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首次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反映了發展的必然、人民的期盼,是我們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根本體現。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特別是農業農村發展滯后問題的必然要求。城鄉二元結構仍然是目前我國最大的結構性問題,農業農村發展滯后是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最突出的表現。從收入和消費看,盡管近年來農村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增長速度快于城鎮居民,但2017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費支出仍分別是農村居民的2.71倍和2.23倍,城鄉居民家用汽車、空調、計算機等耐用消費品的普及率差距仍然很大。從基礎設施看,根據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2016年全國農村還有46.2%的家庭使用普通旱廁,甚至還有2%的家庭沒有廁所;26.1%的村生活垃圾、82.6%的村生活污水未得到集中處理或部分集中處理;38.1%的村村內主要道路沒有路燈。從基本公共服務看,2016年67.7%的村沒有幼兒園、托兒所,18.1%的村沒有衛生室,45.1%的村沒有執業醫師。從社會保障看,目前農村低保、新農合、新農保的保障標準明顯低于城鎮居民和城鎮職工的保障水平。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數據,2016年全國以城鎮職工為主體的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為2362元,而以農民為主體的城鄉居民月人均基礎養老金僅105元,前者為后者的22倍多。這僅僅是數量上的差距,如果看質量,城鄉差距更大。要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必須立足國情農情,舉全黨全國全社會之力,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目標、更有力的舉措,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特別是順應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由之路。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無論是城鎮居民還是農村居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從城鎮居民來看,對農產品量的需求已基本得到滿足,但對農產品質的需求尚未得到很好滿足;不僅要求農村提供充足、安全的農產品,而且要求農村提供清潔的空氣、潔凈的水源、恬靜的田園風光等生態產品,以及農耕文化、農事體驗、鄉愁寄托等精神產品。從農村居民來看,不僅要求農業生產得到發展,而且要求農村經濟全面繁榮;不僅要求在農村有穩定的就業和收入,而且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便捷的公共服務、可靠的社會保障、豐富的文化活動,過上現代化的、有尊嚴的生活;不僅要求物質生活上的富足,而且要求生活在好山、好水、好風光之中;不僅要求在經濟上保障其物質利益,而且要求在政治上尊重其民主權利。為此,必須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最重要的是注重調動億萬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切實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一要尊重農民對“振興什么”的需求選擇。實現鄉村振興需要辦的事情很多,應該分清輕重緩急。農民對當地存在的突出問題感知最直接,對當前應該優先干什么最有發言權。在制定鄉村振興規劃、確定重大振興工程時,要讓農民充分參與進來,聽取農民的意見,找準農民的需求。只有鄉村振興要干的事正是農民迫切需要的,農民才有響應的積極性、主動性。二要激發農民對“怎么振興”的首創精神。40年農村改革的一條重要經驗,就是尊重農民的首創精神,先在局部取得突破,再向面上推開。在鄉村振興中,同樣要充分激發農民的創造性,鼓勵農民大膽試、大膽闖。要加強對各地鄉村振興經驗的總結,及時把好的做法在全國推開。三要發揮農民在解決“錢從何來”中的重要作用。實現鄉村振興需要大量資金投入。解決好這個問題,需要按照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的要求,加大國家財政支持,促進金融資金投入,鼓勵工商資本進入。但更重要的是,要用合理的經濟回報調動農民增加產業發展投入的積極性,用有效的財政獎補機制和村民自治機制調動農民對直接受益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工投勞的積極性,引導農民通過自身努力改變農村面貌。
(作者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求是》2018/14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