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17日,由中國農業經濟學會主辦、浙江大學承辦的中國農業經濟學會2017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在浙江杭州舉行,會議主題為“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新時代三農工作”。會上,中國農業大學原校長柯炳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農業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司長張紅宇、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原副院長馬曉河、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劉奇、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院長黃祖輝、北京農林科學院院長李成貴等專家學者圍繞論壇主題作報告,共議推動鄉村振興的思路和舉措。
“鄉村振興,從農業的角度看,要聚焦強勢農業的方向。優化農業結構非常重要,要‘加減乘除’一起做。”農業部經管司司長張紅宇在發言中指出,首先,需要增加短缺的大豆和優質農產品、高端農產品供給。去年我國進口大豆8391萬噸,今年1-10月進口大豆已經超過8000萬噸,我國大豆的總需求量大約是1億噸,這就意味著國內80%左右的大豆是來自美國、巴西、阿根廷等國外市場。其次,要減少玉米等低端農產品產出。2016年全國玉米總產量約4500億斤,但需求量大約只有3500億斤,多出了1000億斤。所謂乘法,就是一、二、三產業要融合發展,延長產業鏈,保障供給鏈,提升價值鏈。這不僅是農業產業發展的需要,也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需要。所謂除法,就是實現綠色發展,以最小的投入產出最大的效益,而且這種效益不僅僅是經濟效益,還要有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分子要大,分母要小。”
“在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換過程中,培育農業發展新動能非常重要。”張紅宇舉例稱,去年農村電商營業額已經達到了8945億元,相當于去年農業增加值6.37萬億的14%,今年1到10月農村電商營業額已經超過8000億元,勢頭非常好,解決了2000萬人的就業問題。觀光旅游休閑產業,去年吸納了672萬人的就業,創造的增加值達到了5700億,相當于6.37萬億農業增加值的8.9%。即便是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去年年增加值也達到了2050億。“這些新產業新業態從橫向角度來講,擴展了農業的邊界,從縱向角度來講,延長了農業的產業鏈條,使農業從物質生產開始向非物質產出轉變,從平面農業向立體農業、從有形有邊的農業向無形無邊的農業發展。”
鄉村振興,從農民的角度看,要聚焦農民增收問題。張紅宇指出,增加農民收入是實現農民充分發展最重要的任務。2016年,城鄉居民收入倍差仍達1:2.72,實現城鄉居民均衡發展任重而道遠。
當前,增加農民收入最重要的是,促使農村的剩余勞動力在工業化城鎮化的背景下繼續向外轉移,大幅提高勞動力效率,這是解決城鄉收入差距的核心問題。其次,要瞄準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減少貧困現象也是增加農民收入的一個重要方向。
“將農民組織起來是農民增收的一個重要法寶。”張紅宇強調,要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根據測算,農民參加合作社,社員平均增收大約1500元,農民參加產業化經濟組織,戶均增收3500元。“現代農業不僅是新型經營主體的專利,也要讓普通農戶有獲得感。因此,在加快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的過程中不能落下普通農戶。”
“鄉村振興,從農村的角度來看,要聚焦城鄉融合發展。”張紅宇說,中國最大的不平衡是城鄉發展不平衡,中國最大的不充分是農村發展不充分。要解決這兩個問題,農村首先要美,要宜居,在城鎮化過程中,不可淡漠農村,要強化規劃設計,保護建設并重,生產生活生態要兼顧,要加強鄉村道路、電網等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更多的公共產品和服務。其次,要素要流動融合。城鄉融合發展作為新的發展理念,區別于城鄉二元結構下農村要素向城市單一流動的做法,也區別于違背市場經濟規律的單一城市資源向農村反哺的取向。城鄉融合發展,農村的富余勞動力仍需向外轉移,但城市的資本、技術、高素質人才資源向農村傾斜,實現城鄉資源要素優化配置,提升資源配置效率,是體現城鄉融合發展的基本選擇。
(第一農經內參根據南方農村報報道《中國農業經濟學會舉辦2017年年會,專家學者共議推動鄉村振興舉措》整理。)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第一農經內參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