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改薄五年規劃”累計投入超3200億元
義務教育“城鎮擠”“鄉村弱”問題緩解
教育部15日發布的《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工作專項督導報告》顯示,2015年全國義務教育階段66人以上的超大班額比2013年減少了17%,城區大班額得到控制;2016年約160萬人次教師參加了中西部和幼師國培項目,農村教師素質明顯提升。義務教育“城鎮擠”和“鄉村弱”問題得到緩解。
《報告》披露,2014年至2016年,中央財政累計投入專項資金978億元,帶動地方投入2300多億元,推動薄弱學校改造的整體功能提升。全國新建、改擴建校舍面積1.23億平方米,學生自帶桌椅、D級危房上課等現象在絕大部分地區已消除。同時,各地抓住信息化和教師隊伍建設,加快優質教育資源向薄弱學校傾斜,目前我國中小學寬帶接入比例達到87%,有82%的中小學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教育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
《報告》指出,目前一些地區大班額問題仍然突出,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56人以上大班額約40多萬個,占總班數的約14%,其中四分之三的大班額集中在中西部縣鎮,一些地區大班額比例超過20%。預計到2018年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額,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額。
《報告》同時指出,一些地區的全面改薄工作還存在足額落實工程資金壓力大、項目建設進展較慢、工程規劃不完善、優惠政策落實不到位、項目管理不規范等問題和困難。比如近半數省份未制定或沒有落實教育工程建設項目稅費減免政策,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設成本。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光明日報》(2017年02月16日01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