系是今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保障之一。政府應加強引導作用,不斷激活市場各要素。首先,要深化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改革。其次,改革財政支農投入機制、加快農村金融創新、深化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探索。最后,建立農業農村發展用地保障機制,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開發農村人力資源和吸引各類人才返鄉回鄉下鄉創業創新。

     “要讓市場活起來,讓要素動起來,讓農戶、企業、合作組織等各種要素參加進來,融合在一起,共同參與現代農業建設過程。”張俊飚認為,政府要用適量的財政資金,激活并撬動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本,促使更多人才、資金帶動更多資源進入農業、投入農村,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也就是說,政府不再大包大辦,而是引導、順勢而為,這樣才能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農業在發展中成長、在成長中強壯。

     鄭風田認為,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關鍵在于要讓市場回歸本位,讓市場發揮作用。政府要加大基礎設施投入,不斷提供平臺,進而激活市場,不斷吸引要素、資本進入農村。他表示,要充分發揮村干部的帶頭作用,加快新型人才的培養。一方面是吸引打工者回鄉創業;另一方面鼓勵大學生和其他人才積極去農村創業。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欧洲亚洲日韩国产AV一级 | 久久久综合香蕉尹人综合网 |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 在线天堂网最新资源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点击进入 | 伊人成长在线综合视频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