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語:2004年下半年,我陸續在人民網深水區發了《關于人口與計劃生育的對話》系列文章,共約30篇,本文是其中一篇。在收入《人口危局》第三章時,本文標題改為《并非只有農民才能養活自己》,并根據人口數量的變化,把中國的人口密度由135改為140人/平方公里。】
甲:日本的人口密度比中國大得多,日本是335人/平方公里,中國是135人/平方公里。但日本并不能自己養活自己,需要進口糧食才行。
乙:我認為日本完全是自己養活自己,因為日本并不需要國際救濟。日本進口糧食,是花錢在國際市場上買的,而不是別的國家無償送給日本的。如果你認為只有直接生產糧食才叫“養活”,那么一個工人在工廠里工作來獲得工資,就不能叫“養活”自己了?按照你這種觀點,只有農民才能自己“養活”自己,工人、教師、司機、售貨員等其他職業的人都不能自己“養活”自己了?
甲:但一個人與一個國家不同,一個人可以通過非農業的職業來“養活”自己,一個國家只有糧食能夠自給自足,才算得上自己“養活”自己。
乙:無論是一個人還是一個國家,要維持正常的生活,除了要解決“吃”的問題,還要解決“穿”、“住”、“行”等問題。比如“穿”這個問題,如果一個國家雖然在糧食生產方面能夠自給自足,但這個國家的服裝生產很落后,不得不進口大量的服裝,那么你認為這個國家是否算得上是自己“養活”自己?
甲:這個……我認為這個國家還是不能自己“養活”自己,因為衣服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沒有足夠的衣服,人們在冬天就會凍死了!
乙:再說“行”這個問題。如果一個國家根本沒有任何石油資源,所需石油完全依靠進口,否則全國交通就會陷入癱瘓狀態。那么你認為這個國家能不能自己“養活”自己?
甲:如果不進口石油,全國交通就會陷入癱瘓狀態。這種情況當然不能算得上是自己“養活”自己!
乙:按照你這種“養活”的標準,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不能自己“養活”自己了!事實上,一個國家能不能自己“養活”自己,應該看這個國家能不能完全依靠本國的經濟實力來解決全國人口的生活問題。有的國家可能糧食不足,需要進口糧食;有的國家可能石油不足,需要進口石油;有的國家可能鋼鐵不足,需要進口鋼鐵……但只要這些國家有足夠的經濟實力進口這些商品,就仍然屬于能夠自己“養活”自己的國家。
甲:但我認為,最基本的“養活”,就是糧食生產。日本糧食不能自給,將來如果發生戰爭,別的國家就有可能對日本進行糧食訛詐。
乙:現在日本的糧食自給率僅為40%。日本糧食自給率低,不能僅僅歸咎于國土狹小。與1956年相比,目前農作物種植面積已經減少了大約一半。縮小耕作面積和放棄耕作是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但是你真的認為它沒有糧食自給的能力嗎?那你就錯了!它是將生產糧食的一部分土地用來生產蔬菜和肉食。一旦戰爭爆發,那一部分土地就可以用來生產糧食。所以糧食不是至關重要的問題,想對日本進行糧食訛詐是不會成功的。
甲:既然日本有能力做到糧食自給,為什么它不這樣做呢?
乙:這是因為日本在本國生產的糧食成本遠遠高于國際市場的糧食價格,所以才從國外購買。不但糧食是這樣,很多商品也是這樣。比如鞋子,幾乎任何國家都有能力生產鞋子,但歐洲很多國家都進口中國生產的鞋子,因為價格比較便宜。中國如果全力以赴生產糧食,完全能做到自給自足,但現在中國也進口一部分糧食。我們進口糧食,就意味著我們進口我們國家的稀缺資源,比如說耕地和水;而我們出口的東西,實際上出口的是勞動力密集型的產品。因此,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世界在養活著中國,同時中國也在養活著世界,這是優勢互補。
甲:那么,有些專家認為“中國只能養活16億人口”,這種說法是不是很荒謬?
乙:為什么說“中國只能養活16億人口”這種說法是很荒謬的?這是因為:第一,即使從自給自足的角度來看,中國食物最大生產能力也不止能養活16億人口;第二,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中國的經濟已經融入了世界,不可能要求任何資源或產品都自給自足,除非我們回到過去那個閉關鎖國的時代。總之,單純以一個國家的糧食產量來劃定這個國家的人口上限,完全是古代的小農意識在國家問題上的延續。何況,在不同時代,由于生產力水平不同,能養活的人口也是不同的。比方說,在秦朝時,中國只有2千萬人,按照那時的生產力水平,中國肯定養不活1億人。在1900年,中國肯定養不活10億人。到2050年,中國完全有能力養活20億人,問題是到那時中國人口遠遠達不到20億。
甲:中國現在的糧食產量是不是世界最多的?
乙:是的,中國現在的糧食產量居世界首位,美國緊隨其后。另外,食物不僅僅指糧食。中國的水產品、蔬菜和水果產量現在都居世界第一位,例如中國的蘋果產量占了世界的將近一半。看看我們中國遼闊的土地和悠長的海岸線,我不覺得我們中國還缺少什么資源。如果一定要說缺少什么,那就是缺少一種合理的體制。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人口危局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