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政策的強力支持下,2004年以來,我國糧食連續豐收,實現了歷史性的“十二連增”,糧食供應逐步得到改善,糧食收購量也越來越大,臨儲糧收購量更是激增。糧食供求關系也由總量不足轉變為整體寬松,結構性矛盾日漸突出。
臨儲稻谷庫存量僅次于玉米
為適應人們新的糧食消費觀,加快糧食去庫存,2014年我國先后取消了油菜籽臨時收儲,開展了新疆棉花、東北大豆目標價格改革試點。
2016年還按照“市場定價、價補分離”原則,取消了三大糧食作物之首玉米的臨時收儲,對農民實行直接補貼。
從實施情況來看,這些供給側改革都取得了顯著成效。其中,玉米去庫存改革是在供給與需求的兩端同時發力,既進行供給側改革、減少種植面積、降低產量,又通過增加深加工企業采購補貼和稅收補貼,刺激終端需求,有效激活了市場,搞活了產業鏈,提高了產品的競爭力,促進了種植結構調整,降低了玉米庫存,農民種糧基本收益也得到了保障。
目前稻谷的生產情況與玉米類似,不僅供大于求,臨儲庫存也日漸龐大,總量已超億噸。臨儲稻谷庫存數量僅次于玉米,倉容與資金壓力也日益沉重,以致稻米市場活力降低,產業發展緩慢,迫切需要進行改革。
后期稻谷改革需要繼續深化
2016年,國家小幅下調了早秈稻的最低收購價,同時在湖南長株潭重金屬污染區開始試點休耕,悄然開啟了稻谷供給側改革試點。這一年,我國稻谷產量出現了12年來的首次下降,特別是市場需求相對過剩的早秈稻播種面積更是創下了近12年的最低水平,早秈稻產量也創出了5年來的最低產量。
在此基礎上,2017年我國首次全面下調了稻谷最低收購價,每百斤粳稻、中晚秈稻及早秈稻價格分別較上年下調5元、2元和3元,全面拉開了稻谷供給側改革的序幕。通過此次最低收購價的調整,將會有助于緩和稻強米弱的現象,拉大普通稻與優質稻的價差,增強市場活力,促進大米加工業的發展。
但是,由于今年稻谷最低收購價調整的幅度總體較小,改革的步子邁得還不夠大,稻谷與玉米的比價仍不合理,在生產上稻谷仍將可能與玉米爭地,在消費上玉米也可能增加對大米的替代。因此,今年稻谷產量仍有可能增加,稻米需求仍難以恢復到正常水平,后期臨儲稻谷庫存仍有增加的可能,改革需要繼續深化。
不過,稻谷又是我國的主要口糧品種,為確保口糧絕對安全,稻谷既要加快去庫存,又要穩定產能。很顯然,稻谷供給側改革不能照搬其他糧食作物。改革既要減少稻谷產量,又要保持稻谷種植面積,穩定產能,還要增加居民需要的優質稻谷供應,難度顯然更大。因此,應該綜合施策,采取調整最低收購價、積極發展優質稻、擴大一季稻種植、加快臨儲銷售等措施來推進稻谷供給側改革,才有可能破解稻谷臨儲庫存過大的矛盾。
調整稻谷最低收購價是核心
稻谷最低收購價不下調,優質稻谷與普通稻谷的價差就不能合理拉大,優質稻的種植收益就不能充分體現,就難以通過市場手段減少普通稻的種植面積。另外,不下調稻谷最低收購價,就難以形成合理的稻谷與玉米比價關系,國內外稻米價差也將因政策原因難以縮小。
隨著農業供給側改革的不斷深入,國內調整稻谷最低收購價的呼聲不斷高漲,并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
國務院副總理汪洋3月中旬在《求是》雜志上發表題為《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文章指出,“下一步,還要研究完善小麥、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增加價格政策的調節彈性,讓價格真正釋放出反映市場供求關系的信號。”進一步釋放了將加快完善稻谷最低收購價的信息。
從當前的稻米市場來看,要讓市場規律能基本發揮作用,稻谷托市價下調15%~20%較為適宜。屆時,隨著稻谷托市價的下調,稻強米弱現象將會顯著緩解。稻谷最低收購價下調后,國內大米價格每噸可下降500~600元,國內外大米價差也將大幅縮減,甚至可能基本持平,大米進口將大幅減少,出口有望得到恢復,大米進出口將達到一個相對平衡的水平,可望恢復大米進出口作為調劑國內余缺的本來面目。另外,稻谷與玉米的比價也將趨于合理,玉米對稻米的替代作用將會減弱,稻米的需求也將出現恢復性增加。稻強米弱現象的緩解,進口大米壓力的下降,大米需求的增加,將提高市場主體的能動性,增強市場活力,促進大米加工企業的健康發展,從而加快稻谷去庫存。
稻谷最低收購價下調后,為保護稻谷產能,提高農戶種稻的積極性,國家將給予主產區農戶一定的生產補貼,使農戶的收益不下降甚至增加。但在臨儲稻谷收購量下降后,國家的稻谷保管費補貼將會減少,資金占用和倉容需求將會大幅下降,稻谷損耗也將下降。總體來說是得大于失,甚至可能是一舉多得。
積極發展優質稻是改革方向
稻谷最低收購價若繼續下調,普通稻谷收購價與優質稻谷的價差還將拉大,優質稻的種植效益將得以真正體現。農戶種植優質稻的積極性將會再度激發,普通稻種植面積才有可能持續下降。由于優質稻單產相對低于普通稻,雖然后期可能會隨著科技進步,單產將得到提升,但在當前情況下,增加優質稻種植,相當于在穩定稻谷產能的同時,將促使稻谷總產量有所下降,在農戶種植收益不降的同時,還可增加居民有需求的、適銷對路的大米生產,實現供給側改革的初衷。
目前,我國每年稻谷的種植面積在45000萬畝左右,2016年我國稻谷播種面積為45243.6萬畝。如果優質稻種植面積能再增加5000萬~10000萬畝,按照優質稻每畝產量低于普通稻100~200公斤測算,相當于可減少稻谷產量500萬~2000萬噸,將會極大地減輕國內稻谷供應壓力。由于優質稻符合居民消費需求,不愁銷路,不會成為新的庫存,將有力地促進稻谷加速去庫存。總體來看,稻谷生產從“以量取勝”的種植之道轉為“以質取勝”將是大勢所趨。
擴大一季稻種植面積是補充
相對來說,一季稻因生長時間較長,品質相對優于雙季稻,但畝產量卻略低于雙季稻兩季產量之和。現階段采取減少雙季稻種植,推廣一季稻的辦法,既能減少稻谷產量,又能穩定稻谷產能。
近幾年,我國雙季稻面積穩定在8700萬畝左右。隨著稻谷最低收購價的下調,輔之以政策的引導,雙季稻尤其是早秈稻的種植面積可能繼續下降。如果雙季稻面積能再減少2000萬~3000萬畝,按每畝產量減少200~300公斤測算,相當于減少稻谷產量400萬~900萬噸。通過“雙改單”,既可以保護稻谷產能,又能顯著減少稻谷產量,減輕稻谷供應壓力,從而達到加快去庫存的目的。
加快臨儲稻谷銷售是手段
由于稻谷是主要口糧,決定了我國不會采取大幅減少稻谷產量的辦法來化解庫存。稻谷總量供大于求,將會在一段時期內成為常態。不采取有效的辦法,現階段龐大的臨儲稻谷庫存將難以降低,甚至還可能增加。加上稻谷最低收購價已開啟下調之門,臨儲稻谷想延續順價銷售將較以往更難。只有根據市場承受能力,適當降低臨儲稻谷的拍賣價格,加快超期儲存稻谷的銷售,或采取定向銷售等辦法,才能加快臨儲稻谷庫存的化解。
原文載于《糧油市場報》2017年03月23日B01版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微信號 糧油市場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