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1月27日,《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正式發布,這是改革開放以來第18份以“三農”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也是該文件自2004年以來連續第13次聚焦“三農”。
此次“中央一號文件”共6個部分30條,包括:持續夯實現代農業基礎,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加強資源保護和生態修復,推動農業綠色發展;推進農村產業融合,促進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推動城鄉協調發展,提高新農村建設水平;深入推進農村改革,增強農村發展內生動力;加強和改善黨對“三農”工作領導。
“農業現代化”連續三年寫入“中央一號文件”的標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則是首次寫入這一重要文件,其他亮點還包括:以“綠色發展”保護資源修復生態,補齊“短板”吹響決勝小康沖鋒號,“產業融合”支撐農民增收。
那么,如何用發展新理念破解“三農”新難題,又如何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思想者副刊特約請鄭風田、李國祥兩位農村問題專家解讀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以饗讀者。
每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會引起很大關注,今年提出要用新的理念來破解“三農”新難題,這些新理念主要包括哪些?其提出又有什么樣的背景?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還會面臨哪些困難?
堅持農民主體地位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把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增進農民福祉作為農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一理念是今年一號文件最吸引我的地方,也昭示著接下來的“三農”改革方向必須堅持農民的主體地位,任何涉農改革都必須增加農民福利,不能讓農民利益受損。“三農”作為我國發展政策的重中之重,其實已提出很多年了,但“三農”之中究竟哪個最重要,是農業、農村還是農民?這次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堅持農民的主體地位。其實,現代化的農業發展,比如美國、加拿大與澳大利亞等國,一般是巨型農場,是農民替代型的,它通過引進現代資金、利用大型農業機械化就可以實現。但我國目前有兩億多小農戶,他們一般年齡較大,在城市也難有就業機會,土地是他們生產、生活與保障之本。所以,如何保護他們的利益,就在我國未來的“三農”發展中變得相當重要。堅持農民的主體地位、堅持提升農民福祉,應該是各項“三農”政策的切入點。這幾年在土地流轉過程中,存在很多損害農民利益的現象,比如有的地方招商引資,用強迫命令、損害農民利益的辦法向農民拿地,強制推動土地流轉,引起農民的不滿。今年的文件強調農民主體論,可以說是對地方執行中央政策過程中出現的這種偏差的及時矯正。改革要尊重農民的主體地位,這個理念要放在第一位,所有“三農”政策的制定與推行,不能讓農民的利益受到損害。
以農業供給側改革提升品質與效率
今年一號文件還提出加大創新驅動力度,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保持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
我國農業的確已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供給側出現許多問題,一方面糧食過剩,另一方面優質農產品的數量卻嚴重短缺。進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牛鼻子”就是質量品質,我國農業需要一場品質革命,我們的農產品生產要從單純追求數量增產的溫飽型生產方式,過渡到對品質、安全、健康與生態環保等要求比較多的小康型農業生產方式,這不僅僅需要在農業結構上進行調整,還需要生產方式的轉換,更需要從源頭到流通對整個產業鏈進行重塑。
以綠色發展理念來解決生態環境問題
自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綠色發展理念之后,農業的綠色發展究竟如何具體實施?今年的一號文件進行了整體布置,那就是通過加強資源保護和生態修復來推動農業綠色發展,即必須確立發展綠色農業就是保護生態的觀念,來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要加快形成資源利用高效、生態系統穩定、產地環境良好、產品質量安全的農業發展新格局。
我國農業的面源污染已超過工業的點源污染,成為目前我國最大的污染源。如何通過綠色化的發展解決目前的生態問題,成為當務之急。與工業等點源污染不同,農業的污染大多為面源污染,也就是分布十分廣闊。農業面源污染主要的種類包括由于工業及礦業等帶來的重金屬污染,過量施用化肥農藥等帶來的土壤與地下水污染,工廠化養殖等帶來的畜禽糞便污染,塑料薄膜等殘留帶來的白色污染等。
以化肥農藥為例,其過量施用這幾年廣受關注。我國目前的化肥施用量是美國與印度之和,糧食增產的速度遠趕不上化肥增長的速度,多用的化肥既是一種浪費,也帶來土壤的污染板結,以及地下水的污染和食品的不安全。今年一號文件提出化肥農藥零增長的目標,但如何落實這一目標還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現在農民已習慣于種懶田,因為種糧不賺錢,化肥農藥又相對便宜,施用還有國家補貼,也間接地刺激農民多用。如何真正減少化肥補貼,還應該有更具體的政策,比如:強制實行配方施肥技術,讓農民根據土壤的需求施用;強制實施秸稈還田,目前的秸稈都燒掉太可惜;取消農資直補,改為對有機肥等提升土壤肥力的技術進行補貼;提倡人畜糞便還田并給予補貼等。
把國家財政支持的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放在農村
一般人想象中的中國鄉村應該是山清水秀風光好,是能夠產生鄉愁的地方,但當你真正到中國的農村去看一看,會發現我國大部分鄉村,有時甚至是另外一種景象:雜亂無章,破破爛爛,毫無美感,缺少生機,有些地方甚至污水橫流。為什么理想中的鄉村和現實有這樣大的差距?導致我國鄉村不美麗,既有宏觀政策層面的國家投入少、農民貸款難等障礙,也有村莊層面農民缺乏組織合作與人才缺乏等微觀障礙。今年一號文件在這一方面提出不少真金白銀的政策,比如: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把國家財政支持的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放在農村,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基礎設施,實現城鄉差距顯著縮小;健全農村基礎設施投入長效機制,促進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共建共享;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和美麗宜居鄉村建設;鼓勵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的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模式。
國家近年來對農業投入迅速增加,但對鄉村建設的投入,甚至不到總量的1%,真正用在美麗鄉村上的投入太少。韓國當年的“新村運動”就是對村莊建設直接投入巨額資金,最終使韓國農村大變樣。德國在“二戰”后,他們的農村也像我國目前有些農村一樣破破爛爛,鄉村居民大都往城市跑,可德國政府經過幾十年的投入和建設,其農村如今已經大變,用如詩如畫來形容也不為過。村莊的改造不能僅靠農民自己投,國家也要投入相當一部分錢,這樣大的投入才能真正改變村莊,讓村莊變得很美麗。
以產業融合來提升我國農民的增收
在我國農業發展過程中,產業融合程度很低且利益連接機制不健全。由于普通小農戶缺乏足夠的市場競爭力,無法單獨與市場達成公平的利益聯結機制;農民在同進貨商談判時無法爭取到市場均衡價格,常常被壓低價格,在初次分配中獲得的收入減少,在整個農產品供應鏈中處于弱勢地位,而且還得承擔自然風險。今年一號文件提出以產業融合來提升農民收入,這抓住了問題的關鍵。文件還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擬通過各種融合來帶動我國農民的增收,對此,我充滿了樂觀的期待。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青年報2016年02月03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