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主編推薦

張大衛:要引導好特色小鎮的發展與建設

[ 作者:張大衛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8-06 錄入:王惠敏 ]

城鎮化是人類生產和生活活動在區域空間上的聚焦,它的直接表現形式,是農村人口逐步轉移為城鎮人口從而不斷推動城市發展的過程。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九大報告非常明確地提出了我國城鎮化戰略的總體思路:一是“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二是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即推進以人為中心的城鎮化,包括以穩定就業為考量,鼓勵其在城市落戶和在農民居住地就近就業等等。三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這些重要精神,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系中,城鎮化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思想體系既尊重經濟規律、城市發展規律,高度重視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在城鎮化進程中的高效性和龍頭作用,也全面把握了中國幅員遼闊、區域和城鄉發展差異大、環境資源承載能力不平衡、規劃及土地二元體制障礙等基本國情,把中小城鎮的發展、鄉村的繁榮與發展進行了統籌考慮。

發軔于浙江的特色小鎮建設是一個了不起的創舉。從浙江的實踐情況和全國推廣的情況看,特色小鎮建設的意義在幾個方面已經充分體現出來:

1.特色小鎮建設已成為城鎮化的重要內容。它既促進了小城鎮的基礎設施建設,承載了人口集中和公共服務的功能,又豐富了小城鎮建設的內涵。

2.特色小鎮建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載體。它推動城市要素向城郊或鄉村流動,促進了小城鎮的繁榮,助推了鄉村文明的傳承和進步。

3.特色小鎮建設是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城鄉統籌協調發展的有效途徑。它為小城鎮創造了大量的二、三產業就業機會,可吸引農村勞動力的就近就地轉移,同時為城市營造了新的生態宜居空間。在特色小鎮這一特定空間,創業就業者、游客、居住者及當地居民的身份互為轉換,促進了城鄉的融合。

4.特色小鎮并不是小城鎮發展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的本身,但它的出現打破了我們過去在城市空間結構(城鎮體系、村鎮體系)和城鎮化、公共服務資源配置、縣域經濟、農村經濟發展方面的傳統思維和套路。它喚醒了長期沉寂的農村財富資源,為小城鎮建設創新了一種新的發展模式,成為我國高質量發展、新型城鎮化和促進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的一種新的實現形式。

目前,特色小鎮發展正如火如荼,但也確實有些問題要引起高度重視,避免因無序造成偏差和社會資源的浪費,尤其要防止出現把特色小鎮變成另一種形式的房地產開發。我認為要避免特色小鎮建設的走偏,應著重增強以下幾個方面的引導:

1.對大部分特色小鎮,要守住它的田園風光,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促進農業資源的轉化和循環利用,建設好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的設施,讓它多保留一份農業綠色和農村應有的純凈風貌,也就是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使其成為不同于大都市的宜居空間。

2.要在盡量保留農村文化肌理的同時,重視特色小鎮現代、健康文化體系的塑造,增加小城鎮的觀賞性和體驗性。過去幾十年,鄉村在流失各種有形的資源要素的同時,文化要素、元素流失現象也非常嚴重。相對而言,構建現代農村社會文化體系的任務非常緊迫。獨特的文化元素是小鎮活力和永續發展能力的關鍵,多元和專業、時尚和傳統、風景與風格、農耕文明和商業文明及都市文明如何組合搭配融合都要有好的規劃設計,切忌粗制濫造、暴殄天物。

3.在產業特征上,要注重一、二、三產業的結合,要為附近居民就業創造更多機會。一些高水平發展起來的小鎮,應該把相對集中的產業向產業鏈配套、產業集群甚至產業生態圈上引導,使特色小鎮的產業既開放、又有現代活力。

發展建設特色小鎮,主要靠市場的力量。但因為農村、農業和農民問題的復雜性,要求政府不但不能撒手不管,而且要在規劃和政策引導上下足功夫。一些現代產業和新業態集聚的特色小鎮,改變了傳統的鄉村治理架構,要求政府盡快架起現代社會治理的平臺。另外在改善公共服務、建設基礎設施、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和一些財稅、統計、融資體制機制配套改革上,也需要政府的高水平管理和服務。

本文系作者2018年5月24日在“以特色小(城)鎮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研討會”上的發言。

作者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婷婷色综合aⅴ视频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一级 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 亚洲图片中文字幕 | 日本免费人成视频播放 | 亚洲大片久久精品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