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主編推薦

吳曉林:以人民為中心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

[ 作者:吳曉林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6-15 錄入:王惠敏 ]

——對話碩士生導師、中南大學行政管理系主任吳曉林

【專家簡介】

吳曉林 1982年生,山東萊陽人,中南大學行政管理系主任、中南大學地方治理研究院秘書長、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曾獲教育部首屆學術新人獎、湖南省第十二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主要研究城市治理與社區建設。

湖南日報記者 歐陽金雨 奉清清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強調,“做好城市工作,要順應城市工作新形勢、改革發展新要求、人民群眾新期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這是我們做好城市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今年5月8日,省委城市工作會議召開,提出建設人民滿意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如何深刻領會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把城市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如何深入落實省委的決策部署,精準把握城市化、城市治理、治理現代化中的要點、難點、痛點問題?湖南日報記者近日就此與“80后”專家、中南大學行政管理系主任吳曉林進行了對話交流。

1  城市化是現代化必經的一個階段,我們面臨很大挑戰

【湖南日報】: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斯蒂格利茨說,城市化是新世紀中國面臨的首要挑戰。顯然,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我們在城市化進程中要面臨很多的問題和挑戰。能請您為我們具體介紹下嗎?

【吳曉林】:從人類歷史發展的規律來看,城市化是現代化必經的一個階段。2011年,我國城鎮化率首次突破50%達到51.27%,開始進入一個以城市為主體的生活時代。近幾年,我國城鎮常住人口每年新增2000多萬,5年就新增1個億。研究表明,城市人口超過50%的時候,城市病或城市化的問題最多。人口一下子涌進來了,舊的管理機制不夠用了,新的治理機制還未形成,這中間結構性的挑戰很大。

現代化理論專家艾森斯塔德說:現代化將大量人口卷入中心地帶,人們在增強群體依賴的同時,沖突和矛盾也一并集中爆發出來。城鎮化本身是趨勢,同時也孕育著不穩定的因素,我們一定要做好迎接挑戰的準備。

2 湖南城鎮化率超過50%是一個重要里程碑

【湖南日報】:作為一個人口大省、農業大省、勞動力輸出大省,湖南與沿海地區相比,工業化、信息化基礎相對沒有優勢。您認為,湖南城市工作的亮點在哪兒?

【吳曉林】:經過不懈努力,湖南城鎮化率已經超過50%,這是一個重要里程碑。但是這個比例還是比全國低6個百分點,世界上主要發達國家的城鎮化水平已經達到80%以上,我們的差距還不小。

但也不要妄自菲薄。從城市人口來看,全省城市數量從10個發展到29個,城鎮常住人口3451.88萬,近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鎮;從城市規模來看,長沙市中心城區人口達到390萬人,湘潭、岳陽、常德、株洲、衡陽、益陽、永州等7個城市的中心城區人口都超過了100萬,這8個城市進入大城市行列;從競爭力來看,長沙市在一些城市分級榜單中被列為“新一線城市”,2015年又躋身全國綜合經濟競爭力前二十強城市,岳陽、株洲、衡陽和常德四市進入前百名;從城市生活來看,湖南大多數城市具有文化、區位優勢,長沙入選居民幸福感最強的十大省會城市榜首,株洲、常德等市的城市治理模式受到廣泛關注,老百姓是拍手叫好的。

3  城市化不能一心奔著速度去

【湖南日報】:城市興則經濟興,城市強則湖南強,城市好則百姓好。我省當下的城市化,存在哪些問題?

【吳曉林】:城市是現代化發展的龍頭所在。單從消費來看,城市人口的平均消費水平是農村人口的3.5-4倍。城市發展好了,大家都愿意到城里來生活、愿意從外地返湘,別的不講,消費就留在三湘大地了,這個經濟拉動力是很強的。要看到,未來的生活一定是城市化的,只看到5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不行,還要看到其他更多的人口也正行進在城鎮化的道路上。

我們這樣一個7300萬人口的大省,快速城鎮化是前所未有的,其中有兩個特點要特別注意。

一、發達國家的城市化跟工業化幾乎同步,我們則是城鎮化滯后于工業化。這便導致我們的城鎮化有高速擴張、低質發展的“天然缺陷”。近年來我們的城市建設速度很快,管理卻跟不上。別的不說,我們的地下管網建設、地上奇形怪狀的建筑、所在地方文化的破壞等等都是快速發展留下的后遺癥。這些漏洞的修補往往需要幾代人的努力,付出比建設成本更多的代價。所以,城市化不能一心奔著速度去。

二、發達國家城市化過程中面臨的問題我們需要面對,他們沒有面臨的問題我們也要面對。馬克思說過,工業較發達的國家向工業較不發達的國家所顯示的,是后者未來的景象。共同的問題包括自然環境容易受到破壞、城市風險增大、腐敗機會增大等等。因為人的認知、文化習慣不一樣,一股腦涌入到城市中來,矛盾和沖突等現象會增多;城市要擴展,就有可能破壞自然環境,要征地拆遷和大規模建設地下管網、水電氣、交通、公園等基礎設施,黑色交易的可能性就會增大,這就需要很好的監督制約。發達國家沒有遇到的問題是,我們的城鎮化人為推動、行政推動的成分比較大,一旦在某些方面單兵突進了,后遺癥、并發癥就會叢生。

4 推動城市治理現代化,可概括為龍頭帶動、科學規劃、創新驅動、精巧管理、合作治理幾點

【湖南日報】:省委書記徐守盛把城市形象地比作人,認為“骨骼強”、“血脈暢”、“氣質美”、“活力足”是人們滿意的現代化城市必須具備的四大要素。湖南推進城市治理的現代化,突破口在哪兒?

【吳曉林】:守盛書記講得很到位,生動又形象。城市不是單純的樓宇建筑,它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既要關注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又要關注人的宜居環境,最終都要服務于人的發展。我看到杜家毫省長的講話,說騎自行車常常遇到行路難的問題。說到底,一段時期內,我們的城市建設就是服務于經濟發展了、服務于“分段開發”去了。哪個地方地價貴就先開發哪里,基本服務、基礎設施卻沒有跟上來。一個城市如果設計不人性化、發展成果普通人感受不到,人在里面過得不舒服,吸引力就會大打折扣。

推動城市治理現代化,先要尊重城市發展規律,發揮“龍頭帶動、科學規劃、創新驅動、精巧管理、合作治理”的功能。一個區域如果連個像樣的龍頭都沒有,很難發揮集聚和輻射效應。因此,要系統布局城鎮體系,下大力氣發展長株潭城市群,尤其要強化長沙的中心地位。同時,重點發展中心城市、縣域和重點小城鎮,使其充分融入大城市或城市群中的產業鏈條,形成分工合作、共享發展的城市體系。

城市發展,要有前瞻性規劃。城鎮化建設是一個整體戰略,而非局部項目。要把整個城市當成一個大的共同體來鍛造,著眼長期的社區營造而非短期的造城運動。把城市打造成單純的生產型社區,這一點一定要杜絕。

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城市管理的機制必須新起來。要善于利用現代網絡技術、科技創新手段來管理城市,建設服務便捷、管理有效的智慧城市。這不但需要更新政府機關的理念,恐怕還要革新政府組織架構。例如有的地方搞電子政務,就是在原來的系統之外增加了一套管政務信息的人馬,大部分部門還是傳統的行政模式,這個恐怕不行。

“落實”是做好工作的關鍵保障。出門行路難,上學、就醫困難,一條長馬路連個廁所都找不到,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就會上升,城市吸引力就會大打折扣。移動觸屏時代,老百姓不滿意的訴求隨時通過移動終端上傳到管理系統,城市管理也要善用傳感器實時感知、預測問題,務實地處理好老百姓關心的細節。

5 依靠人民群眾共創共建共享,是抓好城市工作的應有之義

【湖南日報】: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我們理解,城市治理離不開老百姓的參與。那么,把城市治理的重心向基層傾斜,依靠人民群眾共創共建共享,是不是我們抓好城市工作的應有之義?

【吳曉林】:大國治理的基石在基層。我愿意用結構和過程的角度來看問題。首先,從范疇上來看,我們很多人把城市基層管理就當成社區管理,這個是有問題的。社區治理已經不易,再把基層管理的責任都給它了,更不行,本末倒置了。其次,從結構上來看,我們的城市管理還是習慣依靠政府,習慣運動式、專項式治理。比如說社區網格化,把體制內資源充分整合起來,解決問題可立竿見影,又能彰顯政府作為。但是,什么都依靠政府,政府干部叫苦叫累,老百姓也不一定買賬。為什么?他沒有參與到這個工作中來,既缺乏主人翁意識,又看不到干部的努力。所以,還是要充分重視居民的參與。再次,從過程上來看,我們還是習慣社會管理行政化,一些地方雖然在推PPP模式、購買服務,但是還是抓不住內核,要么簡單地將服務外包給市場了,效率是有了,公共性難以保證;要么是轉包給自己組建的中介組織,左手轉右手。

怎么辦?還是三個方向:

一是,要跳出“視野劃小、范疇縮限”的改革局限,提升城市基層管理的層級視域。所謂“視野劃小,范疇縮限”,說白了就是不要把城市治理當成社區治理。城市具有強烈的整體性,有必要形成城市管理的協調機制,統籌城市基層管理“一盤棋”。城市管理既要有大的格局、又要有小處著眼的微改革意識,關照好民眾生活的細節。

二是,下大力氣補足社會力量的短板。要比以往更加認真地做好社會組織的培育和支持,拓寬居民參與基層治理的渠道,在基層更積極地推進協商治理。

三是,重視社會賦能,推動基層管理社會化。基層管理走向良治需要一個過程,要通過自上而下的方式推動自下而上的治理,將基層管理的部分任務由符合資質、有能力的社會組織帶動居民共同來承擔。這就需要改革資源配置方式,政府要統籌規劃,列出預算,通過項目制的分配體制,實現社會組織與基層管理的“直接銜接”,激發居民和社區組織自主參與。

6 農民工的歸屬感,從補齊城市治理短板攢起

【湖南日報】:在一項針對全國20個縣的調研中,“農民進城購房的主要原因”一欄調查顯示:首要原因是“子女教育”,其次是“進城就業”,第三是“結婚準備”。這表明:從水泥森林中生存下來,再到追求更好的生活,農民工的“歸屬感”化作諸如教育、就業、醫療、社會保障等更加實際的問題。城市治理中,怎樣補這些短板?

【吳曉林】:我們的城鎮化率一般是常住人口的城鎮化率,戶籍人口的城鎮化率往往要低15-20個百分點,這中間的差額主要是2.5億左右的農民工。2013年,湖南有800萬農民工在城鎮居住就業但沒有落戶,這部分人口向城市有序轉移必須受到充分重視。

要合理降低大城市落戶條件、有序開放中小城市落戶條件,鼓勵和支持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要看到農民工已經是進入二代、三代的時期,越年輕的人越愿意留下來,一定首先要把教育保障好,讓新市民及其子女有教育機會,接受系統的技能培訓,獲得一技之長和謀生發展的本領;適時推進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覆蓋,促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在全省無縫對接,推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與新農合銜接,將其納入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和大病醫療救助范圍;還要特別關注他們的身份和心理歸屬問題,讓新市民找到融入城市的歸屬感。

7  城鄉一體化是城鎮化的高級階段,農村要瞅準產業互補的機遇加快發展

【湖南日報】:不管城市怎么發展,我省仍會有大量農民留在農村。搞城市工作不能就城市抓城市。眼下,新一輪縣改市、縣改區正在醞釀,城市治理如何抓住這一機遇統籌城鄉、一體發展?

【吳曉林】:我們不能想象7300萬人口一定要達到城鎮化率85%或者90%,總要有人生活在農村,但是這不意味著農村不可以過城鎮化的生活。城鄉一體化是城鎮化的高級階段。幾乎每年春節,社交媒體上都會泛起“鄉愁”,可真要讓這些人回去建設農村,他們還不一定愿意。為什么?說到底,大家還是向往便捷的城市生活,農村發展機遇、公共服務相對缺乏。

這就要求我們要在保護中開發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當然是第一位的。其二,衡量城鄉一體化的標準不是樓房建筑,而是文化氛圍、文明素質、生活方式。

湖南省的縣改市、縣改區正在醞釀,千萬要注意不能唯速度論。我們的調查發現一些地方就急著建樓去了,管理上不來,連居委會都找不到。這實際上是在給管理挖坑。

小城鎮要從大城市、城市群的發展中尋求發展動力。珠三角、長三角的一些城鎮為什么發達?就是分享了大城市、城市群的優勢。長沙周邊的關山社區也是分享了大城市的發展機會。小城鎮建設不能“撒胡椒面”,應該重點關注縣域城鎮、城市圈或城市帶周邊的城鎮,推動城鎮從更廣闊的空間尋求動力,積極主動地爭取產業合作、產業互補。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湖南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另类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久久 | 宅男噜噜69国产精品观看 |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 | 亚洲欧美人女户中文字幕 | 亚洲日本在线中文字幕dv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