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十三五”規劃提出新型城鎮化發展戰略,并明確走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道路,大中城市和小城鎮需要協調發展。這是我國城鎮化發展的一個新里程。在未來的推進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哪些難題,應如何破解?
在3月18日召開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年會經濟峰會“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分組會上,與會嘉賓認為,我國的城鎮化經過近幾十年的發展,城鎮化率從1978年的17.92%提升到2016年的57.35%,成為世界城鎮化速度最快的國家,已經實現了量的遞增,下一步需要破解的是質的提升難題,需要在完善城鎮化過程中實現人口結構調整和人口素質提升、城鎮化合理布局以及農民工進城成本分攤等三大難題。
農民工變市民需央地共擔改革成本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指出,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人口結構和素質問題凸顯。從宏觀層面來看,存在未富先老問題。現實經濟中勞動力短缺,不僅高技能的短缺,普通非技能勞動力也短缺,而工資上漲速度卻高于勞動力增長速度,用人單位投資成本提升,潛在增長力在下降,中國人口紅利在消失。城鎮化過程中帶來了勞動力供給和資源的重新配置問題。
“在過去幾年中,有的地方試圖通過改變行政區劃把農民工變成具有城市戶籍的市民,但這不能真正地解決城市化的問題,農民工還沒有享受到城市市民的基本公共服務待遇,他們對城市生活沒有穩定的預期。”蔡昉表示,2016年農民工外出打工的增長率只有0.3%,與此同時,還有一些農民因為孩子教育、養老選擇回鄉,從生產力水平高的城市又回到生產力水平低的鄉村,這不利于生產力的發展。
蔡昉認為,只有提高農民工的公共服務待遇,讓他們對城市生活有穩定的預期,才能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而把農民工變為城市居民,是需要成本的,需要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合理分配改革成本。但現在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沒有確定財政預期分攤比例,這是一道需要破解的難題。
“核心城市+小城鎮”是城市結構改革方向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認為,城市化理念需要作大的調整,在把農民工變成真正的城里人之前,需要明確農民工應該到哪里去,城市能否有足夠的產業來給農民工創造就業機會,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如何布局,人到哪里去,小城鎮究竟建在哪里,這是非常關鍵的問題。
劉世錦分析指出,“核心城市+大批小城鎮”是中國城市結構改革的主要方向,實際上,如果大城市和周邊小城鎮之間能夠能實現資源共享,尤其是在公共服務方面,大城市聚集的人口將自然地向周邊分散。
劉世錦說,近年我國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濟增長最快的是大都市經濟圈,如長三角、珠三角,轉型升級、大產業布局都在這些地方,而且這些地方交通便利、資源集中、人才集聚,對年輕人才有吸引力,是城鎮化布局比較有潛力的地方,城鎮化需要有一定產業作支撐,需要解決人口的就業問題。
因此,劉世錦建議,在大城市群周邊布局小城鎮,大城市和若干小城鎮配套發展,利用大城市現有交通、公共服務、人才等資源優勢,實現資源共享,推動以人為本的城鎮化發展。以北京為例,如果北京在50公里的范圍內,建幾十個小城鎮,并有不同的功能區分,把每個小城鎮打造成環境優美,工作、生活便捷的宜居城鎮,這樣就可以容納很多人。
波士頓咨詢公司全球董事長漢斯-保羅·博克納的觀點與劉世錦類似。他認為,以往城市都把商業區、住宅區、工作區等分開,但今天城市的發展趨勢是融合多項功能,借助數字化技術,提高資源、空間、時間的利用效率,而在這方面,中國城市正在發展中,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國際合作局局長程國強指出,目前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超過50%,但戶籍城鎮化水平相對較低,二者之間的差距亟待填補。
處理好“面子”和“里子”的問題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倪虹說,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城市發展的重大引擎,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建立城鄉統籌、集約型的現代化城市,關鍵是要提升城鎮化的質量。
對于交通擁堵、空氣污染等中國大城市普遍患有的“城市病”,倪虹建議,城市建設應當既要“面子”,又有“里子”,既注重城市風貌,也注重城市良心,并要提前謀劃,未雨綢繆,率先實現軌道交通、管廊建設等地下服務設施的“多規合一”。
而除基礎設施之外,曾任臺中市市長的旺旺集團副董事長胡志強認為,文化是城市特色不可或缺的部分,每個城市都要有自己的臉孔,城市不應當把追求第一作為自己的發展目標,追求唯一,講究特色,以人為本,用愛筑城,才是最重要的。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經濟時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