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山東省平度市發展高端特色品牌農業的調查與思考
摘要:基于對山東平度市的調研,分析了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主要模式,提出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是發展現代農業、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要引擎,也是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要注意通過轉型改造挖掘傳統組織資源的創新潛力,引導不同類型的農業生產性服務機構完善分工協作、優勢互補關系。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若干對策建議:促進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結構優化和功能升級,明確實行對市場化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引導支持政策;加快農業公共服務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建設,改革、完善農業公共服務的運行機制;創新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產品行業協會的支持政策,完善對龍頭企業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激勵機制。
近年來,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迅速發展, 成為現代農業發展中最引人矚目的現象之一。農業生產性服務業, 日益成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成為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推動力量。山東省平度市發展高端特色名牌農業的經驗, 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那么, 平度市是如何通過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 促進高端特色名牌農業發展的?平度案例對于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可以得出哪些啟示?應該怎樣促進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帶著這些問題, 2010年我們對平度市進行了專門調查。通過調查我們發現, 當前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 在總體上呈現多元化格局;走中國特色的農業現代化道路, 應該把農業生產性服務業作為戰略引擎!在相當長的時期內, 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 應該堅持多管齊下、優勢互補, 加強對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政策支持。
一、平度市農業發展概況
平度市位居膠東半島西部, 隸屬山東青島市, 總面積3167平方公里, 是山東省面積最大的縣級市。2009年, 全市年末常住人口138.11萬人, 戶籍人口137.58萬人, 耕地面積238萬畝;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60.25億元, 按可比價格計算, 較上年增長13.2%;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占14.0%、50.6%和35.4%。全市地形呈現東北高、西南低的態勢, 從東北向西南形成低山丘陵、傾斜平原和洼地三大地貌類型。全市常年種植糧食面積157萬畝, 花生51.3萬畝, 蔬菜51.9萬畝, 果品10.8萬畝。2009年, 全市糧食、花生、蔬菜 (不含果用瓜) 、水果總產量分別達到147.9萬噸、16.6萬噸、218.1萬噸和32.1萬噸, 分別較上年增長6.1%、減少1.9%、增長0.5%和5.6%;全市肉類總產量18.9萬噸, 較上年增長11.2%;牛、羊奶總產量2.3萬噸, 較上年增長31.9%;禽蛋總產量3.7萬噸, 較上年下降1.2%;全市水產品總產量1.1萬噸, 與上年基本持平。
近年來, 平度市瞄準發展高端特色品牌農業的方向, 加快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現代農業建設, 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全市已初步形成了平南優質糧油生產區、平北生態果品生產區、平東優質出口蔬菜生產區、平西畜牧養殖區的農業生產格局, 涌現出仁兆蔬菜、大澤山葡萄等“一鎮一業”專業鎮10余個, 許家蠶桑、大黃埠西紅柿等“一村一品”專業村200多個, 成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山東省超級產糧大縣、山東省產油大縣, 建成優質蔬菜示范區、生態果品示范區。近年來, 全市在推進農業標準化、品牌化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到2009年底, 全市已注冊農產品商標140多個, 擁有通過國家級認證的無公害農產品50個、綠色食品23個、有機食品9個, “馬家溝”芹菜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馬家溝”、“大黃埠”商標入選“全國最具市場競爭力的農產品商標”, “大澤山”商標入選“全國最具市場競爭力的地理標志”, 已有4種農產品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認證, 成為全省擁有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最多的縣級市, 進入“中國商標發展百強縣”行列。
高端特色品牌農業的發展, 有效帶動了農產品價格的提高、農業競爭力的成長和農民收入水平的提高。2002年, 農民種植芹菜畝收入2000元左右。2003年經過品牌打造, 馬家溝芹菜不僅通過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農產品認證, 還先后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中國馳名商標、全國60件最具市場競爭力農產品商標。到2009年, 農民種植芹菜的畝收入已達15000元左右。在2009年大澤山葡萄節期間, 曾獲全國優質葡萄擂臺賽“最甜葡萄狀元獎”的金手指葡萄, 每斤價格高達268元, 是一般品種葡萄價格的100多倍。2009年, 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8850元, 較上年增長8.8%, 農民人均純收入高出全國平均水平71.7%。
二、平度市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主要模式
(一) 依托政府部門和涉農站所, 開展面向農業產業鏈的公共服務
政府部門和涉農站所面向農業產業鏈開展的公共服務, 基本上屬于普惠式、公益性服務。如由平度市政府承辦的江北農業技術市場, 按照“市場+基地”的模式運作, 已成為推進農業信息產業化和農業技術交易的重要平臺。平度市農業局通過資源整合, 開通了江北 (平度) 農業信息網, 全方位提供農業信息服務。依托植保站, 平度市按照“綠色植保、公共植?!钡姆结? 實施綠卡行動計劃、有害生物預警與控制區域站建設、病蟲害預測預報、植物檢疫、病蟲害鼠害防治技術指導和農業技術咨詢、送科技下鄉等, 提供農業病蟲害防治技術服務, 示范推廣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和良好農業操作規范 (GAP) 等。依托環能站, 在全市范圍內加強對資源及廢棄物的綜合利用, 推廣能源轉換新技術和資源化利用新技術, 建立農村戶用沼氣、中小型沼氣工程、“四位一體”的沼氣大棚和農村戶用沼氣服務網點。依托市土肥站, 提供測土配方施肥及相關信息服務。依托市種子站, 提供農產品重點品種選育服務、農作物新品種示范推廣服務, 引導企業加強大田良種繁育基地建設。在市農技站的帶動下, 市內鎮級成立了農業服務中心, 村級成立了農技服務組, 為發展高端特色品牌農業提供科技服務。市內還開展了“科技人員聯系種養大戶”等科技推廣活動, 形成以技術指導員為紐帶, 以示范戶為核心, 連接周邊農戶的技術傳播網絡。此外, 市農產品質量檢測站可就農產品中的農藥殘留、重金屬和亞硝酸鹽含量等提供檢測服務, 已通過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的實驗室計量認證, 形成了對農產品、畜產品和水產品生產、儲運、銷售及產地環境等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面監控能力。
此外, 平度市依托政府部門和涉農站所, 面向農業產業鏈開展的公共服務還表現為: (1) 舉辦農業四季節慶活動, 如春天的云山大櫻桃節、夏天的明村西瓜節、秋天的大澤山葡萄節和冬天的馬家溝芹菜節。這些節慶活動為擴大農產品銷售、提升農產品品牌和附加值, 提供了良好的支撐平臺。 (2) 引導和組織申報農產品品牌認證、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認證和農產品基地認證, 借此加強對農產品的市場推介, 增強對高端農產品市場的開拓能力。
(二) 依托郵政部門和供銷社的資源優勢, 加強農資、農產品配送和銷售服務網絡建設
近年來, 平度市郵政局積極利用自身的網絡優勢和信譽品牌優勢, 推進鄉鎮郵政物流配送中心和村級“三農服務站”建設;按照統一標識、統一服務、統一采購、統一配送、統一價格、統一核算的要求, 引導其標準化、規范化發展。到2010年6月, 全市已設立32個鄉鎮物流配送中心和560個村級“三農服務站”, 形成了郵政物流遍布城鄉、覆蓋全市的“市——鎮——村”三級連鎖經營網絡。平度市郵政局還注意引入連鎖加盟的理念, 選擇村莊有威信、會經營、素質高、農技推廣意識強的農民進行培訓, 作為“三農服務站”的站長人選, 推動郵政服務觸角延伸;鼓勵郵政“三農服務站”與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對接。平度市郵政局還主動同科技、農業、畜牧等部門合作, 努力打造“連鎖經營+配送到戶+科技服務”的新型農村物流模式。郵政部門成立的“三農”服務辦公室, 聘請技術顧問和科技專家, 通過集中培訓、專家坐診、遠程診斷、現場服務、開通熱線等方式, 開展科技服務, 支撐分銷配送業務的發展。在推進放心農資下鄉的同時, 平度市郵政部門還積極推進優質、高端農副產品進城, 將通過有關部門認證的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納入放心農產品大網, 從農村直接配送到城市, 送給城市消費者和深加工企業, 形成城鄉雙向郵政物流快車道, 從農資和市場兩方面, 為發展高端特色品牌農業提供“雙保險”。
從2006年開始, 平度市供銷社就大力推進農資現代流通服務網絡建設, 以平度供銷社農資公司和平度市宏業農資公司為龍頭, 建立了兩個農資配送中心。按照投資自建和整合社會資源發展加盟的方式, 在鎮、村兩級建立了800多個農資連鎖店。通過龍頭企業發展總經銷、總代理, 統一購進名優農資商品, 嚴把農資進貨質量關, 由配送中心統一配送到連鎖店, 再由連鎖店直接與農民對接, 形成統一進貨、統一標識、統一配送、統一質量、統一價格、統一服務規范的連鎖體系, 保證農民用上放心肥、放心藥。目前, 供銷社已與省內外近百家名牌農資廠家建立了穩固的總經銷、總代理關系。
(三) 依托產地批發市場和農機批發市場等, 帶動農民經紀人、營銷大戶和農機服務主體迅速崛起
近年來, 平度市積極加強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和農機市場建設, 先后培育成何家店花生、南村蔬菜、城區果品、明村西瓜等較大規模的產地批發市場11家。通過支持市場升級改造, 促使部分產地批發市場達到設施先進、功能完善、交易規范, 成為在周邊地區乃至全國有重要影響的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 有效支撐了高端特色品牌農業的市場拓展。如近年來平度市南村鎮依托良好的地理區位條件, 以無公害蔬菜示范園為依托, 瞄準高科技、高效益、產業化的方向, 大力發展設施農業。該村建設的南村蔬菜批發市場, 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產地蔬菜批發市場之一, 成為農業部定點批發市場和全國蔬菜批發市場五十強, 產品遠銷到全國20多個大中城市并出口到10多個國家。南村蔬菜批發市場還建成了包括電子監控、質量檢測和電子結算“三中心”的市場管理系統, 實施了市場準入制度和蔬菜質量追溯制度, 有效地發揮了對農業生產的引導功能, 帶動了周邊50公里以內100多萬農民種菜, 使蔬菜收入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增長點。蓼蘭鎮依托何家店花生專業批發市場、平南綜合貿易市場和木材市場, 成為平度市重要的農副產品和木材購銷中心。何家店花生專業市場集花生收購、加工、銷售于一體, 是全國最大的花生專業批發市場之一, 促進了本地花生的出口貿易, 也吸引了一批外資企業加入。目前, 該市場已經實現了由原料型向加工型的轉變, 其花生加工也由脫殼、篩選加工轉向深加工。2009年實現購銷總量22萬噸, 購銷總額15億元以上。
產地批發市場的建設, 有效帶動了全市經紀人隊伍的迅速壯大和營銷大戶的迅速崛起, 為發展高端特色品牌農業提供了重要支撐。全市已形成農村經紀人和運銷大戶2200多人 (戶) 。在何家店花生專業市場的帶動下, 周邊已有60多個村莊4000多個農戶常年從事花生購銷業務, 從業人員達8000多人, 年收入5000多萬元;市場上從事花生經營的固定業戶已達150多個, 市場周邊從事花生脫殼加工的專業戶已達140多個, 年收入300多萬元, 僅從事花生分選的固定工就達3000多人, 裝卸工110人;圍繞市場服務的個體工商戶已達100多個。南村蔬菜批發市場還帶動了2000多戶從事冷藏、運輸、飲食服務業及包裝用品等農業生產性服務業, 吸引了5000多農民進入市場從事裝卸、包裝、加工等經營活動。在經紀人隊伍迅速壯大的同時, 市政府積極引導農村經紀人成立規范運作的企業組織, 推動經紀人由個體分散營銷向聯合開拓市場轉變。
與此同時, 2001年成立的平度農機市場, 逐步由以銷售服務為主轉向集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入市廠商已由開業初期的100余家, 發展到目前的200余家, 成為山東半島地區最有影響力的有形農機市場之一。該市場集經營各種農用車、農牧業機械、礦山工程機械以及各種配件于一體, 批零兼營。市場銷售已拓展到江蘇、遼寧等地, 覆蓋整個膠東半島, 年交易額近8億元, 位居全省同類市場前列。近年來, 平度農機市場在引進經銷商的同時, 加大了對售后服務工作的引進力度, 已引進建立了常柴、東風等大型農機售后服務站, 方便廣大農民或農機戶。該市場已先后被評為全國十大農機市場、全國農機流通杰出貢獻單位、全國農機行業優質服務先進單位、中國名牌市場等。平度農機市場的運行, 不僅顯著帶動了農民購機熱情的高漲和全市農機化水平的提高, 還為發展跨區作業促進農民增收創造了條件。到2009年底, 全市農機總動力已達277.6萬千瓦, 較上年增長3.2%;農業機械化綜合水平達到78.8%。同年, 全市購機總額達到3100萬元, 帶動農民投資2160萬元。2008年初由5名農機大戶發起成立的青島寶進農機專業合作社, 已擁有社員185名, 可滿足農業耕、種、收一條龍的全程服務需求。自成立以來, 已實現農機作業純收入900余萬元。
(四) 依托龍頭企業, 形成對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外部拉動和植入效應
近年來, 平度市堅持把發展龍頭企業作為發展高端特色品牌農業的突破口, 按照外引內育的方式, 不斷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到2010年6月, 全市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已達160多家, 其中有7家被評為青島市、山東省重點龍頭企業。隨著龍頭企業的成長及其參與農業產業化程度的提高, 龍頭企業對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外部拉動和植入效應逐步顯現。如青島天祥食品有限公司作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年加工農產品14.5萬噸, 帶動農戶13.6萬戶, 2009年實現銷售收入7.58億元, 實現利潤3094萬元。該公司通過農產品收購和加工, 帶動了600余輛夫妻車農閑時搞農產品收購, 每年每輛車可獲收入3萬余元。該公司的辣椒去蒂摘把、花生米的分級挑選, 每年可安置閑散勞動力1200余人, 帶動人均增收4000元。
許多龍頭企業把創新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 作為加強農產品基地建設的重要舉措, 為農產品加工提供優質、穩定和可靠的原料保證。如集種雞養殖、孵化、商品雞養殖、屠宰加工及調理品熟食品加工于一體的三統萬福食品有限公司, 在經營過程中實行統一供應禽苗、統一防疫消毒、統一供應飼料、統一供應藥品、統一收購屠宰, 無償為農戶提供技術服務。該公司在與大型養殖場的合作中, 還以合同為基礎, 為養殖場提供貸款擔保。青島六和集團利用其渠道網絡優勢和技術服務力量, 為養殖戶提供雞舍選址、土建工程、消毒防疫等技術指導, 以及種苗、飼料、獸藥、冷藏回收等方面的系列化服務。
(五) 依托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產品行業協會, 形成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內在擴張能力
到2010年6月, 全市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已達842個, 社員13080戶, 出資額2628萬元, 帶動相同產業的農民5.8萬余戶。平度市為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 除加強對合作社發展的政策支持和宣傳、培訓活動外, 還積極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參加農產品展示交易會, 或與大型連鎖超市合作;并在民主管理機制、利益連結機制和自律機制等方面, 引導合作社加強規范建設;按照試點示范、典型引路的原則, 引導合作社加強自身建設, 增強其面向農業產業化提供生產性服務的能力。目前, 許多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服務內容已經涵蓋農業產業鏈的多數環節, 在科技服務、信息服務、生產資料供應、良種引進和培育、品牌建設和標準化管理、市場拓展和建立穩定的購銷關系等方面, 作用尤其突出, 成為提供農業生產性服務的重要載體。如集蘋果種植、加工、儲藏、銷售于一體的青島市舊店果品專業合作社, 已投資1000萬元建成8000噸的果品冷藏保鮮庫, 還準備再建一座5000噸的果品冷藏保鮮庫, 為農民提供代儲代藏服務。該合作社還準備建設企業化運作的舊店果品批發市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 不僅有效地促進了農業的節本增效和降低風險, 還顯著帶動了農業經營規模的擴張、農業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發展方式的轉變, 有效解決了農民一家一戶想解決而難以解決或難以經濟有效地解決的問題, 有效支撐了高端特色品牌農業的發展。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已有66家注冊了商標, 51家獲得了無公害產地認定、無公害產品認證、綠色食品認證和有機食品認證。
(六) 以需求為導向、改革為動力, 農業生產性服務企業或非營利機構脫穎而出
如總投資5000萬元的青島天地園育苗有限公司, 實際上是一個集生產、銷售、病蟲害防治、田間技術指導、電腦遠程診斷于一體的綜合型服務企業。該公司年生產各種優質瓜果蔬菜種苗1800萬株, 經銷化肥、農藥等農資產品1000余種, 實現產值5000萬元, 利潤600萬元。主要從事種子經銷的金華元種業公司、主要從事農機經銷和維修服務的青島德天農機有限公司, 以及馬家溝芹菜研究所、馬家溝芹菜銷售有限公司和諸多農資經營企業, 均屬農業生產性服務企業或非營利機構。
三、平度市對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若干啟示
(一)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是發展現代農業、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要引擎, 也是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
從前文分析可見, 近年來平度市發展高端特色品牌農業之所以能取得良好成效, 一個重要原因是:按照多元互補的方式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 為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 提供了重要引擎!如面向農業產業鏈的公共服務, 即公益性、普惠式生產性服務, 優化了高端特色農業的發展環境, 降低了農業乃至市場化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成本和風險, 也為農業發展與高端市場的對接提供了便利。依托郵政部門和供銷社的資源優勢, 加強農資、農產品配送和銷售服務, 從放心農資供應和高端市場銷售網絡兩方面, 加強了高端特色品牌農業發展的薄弱環節。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農機市場、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農產品行業協會等, 既是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重要平臺和引領帶動力量, 又是發展高端特色品牌農業的重要支撐。市場化農業生產性服務企業或機構, 作為農業分工分業深化的結果, 其運行則會直接促進農業的節本增效和發展方式轉變。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 也為增加農民收入提供了重要途徑, 甚至會帶動周邊地區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如2009年, 全市通過舉辦農產品四季節慶活動, 拉動農民直接增收4.5億元, 拉動旅游、餐飲等服務業增收6000多萬元。近年來, 平度市農機局把組織農機跨區作業作為開展社會化服務的精品工程和興機富民的重點工程, 全市農機跨區作業已經覆蓋6個省20多個地市的40多個縣, 每年“三夏”期間, 全市都組織1500臺以上小麥聯合收割機外出跨區作業, 同時引進1700多臺作業機械參與全市機收。每年全市還組織400多臺玉米聯合收割機、900余臺耕播機械參加“三秋”跨區作業;組織600臺以上機械參加冬季農機跨區作業, 承攬基本農田水利建設工程。通過組織跨區作業, 不僅大大延長了農機使用時間, 提高了農機利用率, 也拓展了農民通過農機增收的途徑。借此, 可以將農民對小麥聯合收割機的使用時間由每年3—5天延長到1個月。通過參與跨區作業, 好的農機手每個收獲季節可實現收入3—4萬元。
(二) 通過轉型改造挖掘傳統組織資源的創新潛力, 仍是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重要途徑
傳統的組織資源包括涉農站所和郵政部門、供銷社, 甚至其他形形色色的國有企業、國有控股企業。由于行政隸屬或產權關系的特點, 傳統組織資源的行為目標和區域發展目標, 甚至地方政府支持發展現代農業的目標很容易對接起來。前文分析顯示, 在面向農業產業鏈提供公益性、普惠式服務方面, 政府部門和涉農站所大有用武之地。傳統組織資源在參與區域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綜合體系建設方面, 也有三重優勢。一是現有網絡的優勢, 借此可以更好地貼近農民需求;二是品牌信譽和公信力的優勢, 借此容易贏得農民和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民組織的信任;三是部門合作的優勢, 借此容易獲得其他相關部門的支持。憑借這些優勢, 通過對傳統組織資源的轉型改造來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 可以收到“一舉三得”之效:一是消除傳統組織資源的運行惰性, 激發其創新潛力;二是促進服務供求更好地對接起來, 增加農民對農業生產性服務的可得性;三是避免再起爐灶的成本和時間消耗, 方便快捷地與發展現代農業的需求和地方政府惠農政策的目標對接起來。平度市郵政局還注意利用郵政的網絡體系, 建立覆蓋全市的農村公共信息平臺, 并與村、企業和行業協會的信息平臺鏈接, 形成網上虛擬、網下實際的農產品直供基地和信息反饋機制。
從平度的經驗來看, 通過對傳統組織資源的轉型改造來激發其創新潛力, 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仍有巨大空間。如鑒于以前小麥品種多而雜、科技含量低、比較效益差、形不成品牌優勢, 為解決這一問題, 青島大度谷物有限公司為創立平度小麥品牌, 發起成立了平度市麥業協會, 通過“公司+協會+中心會員+農戶”的組織形式, 引導農民對優質小麥實行訂單化種植、品牌化經營、規?;芾砗彤a業化發展。公司通過麥業協會對優質小麥訂單種植戶統一提供小麥良種、統一投繳商業保險、統一提供技術服務、統一回收商品小麥。為幫助農戶增強抵御自然風險的能力, 每年小麥播種后, 公司為訂單農戶的優質小麥統一投繳凍害和雹災商業保險。鑒于農民家庭儲糧的損耗率往往較高 (約為8%—10%) , 為減少糧食儲存損失, 保護農民利益, 該公司利用收購站點多、倉儲設施好的優勢, 設立了“糧食銀行”開展代農儲糧業務。農民收獲后把暫時閑置的糧食就近存到大度公司所屬糧站的倉庫, 公司只按1%的比例一次性扣減保管損耗, 此后不論儲存多長時間不再扣減損耗數量。存糧戶根據實際需要, 既可提取原糧, 又可根據市場糧價變動將代存的糧食直接賣給大度公司。自2008年設立“糧食銀行”以來, 青島大度谷物有限公司開辦的糧食銀行, 共為農民代儲小麥約6000噸, 比農民自己儲存減少損失約64萬元。近兩年新小麥上市后, 市場收購價后市漲幅較大。因此, 農民存入糧食銀行的小麥一般選擇在價高時出售, 僅此即可增加農民售糧收入70余萬元。在此, 青島大度谷物有限公司作為青島地區唯一一家國有控股的糧食購銷企業, 對訂單農戶統一投繳商業保險, 及其設立“糧食銀行”為農民提供儲糧服務的經驗, 在全國有重要的創新價值和示范意義。
(三) 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 要注意引導不同類型的農業生產性服務機構完善分工協作、優勢互補關系
從前文分析可見, 產地批發市場、農機批發市場、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農產品行業協會的發展, 不僅有利于降低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成本和風險, 也可以形成對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連鎖帶動效應。在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過程中, 要把加強對批發市場、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產品行業協會的支持, 作為一個戰略重點。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要引擎!但要發揮這種引擎作用,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必須在加快自身發展方式轉變中走在前列。為此, 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是打破行政區劃界限, 引導產地批發市場、農機批發市場、農業生產資料市場等市場建設面向農業區域專業化的需求, 以增強市場功能、完善市場服務為重點, 加強聯合和分工協作, 走專業化、特色化、品牌化發展道路, 加快市場轉型和升級改造的進程。借此, 也有利于克服分散建設市場導致的市場規模小、基礎設施差、服務功能弱等問題, 提高市場的運行效率。二是按照引導分工協作的方向, 鼓勵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利益相關者之間, 特別是不同類型的生產性服務機構之間完善優勢互補關系, 促進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互動發展和網絡化發展。近年來, 平度市在此方面進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如作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青島六和集團不僅創辦了平和擔保有限公司, 為養殖戶提供以畜禽活物為抵押物的畜牧業擔保等創新業務, 還在地方政府支持下, 形成了以支持養殖戶為中心, 龍頭企業、銀行、擔保公司、保險公司、養殖合作社、同行企業、政府政策協力支持的畜牧業產業化模式。
四、促進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一) 促進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結構優化和功能
升級, 明確實行對市場化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引導支持政策
就總體而言, 現有的農業生產性服務業仍以公共服務、公益服務和傳統的農技服務為主;市場化農業生產性服務發展不足, 農產品市場信息服務、高端市場營銷服務、儲藏保鮮服務、冷鏈物流服務、農產品質量檢驗監測服務等新興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滯后, 仍是一個突出問題。今后, 要在加強公共服務和公益性服務的同時, 結合加強試點試驗示范, 強化對市場化農業生產性服務業, 特別是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業態創新的引導支持政策。如在農業產業化和區域專業化程度較高的地區, 采取稅費優惠、財政補貼或以獎代補等方式, 鼓勵加強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的改造和信息化建設, 鼓勵創辦農業生產性服務企業或非營利機構, 鼓勵儲藏保鮮、冷鏈物流、農機維修服務等農業生產性服務業薄弱環節的企業發展;鼓勵按照企業化或非營利機構的方式, 興辦綜合性或專業性的區域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區域農業服務中心等公共農業生產性服務平臺。
現行增值稅征收方法規定, 農業生產者銷售的自產農產品免征增值稅。但農民經紀人銷售農產品不能享受自產農產品的待遇。鑒于在農產品收購中, 農民經紀人發揮了重要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有利于節約農民銷售農產品的成本和時間。建議在執行增值稅政策的過程中, 允許農民經紀人銷售的農產品享受農民自產農產品免征增值稅的政策待遇, 以促進農民經紀人和農產品流通服務業的發展。
近年來, 隨著農業產業化和農村新能源建設的推進, 農村環境服務和新能源服務能力薄弱的問題迅速凸顯。如農村生產、生活垃圾已成一大公害。有些蔬菜種植較具規模的地區, 廢棄的菜梗、菜根隨意堆積, 不僅嚴重影響農村景觀, 還容易加劇農村環境污染。有些地方建設的戶用秸稈汽化爐很容易堵塞, 妨礙其正常使用。因此, 要特別重視引導和支持興辦農業環境服務、農村能源服務企業或非營利機構。
(二) 強化農業公共服務投入穩定增長的機制建設, 改革、完善其運行機制
從平度經驗來看, 加強農業公共服務能力建設, 是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重要基礎, 也是建設高端特色品牌農業的基本保障。隨著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推進, 農業發展對加強農業公共服務的需求還有不斷提高趨勢。但是, 目前, 許多農業公益性服務機構的運行面臨以下三方面的嚴重困擾。一是財政投入不足, 或缺乏持續的財政支持, 甚至日常運轉也依賴有一定期限的項目資金, 公共服務能力大幅度萎縮。如20世紀70年代平度市有24個農作物病蟲害監測點, 當前只剩4個, 每年依靠向政府申請部分經費維持運轉。由于缺乏財政投入, 全市公共植保體系、重大突發疫情防治體系都較為薄弱。二是公共服務能力大量閑置, 人才和資源浪費現象嚴重。三是運行機制改革滯后, 缺乏其他融資渠道和收入來源, 可持續發展能力不足。如近年來市農產品質量檢測站除每年配合完成農業部、山東省和青島市的抽檢任務外, 還負責對獲得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生產基地認證的農產品生產環境、生產過程及產品質量進行隨機檢驗。但這些方面均為免費服務, 檢驗設備和檢驗檢測人才的總體利用率不高, 檢驗檢測能力存在較多閑置, 檢驗檢測人才提高業務水平的動力和機會也不充足。在項目實施期間, 檢驗設備的運轉和維護費用可以通過項目經費來保障。一旦項目結束, 由于缺乏運轉和維護費用, 許多檢驗設備可能被迫停用。與此同時, 許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有專職人員從事檢驗檢測業務, 卻缺乏足夠的資金購置大量的中高端檢驗檢測設備。還有一些企業各自配備了相關檢驗檢測人員和設備, 但因業務規模有限, 出現人員和設備利用率不高的問題, 加大資金使用的浪費。
為解決此類問題, 建議: (1) 進一步加強中央和省級財政對重大突發疫情防治等農業公共服務能力建設的支持, 并將部分臨時性項目轉變為經常性項目, 建立財政對農業公共服務投入的穩定增長機制。 (2) 在加強政府監督、公眾監督和技術監督的基礎上, 通過試點試驗, 加快公共服務運行機制的改革, 探索適度放開其面向市場提供有償服務限制的可能性。 (3) 出臺稅費優惠和財政補貼政策, 鼓勵在農業產業化和區域專業化程度較高的地區, 投資興辦市場化、企業化或非營利性的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機構。
(三) 創新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產品行業協會
發展的支持政策, 完善對龍頭企業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激勵機制
當前, 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產品行業協會的運行, 在總體上面臨規模小、層次低、服務能力弱、規范化程度差、合作社企業家資源短缺等問題, 合作社與農民之間、行業協會與企業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也亟待進一步健全。為了進一步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農產品行業協會等在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中的載體和平臺作用, 著力解決其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 引導其加快發展方式轉變, 應該進一步完善對農民專業合作社、農產品行業協會的財政和金融支持政策, 創新支持方式, 加快支持政策的轉型。以支持合作社為例, 要加快實現四大轉變, 即由主要支持數量擴張轉向主要支持能力提升, 由支持合作社生產發展轉向支持合作社服務提升, 由優先支持合作社發展轉向支持合作社的聯合、協作和區域化發展, 由面向合作社的特惠式支持轉向面向合作社的普惠式支持, 加強合作社服務體系建設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如引導合作社加強營銷網絡建設、培訓服務體系建設和融資擔保體系建設。以加強合作社帶頭人培訓為龍頭, 帶動合作社政府管理者的培訓、合作社成員培訓和合作社經管團隊的培訓, 全面提升合作社的市場競爭力和提供農業生產性服務的能力。鼓勵合作社在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加強農產品恒溫庫、保鮮庫建設等方面, 加強聯合和合作, 避免各自分散建設形成的資源浪費。
與此同時, 要創新對龍頭企業的支持政策, 逐步實現由支持龍頭企業直接帶動農戶, 向支持龍頭企業通過加強農業服務體系建設間接帶動農戶轉變。強化對龍頭企業參與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支持政策, 鼓勵龍頭企業利用內部服務能力, 開展面向周邊農戶和區域農業的市場化服務。積極發揮城市服務業對龍頭企業服務體系、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產品行業協會服務體系建設的帶動作用, 形成城鄉生產性服務業相互銜接、良性互動的局面。
作者單位: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宏觀經濟研究2011年03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