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經過四十年的建設發展, 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取得巨大成效。本文對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取得的成效進行了回顧, 總結和歸納了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創新之處及仍待解決的問題, 并探討未來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思路。
一、改革開放40年來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取得的成效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 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 始終堅持不斷解放思想、堅持農民的主體地位, 使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取得了矚目的歷史性成就, 農業農村現代化成果顯著。
(一) 農村改革取得新進展
自20世紀80年代實行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以后,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改革進一步深化。一方面, 土地確權頒證工作持續推進, 截至2017年6月底, 已完成確權面積10.5億畝。另一方面, 土地流轉加快, 截至2016年底, 全國耕地流轉面積達到4.79億畝, 適度規模經營已成趨勢。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穩步開展。截至2015年底, 全國有5.8萬個村, 4.7萬個村民小組實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農民股金分紅累計達到2600億元。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29個試點縣 (市、區) 中, 組織開展清產核資、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確認、積極發展農民股份合作, 極大激發了農村資產潛能, 促進了農村集體經濟的壯大和農民增收 (夏英等, 2018) 。農村金融服務綜合改革不斷深化, 農村金融服務水平得到有效改善。我國目前已經形成了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相結合的多形式、多層次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 (張樂柱等, 2016) 。自2007年我國首次創立涉農貸款, 涉農貸款余額從2007年末的6.1萬億元增至2016年末的28.2萬億元, 占比從22%提高至26.5% (本刊編輯部, 2017) 。截至2016年末, 全國累計為1.72億農戶建立信用檔案, 約9248萬農戶獲得銀行貸款, 貸款余額2.7萬億元, 緩解了農民資金短缺問題。農村金融機構針對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綠色生態等農業發展新變化不斷創新金融產品, 探索大型農機具、林權等抵押貸款業務, 進一步完善了農村金融服務體系。
(二) 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現新跨越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 我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現新跨越。2017年, 全國糧食總產量達到61791萬噸, 是1978年糧食總產量30476.5萬噸的兩倍, 從2003—2015年實現歷史性的十二連增 (見表1) 。主要糧食品種稻谷、小麥、玉米以及棉花、油料、糖料、肉類、禽蛋、水果、蔬菜、水產、天然橡膠等農產品穩定增長, 市場供應充足, 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升。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水平明顯提高, 機械化水平顯著提升。根據三次全國農業普查結果顯示, 1996年末全國聯合收割機為11.34萬臺, 2006年末為55萬臺, 增長391.4%;至2016年末聯合收獲機達到114萬臺, 比2006年增長了105.3%。2006年噴灌面積和滴灌滲灌面積占耕地面積的比重分別為1.8%和0.8%。機播面積占播種面積的比重為32.6%, 比1996年提高了16.4個百分點。2016年末, 全國灌溉耕地面積61890千公頃, 其中有噴灌、滴灌、滲灌設施的耕地面積10018千公頃, 占比達到16.2%。
表1 1978—2017年我國糧食播種面積及三大主糧產量變化表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 (歷年)
(三) 農業產業發展取得新成就
改革開放之初, 我國農業生產仍以傳統的“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方式為主, 經過四十年的發展, 農業產業已經突破了傳統意義上的傳統農業概念, 涌現出農業新產業、新業態。1978年, 我國幾乎還沒有設施農業, 農產品加工業和休閑農業產值很小。2016年末, 全國溫室占地面積334千公頃, 大棚占地面積981千公頃 (國家統計局) 。農業工程技術的進步使設施農業發展壯大, 溫室種植解決了以往由于自然條件因素所導致的城鄉居民農產品需求不足的問題。農產品加工業產業體系已經形成。2016年我國成規模的農產品加工主營業務收入為20.3萬億元, 利潤總額達到1.34萬億元。加工業與農業總產值之比達到2.2∶1, 初加工、精加工農產品所占農產品市場比重增大。農村旅游邁上新臺階。2017年我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類經營主體達33萬家, 年營業收入近6200億元, 有效帶動了農民就業和增收。
(四) 農民增收實現新突破
從年際變化來看, 197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為134元, 由于城鄉二元體制的存在, 農民進城務工受到限制, 農民務工收入幾乎沒有, 加上當時政府沒有給農民發放農業補貼, 農民無法享受到政府提供的財政轉移收入, 此時農民收入以農業收入為主, 收入來源單一。2016年農民人均純收入上升為12363元, 扣除物價因素, 年均增長7.2%。農民收入來源結構日趨多元化, 2016年工資性收入對農民增收的貢獻率達到48%, 成為增收的主渠道。從與城鎮居民的收入差距來看, 2017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3432元, 增速為7.3%, 高于城鎮居民收入增速0.8個百分點, 且為增速連續8年高于城鎮居民, 城鄉收入倍差縮小至2.71∶1。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從1978年的2.5億人減少到2016年的4335萬人, 貧困發生率下降到4.5%。
(五) 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實現新提升
1978年以前農村基礎設施較少, 農業生產仍然“看天吃飯”, 農業為工業發展提供大量積累和物質基礎, 但農民生活水平低下, 農村基本公共服務缺失。到2016年末, 91.3%的鄉鎮集中或部分集中供水, 17.4%的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理或部分集中處理, 90.8%的鄉鎮生活垃圾集中或部分集中處理, 53.5%的村完成或部分完成改廁。32.3%的村有幼兒園、托兒所, 96.8%的鄉鎮有圖書館、文化站, 81.9%的村有衛生室。農村實現村村通電話、鄉鄉能上網、廣播電視基本全覆蓋。農村教育基礎設施繼續改善, 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與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逐漸開始并軌, 基本實現制度全覆蓋。
(六) 生態保護與修復呈現新局面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步探索生態文明建設, 保護生態環境成為一項基本國策, 更加重視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累計營造農田防護林3600多萬畝, 3.23億畝農田實現林網化, 占三北地區農田總面積的65%。農田防護林體系建設大大提高了土地生產力。部分地區采用節水灌溉技術, 平均節水達20%, 通過完善斗、農渠工程, 老灌區總用水量減少約1/4, 緩解了農業用水緊缺矛盾。2016年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1.66%, 森林蓄積量達到151億立方米, 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4%, 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6.55萬平方公里, 近一半濕地得到保護。
二、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創新之處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 我國在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過程中進行了有益的實踐和探索, 在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農業經營管理制度、農業科技、農業發展方式、培育農業經營主體、城鄉統籌與融合發展等方面都有較大創新, 具體表現為以下方面:
(一)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有創新
糧食安全關系到國計民生、關系社會穩定, 是國家安全的基礎。改革開放之初實行的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促進糧食產量的大幅度增長。進入21世紀以來, 我國根據糧食生產能力和國情變化, 在保障糧食安全方面作出積極調整。在政策層面上, 自2004—2018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始終強調糧食安全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保障糧食安全的警鐘長鳴。并于2008年編制了《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2008-2020》, 是中國糧食安全的最新戰略性指導文件。在理論層面上, 2014年提出了實施“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新時期國家糧食安全戰略 (張曉山, 2016)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恒課題, 任何時候這根弦都不能松”, 要求嚴格遵守18億畝耕地紅線不動搖。在具體舉措上, 我國逐步建立健全中央和地方的多級糧食儲備體系, 增加糧食風險基金, 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 完善糧食價格形成機制, 加大對糧食主產縣的獎勵補助資金, 建立健全對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制度。從2015年開始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 并對其考核主體、原則、內容等作了全面部署。新時期在糧食安全方面的理論與實踐創新, 使我國探索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糧食安全之路。
(二) 農村土地經營管理制度有創新
土地是農業生產、農民生活的基本要素, 農村土地包含了農村耕地、宅基地、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三個部分。我國農村土地經營制度變革逐步釋放了土地束縛。一是農村耕地由兩權分離轉變為三權分置, 土地承包關系保持長久不變。改革開放初期實行的家庭聯產承包經營責任制, 土地所有權歸集體所有, 農戶擁有經營權, 實現了兩權分離。隨著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推進, 農村土地經營管理逐步演變成在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的前提下, 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離, 允許經營權流轉的格局。與之相對應, 土地承包期限也發生變化。1984年“一號文件”中規定土地承包期延長到15年,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二是盤活農村宅基地, 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 探索宅基地有償使用和自愿有償退出機制, 逐步探索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轉讓的有效途徑。開始改革試點并將范圍拓展到了33個地區。三是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與國有建設用地享有同等權利, 允許其出讓、租賃、入股。農村土地經營管理制度改革始終堅守土地公有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的底線和方向, 激發了土地生產要素的活力。
(三) 農業科技進步有創新
經過四十年努力, 我國農業科技進步成果顯著。一是重大農業科技研發取得突破。2017年袁隆平團隊研發的第三代雜交水稻平均畝產1149.02公斤, 創造了世界水稻單產的最高紀錄, 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巨大貢獻。“十二五”期間我國育成糧食和經濟作物新品種3700多個 (中國科學報, 2017) , 農作物基因組學、禽流感疫苗等農業技術領先國際水平, 重大病蟲害防治工作取得成效, 2017年我國農業科技貢獻率升至57.5%。二是中央到省、地、縣、鄉多層次、多功能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初步形成。通過向生產經營者推廣施用肥料、病蟲害防治、栽培、養殖、農業機械使用等技術, 可提高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三是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等已經成為農業科技創新與轉化的重要基地。截至2017年底, 246家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核心區面積579萬畝, 示范區面積2.0億畝。園區引進培育的農業企業總數達8700多家, 其中高新技術企業1555家;累計引進培育新品種4.09萬個, 推廣新品種1.46萬個, 引進推廣各類農業新技術2.2萬項, 審定省級及以上植物和畜禽水產新品種642項, 取得專利授權超過4000項, 帶動700多萬當地農民就業。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產學研相結合, 示范帶動作用增強, 推動了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
(四) 農業發展方式有創新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 農業農村經濟領域在發展方式上發生了深刻變化。一是由過去依靠擴大農業種養殖規模向依靠科技創新和推廣應用轉變。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 在農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作用。如高標準農田改造、土壤污染防治、農產品品種的更新換代、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的開展都依賴于科技的支撐。二是由依靠產量提高向品質提升轉變。城鄉居民在解決溫飽問題后日益注重農產品質量, 而農產品供需矛盾促進了農業生產調結構、提質量, 更加注重推行農業標準化、品牌化、可溯源化, 加強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農產品市場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增多, 消費者對高質量農產品認可程度與購買程度提高。三是由依靠單一產業向產業融合轉變。產業融合即“接二連三”, 將種苗繁育、加工銷售、倉儲流通、旅游觀光等眾多環節納入一體化經營, 大力發展特色農業、休閑農業等新的農業產業形態, 有效帶動了農民致富。四是由依靠化肥農藥投入向綠色發展方向轉變。在生態環境容量和資源承載力的約束條件下, 農業生產經營更加注重保護環境資源, 降低化肥農藥的投入量, 切實實行低碳循環生產方式, 提高資源利用率。2017年我國三大糧食作物化肥利用率為37.8%, 農藥利用率為38.8%, 分別比2015年提高2.6個和2.2個百分點。從2015年起農藥使用量已連續三年負增長, 化肥使用量零增長, 推進了農業生產的科學化、可持續化、生態化。
(五) 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有創新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出現, 適應了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2012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正式提出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要求, 著力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 并采取一系列措施給予政策扶持。首先,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鼓勵修建倉儲烘干、農機庫棚等農業設施、農田水利設施及農村物流設施, 提高農業生產的規模化、集約化程度。其次, 增強財政扶持力度。綜合采用直接補貼、以獎代補等方式, 增加對新型經營主體的資金投入;農機具購置補貼、稅收優惠等政策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傾斜, 提高補貼政策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最后, 提高規范程度。我國在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過程中, 注重對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及龍頭企業的內外部監督, 采用標準的生產方式和財務記錄, 實現其自我發展、自我完善。截止到2016年底, 家庭農場、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達到280萬個, 新型職業農民總數超過1270萬人 (余瑤, 2017) 。我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13.03萬個, 年銷售收入達9.73萬億元。全國家庭農場有87.7萬個, 平均經營規模為215畝左右。截至2017年7月底, 在工商部門登記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達193.3萬家, 提供產加銷一體服務的合作社超過50% (新華社, 2017) 。
(六) 城鄉統籌與融合發展有創新
自十二五規劃提出“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以來, 我國加快破解城鄉二元結構步伐, 在實踐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城鄉統籌與融合發展的新理念。一是確立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通過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帶動鄉村的方式, 逐步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促進城鄉居民基本權益和享受到的公共服務均等化。二是遵循以人為本的城鄉發展理念。在農民自愿的前提下繼續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保障好農民的落戶及就業問題;加強對農民工的技能培訓及解決好其子女上學問題。2011年我國城鎮化率位51.27%, 標志著我國社會結構發生巨大變化, 城鎮化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到2017年我國城鎮化率達到58.52%。三是堅持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四化同步。堅持補足農業農村這塊短板, 努力實現農民的全面小康。四是加強新農村建設。修建并完善農村道路、飲水、通信等基礎設施, 加強農村先進文化的宣傳和建設, 進行環境整治、改變農村面貌。
三、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存在的問題
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需高度重視并著重解決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發展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和發展制約因素。
(一) 農業發展受到資源環境雙約束
隨著我國人口數量增加, 農業發展面臨著資源短缺和環境污染的壓力也持續增大。我國耕地人均占有量少且質量總體偏低, 后備資源不足。我國耕地面積18.26億畝, 但人均耕地面積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中低產田占比為78.5%, 耕地退化顯著;2010—2015年, 每年耕地總量減少約80萬畝, 耕地后備資源降為8000萬畝左右 (姜歡歡等, 2017) ;農業用水需求量大但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且水質呈惡化趨勢 (何安華等, 2012) 。2016年全國總用水量6040.2億立方米, 其中農業用水占62.4%。水土資源不平衡造成我國旱澇災害頻繁, 并由此引發了農業生產的不穩定。除資源環境約束以外, 勞動力、資金等生產要素配置以利益為導向, 使這些生產要素從農村流向城市, 使農業發展缺乏要素支撐。
(二) 農業生產成本急劇上升
近年來農業生產成本上升迅速, 其中勞動力成本上漲較快的的根本原因在于農民收入上升的影響 (鐘甫寧, 2016) 。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的外流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勞動力成本上升。同理, 土地資源的有限性使得土地的價值升高。據《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數據顯示, 我國水稻、玉米、小麥三大主糧的每畝主產品總成本、人工成本、土地成本分別由2009年的600.41元、188.39元、114.62元上漲為2014年的1068.57元、446.75元、203.94元, 上漲幅度分別為77.97%、137.14%、77.93%。與美國相比, 2015年, 我國玉米、稻谷、小麥三大主糧畝均總成本分別比美國高出56.05%、20.82%、210.42%。
(三) 農業支持保護體系亟待完善
隨著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主要矛盾發生改變, 農業支持保護體系精準性不足、落實不到位、資金整合力度不足、基礎設施投入少、糧食主產區投入少等問題日益突出。農業投入與生產補貼一般按照農戶承包土地面積來計算, 許多撂荒農民獲得補貼, 但通過土地流轉進行規模種植的真正的農業生產者無法獲得, 不利于種糧積極性的提高。農業補貼一般通過基層組織來執行, 由于人員有限、監督監管力度不足使農業支持保護政策未完全發揮出其應有的價值。我國現行農業補貼涉及面廣、補貼環節多, 財政支農資金分散于多個部門、交叉重合部分多、整合規劃能力差, 無法使有限的財政資金發揮最大的效果。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薄弱問題仍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糧食主產區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和農民收入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地方財政農業投入有限, 主產區對主銷區利益補償與風險分擔機制仍需完善 (蔣和平, 2018) 。
(四) 農業綜合競爭力較低
盡管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取得了長足進步, 但我國農業弱勢產業的現狀還未改變, “四化同步”中農業仍為短板。一方面, 與二三產業相比, 農業發展基礎薄弱, 受自然因素影響大, 2016年我國農業占GDP比重為8.6%, 2017年我國農業勞動生產率為人均31061.2元 (中國農業新聞網, 2018) , 仍遠低于二三產業。另一方面, 我國農業國際競爭力較低。農產品生產成本與銷售價格雙高導致比較利益下降, 從國外進口農產品 (如大豆) 增多, 跨國農業集團對我國農業市場的占有率逐步提高。
(五) 農民持續增收動力不足
實現農民收入持續增加、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最終目標。傳統小農戶的家庭經營, 市場信息不暢通, 抵御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弱, 使得單純從事農業收入無法滿足家庭需要。由于從事農業比較效益低下, 農民務農收入在農民總收入中所占比重下降。外出務工的農民工由于文化水平較低、專業技能不足, 一般從事勞動力密集型行業, 工資性收入水平低下且收入來源渠道較為單一。由于土地流轉市場不完善, 農民一般會將土地交由親戚朋友耕種, 收取較少的費用;不愿意把土地流轉給農業企業、種植大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其他經濟組織, 影響了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農村宅基地、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等資產還未完全激活, 農民財產性收入與城鎮居民相比增加幅度極其有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仍處于起步和試點階段, 農民財產性收入所占比重仍較低。
四、未來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思路與途徑
農業農村現代化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系統工程, 在新階段務必要用新理念、新思維、新舉措, 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 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 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一) 以頂層設計為引領, 探索中國特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發展道路
做大做強做優現代農業、推動農村現代化進程, 必須從我國國情出發, 深刻把握時代特征變化。首先, 加強頂層設計和謀劃布局, 發揮好總攬全局的作用。要以解決問題為導向, 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重點, 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努力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民幸福感提升、農村和諧繁榮的三大目標。要從薄弱環節發力, 改革試點先行, 穩步推進和實施各項政策。其次, 對政府與市場在農業農村現代化中地位作用進行準確定位, 正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關系, 互補完善、相互配合。使市場發揮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加強農村市場體系建設, 減少市場扭曲。最后, 要在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 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我國農民人數眾多, 小農戶經營仍然是適合我國農業生產的有效方式。所以要在堅持家庭承包經營基本制度不動搖的基礎上, 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引導下, 提高小農戶的組織化程度和社會化服務水平, 實現農業現代化。
(二) 以新型糧食安全觀為導向, 深化我國糧食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新時代應當樹立新型糧食安全觀念, 即在質與量兩方面同時滿足全社會對糧食日益增長的需求的基礎上逐步改善糧食生產自然環境, 促進生態良性循環, 使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種糧農民收入和農業資源轉化效率穩步提升。當前, 面對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我國糧食生產必須從“以主攻糧食產量為重”的導向轉變為“以保證糧食有效供給為重”的發展導向, 未來我國的糧食安全應突出三大有效點:一是有效的糧食生產。在保證市場需求的條件下, 注重提高糧食生產質量, 提升農業資源轉化為糧食使用價值的轉化率, 提高營養價值, 增加“無公害、綠色、有機”的中高檔糧食產量供給;注重優化糧食品種結構, 應隨著城鄉居民糧食需求變化而調整。二是有效的糧食進口。把握“國外糧食市場是補充”的原則, 根據國內糧食生產情況, 利用糧食配額和關稅與非關稅措施, 合理調控各種糧食的進口量。對于我國產能強、庫存大的糧食品種, 要少進口或不進口, 避免出現“進口糧”把“國產糧”擠進倉庫積壓的怪現象。三是有效的糧食儲備。要優化國家糧食儲備布局, 在糧食主產區繼續執行糧食“去庫存”政策, 從產加銷各環節出發, 堅決解決好糧食“超高庫存”問題。在糧食主銷區強化國家的戰略應急糧食儲備能力, 加大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和農民的糧食有效儲備, 增強糧食儲備效率和多元調節能力。
(三) 以新的發展理念為指導, 實施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七大工程”
結合當前我國農業農村面臨的新形勢和新挑戰, 要加大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 重點抓好農業現代化發展“七大工程”:
一是實施農業產業升級工程。堅持“優質、高效、綠色、生態、安全”的發展理念, 利用農業高新技術對傳統種植業、畜牧業、水產業、農產品加工業等產業進行改造升級, 形成新產業和新業態與規模效應。大力推動一二三產業的有機融合與發展, 通過延長產業鏈條, 大力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民俗旅游與文化創意、農村電商與物流配送、農事教育與科普推廣、健康養生與鄉村養老等新型產業, 不斷創造出新產業、新業態, 實現農業價值鏈提升, 擴大鄉村勞動力就業, 增加農民收入。
二是實施農業金融貸款創新工程。創新財政支農機制, 放大財政支農政策效應, 發揮好財政支農資金對鄉村振興的引導與支持作用, 提高財政支農資金和農業補貼的使用效益。通過健全農村誠信體系和完善農業信貸擔保的法律法規, 為農村金融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培育新型農村合作金融組織和農村資金互助組織, 探索和豐富農村金融機構類型, 創新適合農業生產經營者的金融產品。將擔保機構與銀行相結合, 擔保機構利用銀行的監管和審查優勢, 可更方便地申請到涉農貸款, 銀行也可與信貸擔保機構共同承擔風險。建立健全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長效機制, 提高財政對重要農產品保險的保費補貼比例, 或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支持與鼓勵保險機構針對區域特色優勢農產品開發保險產品, 發展互助合作保險, 健全農業保險大災風險分散機制, 注重更多運用農業保險來防范和化解農業生產的風險, 減少農業生產經營者的損失。
三是實施鄉村人才培育集聚工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農業農村的一場根本性變革, 必須依靠人力資源的集聚和人口知識結構的根本性改變。以鄉情鄉愁為紐帶, 大力推進“市民下鄉、能人回鄉、企業興鄉”工程, 鼓勵和引導城市市民、企業家、黨政干部、技能人才、大學生、社會賢達等返鄉創辦實業, 利用當地資源帶動農民創業就業, 增加農民經營性收入。大力實施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工程、農業職業經理人培訓工程, 培養一大批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和懂農業、愛農村的新農人, 讓農業真正成為有奔頭的產業, 讓農民真正成為體面的職業。
四是實施農民增收促進工程。著力增加農民經營種養業收入, 重視發展糧食和特色農產品生產, 優化品種結構, 提高單產水平, 發展生態循環農業, 保障農民種糧收益, 在此基礎上延長產業鏈、完善利益鏈, 促進農民從新產業新業態發展中受益。著力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 鼓勵支持農村富余勞動力外出打工, 發展具有特色的農村經濟, 引導農民工就業創業, 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著力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 促進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著力增加政府對農民的轉移性收入, 全面落實糧食綜合直補、耕地保護資金、農機具購置補貼等強農惠農富農政策, 增加農民轉移性收入。
五是實施鄉村人居環境整治工程。打造優美人居環境是建設美麗中國、實現鄉村永續發展的重要基礎。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和糞污治理提升為主攻方向, 強化各種舉措, 穩步有序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突出問題治理。打造農業景觀, 建設美麗田園, 大力提升農村居民生活設施現代化水平, 把農村建設成為生態農業景觀最美的地方。
六是實施農村文化現代化建設工程。農耕文明是現代文明的源頭, 是鄉村振興的根與魂, 必須隨著時代的發展進程賦予更多現代文化的內涵。強化鄉村公民道德建設,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 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加強農村思想文化建設, 堅定農村文化自信, 扶持培育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農村人才隊伍, 讓文明鄉風滋養美麗農村。
七是實施鄉村社區發展治理工程。社區是鄉村的基本單元, 基層組織、社會力量要協同發力, 形成多方參與、共建共治、服務共享的科學化、法治化、精細化的治理體系。創新鄉村社區公共服務供給水平, 統籌解決鄉村社區資源配置與減負增效等問題。加強鄉村社區一體化網絡建設, 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 把對鄉村社區治理工作有效融入到社區幸福家園建設中去, 確保鄉村社區和諧有序。
(四) 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 發揮農業科技創新對現代農業的引領作用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和國家在新時期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為新時代開展三農工作重點和任務指明了方向。要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 加快建設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一是農業科技創新的引領。農業高新技術不僅具有提高土地產出率和勞動生產率的支撐作用, 更是實現現代農業“接二連三”的重要樞紐。用現代農業設施和技術武裝農業, 提高農業基礎設施和物質裝備水平, 加強農業科技的研發和投入, 通過農業科技創新增強農業技術轉化率、提高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 通過機械化、信息化、標準化、科技化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因此, 要注重農業科技創新條件建設, 建設和改造升級一批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和現代農業科技創新中心, 提高技術集成與組合應用的效率, 形成現代農業技術示范推廣體系。二是智慧農業的引領。目前, 我國農業進入了大轉型與大變革的關鍵時期, 傳統農耕“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場景將逐步退出舞臺, 而以互聯網、物聯網為載體的智慧農業即將引領農業農村開啟“變革時代”。在今后一段時期, 加快農業轉型升級, 大力發展智慧農業和數字農業, 加強物聯網、智慧裝備的推廣應用, 推進信息進村入戶, 提升農民手機應用能力, 建設全球農業數據調查分析系統, 基本建成集數據監測、分析、發布和服務于一體的國家數據平臺, 實施智慧農業遙感應用工程, 加快現代農業發展。
(五) 以深化農村改革為動力, 激發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活力
農村改革關系到農村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方面, 深化農村改革就是釋放農村要素活力、為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提供新動能。一是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為重點優化農業產業體系, 以擴大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供給為重點優化農業生產體系, 以發揮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引領作用為重點優化農業經營體系, 以提高資源匹配度為重點提高農業生產效益。二是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大力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農村集體資產股權化改革, 完善農村集體產權交易服務機制。發揮集體經濟的優越性, 盤活農村資源要素活力, 努力打造綜合性的農業農村改革平臺和農村產權交易平臺, 因地制宜發展多種農村集體經濟形式。三是深化農村金融服務綜合改革。以發展農村普惠金融為重點加快完善金融組織體系, 以創新金融產品為抓手加快完善農村金融產品體系, 以建設“農貸通”等平臺為載體加快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 以優化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為保障加快完善農村信用體系。
(六) 以促進城市生產要素下鄉為載體, 加快培育和壯大現代農業發展的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
城鄉一體化和融合發展的時代背景下, 城鄉生產要素雙向流動已成趨勢。要緊緊圍繞城鄉互動融合發展, 加快構建新型城鄉關系。為使生產要素下鄉發揮出最大的效果, 應制定并實施城市生產要素下鄉的優惠政策, 做好城市生產要素下鄉的機制體制創新。建立創業農民支持體系, 吸引城市能人到農村創新創業, 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 嚴格農村土地征用補償標準, 創新土地收益分配制度, 使農村土地增值收益“用之于農”, 切實保護農民利益。進一步支持農業嘉年華、農業公園、休閑農業、會展農業等現代農業新產業、新業態, 注重解決現代農業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的障礙, 如建設用地指標不足、工業用電計費提高成本等問題。通過優化城鄉生產要素下鄉以及現代農業產業項目配置, 處理好生產經營主體與農民之間契約合作關系、利益聯結和分配機制, 推動現代農業的發展壯大和農民增收致富。
(七) 以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為契機, 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面對我國農業領域出現的新變化、新挑戰, 應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 實現農業生產由增產導向向提質導向轉變, 走出一條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的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道路。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和布局體系, 協同推進農產品生產和加工業、服務業協同發展。以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現代農業示范區、農業科技園區為載體, 挖掘農業生態價值、休閑價值、文化價值, 因地制宜推進農業與文化、信息、教育、旅游、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 培育壯大鄉土經濟、鄉村產業, 達到一產優、二產強、三產旺, 形成相互緊密關聯、高度依存帶動的完整產業鏈。增強提質增效新觀念, 發展農業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引導新型經營主體對接商務平臺, 探索鮮活農產品、農業生產資料、休閑農業等“互聯網+農業”新業態、新模式, 推廣信息技術與生產、加工、流通、管理、服務和消費各環節的技術融合與集成應用模式, 深度挖掘農業的產業新空間。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業經濟問題2018年08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