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打破二元結構和促進發展方式轉變的可行路徑
“我國總體上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進入加快改造傳統農業、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關鍵時刻,進入著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重要時期”。對于后發的發展中國家而言,每一次發展和每一次改革都暗含著城鄉關系的調整和變革。城鄉一體化的核心從制度層面而言,是權利平等和制度一體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從經濟層面而言,就在于產業融合一體化或等值化,工農產業差異是造成城鄉差異的根本性原因。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核心還在于建立和找到實現城鄉產業互補發展和深度融合發展的可操作方法,只有通過促進融合和產業一體化,才能從根本上打破工農差異,實現城鄉統籌均衡等值協調發展。促進以農產品加工業為核心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既符合現代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屬性特征,更是在當前解決中國發展轉型困境,突破城鄉二元制度壁壘,實現發展方式轉變,實現城鄉均衡融合和一體化均衡發展的可行路徑。
發展經濟學視野中的城鄉產業關系與一二三產業融合
城鄉農業與工業經濟的互動自然演化構成經濟發展演化的內在要求和規律。著名經濟學家張培剛在其《農業與工業化》一書中以 “農業國工業化”理論對傳統的劉易斯的二元結構理論提出了挑戰,指出需要從城鄉產業互動融合發展關系角度來看待發展經濟中的產業發展問題,而不是將其人為分為傳統現代兩部門隔絕的角度來認識理解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轉型發展問題。
歷史經驗表明,尤其是在制度轉型過程中,鏈接城鄉的中間產業或者說產業混合狀態對于打破原有制度結構能夠發揮十分積極的制度性效果。隨著家庭聯產承包制的實施和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型,計劃經濟統購統銷下的完全壟斷隔絕的城鄉二元制度格局被打破,部分恢復了國民經濟發展中市場的作用和功能,它不僅解放了農村勞動力,為經濟轉型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與此同時,也打破了傳統城鄉產業分工,形成了全國范圍的鄉村工業和鄉鎮企業的發展,大大改變了當時我國經濟結構的扭曲和不合理狀況,大大提高了國民經濟增長的質量和國民福利水平,提高了農民收入,縮小了城鄉收入差距,為中國初期改革開放提供了強大的發展動力。鄉鎮企業的崛起使中國農村工業部門逐步形成,成為介于現代工業部門和傳統農業部門之間的新興部門。由于農村工業部門是在農業部門和城市工業部門之間生長起來的,它使不同質的部門在生產流程中形成了明顯的關聯性,為結構轉換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當前要深刻把握產業融合的內在本質和含義,既需要回到原有的發達國家現代農業發展實踐過程中去,更要回到破解中國當代“三農”問題,實現轉型、反映新常態的時代背景和現實要求上來。
城鄉農業產業化過程地理區隔割裂的結構性特征與問題
中國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和一二三產業融合問題以及它在促進產業融合中的作用,必須放到中國獨特的城鄉二元制度的宏觀制度結構和現實發展的時代背景下認識和理解。與西方完全市場經濟下的產業轉型一體化的產業區隔問題不同,中國的產業區隔具有鮮明的二元制度結構特征和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小農家庭經營結構下的生產經營體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面對遠程城市消費市場存在的地理空間和文化上的區隔和割裂。這種空間和信息文化理解上的割裂,使得生產和消費之間無法建立起有效的產業關聯,結果造成城鄉的供求不匹配和不對接。產銷不對接,使得農產品市場產生巨大的波動性,市場風險被放大。
其次,從產業鏈上看,農產品生產、加工和銷售相互脫節。這主要表現在農村是農產品的生產者,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是農產品的消費者。農產品到食品之間不僅存在著小農戶與大市場的矛盾,更存在著由于城鄉生產與消費的空間割裂所形成的空間地理文化差異,以及產業空間地理區隔所造成的產業鏈斷裂脫節和信息不對稱等一系列問題,使得供給與需求之間無法形成有效對接。在此所要著重指出的是,這種供需之間無法有效對接,不僅僅存在產業組織結構的問題,而更為根本的還在于它也是長期二元結構發展產業空間政策定位和產業空間區隔所造成的城鄉文化經濟脫節的結果。
第三,從農產品價值鏈上看,產中環節的收益與產后環節的收益脫節。在農業價值鏈的構成中,農產品生產端的價值鏈處于底層地位。因農民數量多、規模小、組織化程度低,在市場的談判地位低下,在價值鏈中只能處于末端的位置,不僅無法分享加工和流通環節的增值收益,就連生產環節的收益也不能完全得到保證。農民還不能公平分享產業發展的成果,甚至還承擔很大的自然和市場風險。農民由于其較低的物質資本、人力資本和勞動生產率,決定了其在分配中只能獲得最少的部分,農產品產業價值鏈在城鄉之間的分配結構,大大限制了農業農村農民的收入增加。
之所以形成這種局面,既與長期以來形成的傳統的二元產業制度格局密切相關,也與產業空間制度再生產的制度邏輯密切相關。生產、消費、積累構成了當代市場經濟和資本主義發展的內在空間制度邏輯。正是在計劃經濟時期建立起來的城鄉二元制度結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運行,構成了當前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制度結構性困境。
需要從戰略性高度來看待產業融合和農產品加工業的地位作用問題
僅僅從農業現代化或產業化層面來認識產業融合地位和作用是不夠的。需要深刻把握和理解產業融合和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在當代中國市場化轉型過程中,在城鄉二元制度壁壘制度背景和市場經濟條件下,對于鄉村價值實現和工業化城市化需求的有效對接,地區之間和城鄉居民之間的均衡一體化發展,對于實現新常態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創新和創業發展,解決原來傳統發展方式所帶來的問題,促進社會經濟和政府發展治理結構的轉變,解決當前困擾中國發展的三農困境與問題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一二三產業融合的問題意識和發展背景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簡單的農業產業化理論和問題,具有其獨特的轉型和現時特征,其對于促進中國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轉變所具有的戰略性地位和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產業融合是破解當前中國產業和經濟發展困境,促進發展方式轉變,打破產業之間的壁壘和隔閡,促進內需發展和市場價值實現的有效方法和途徑。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需要從滿足國際需求為主轉變到國內需求和國際需求并重的發展戰略上來,需要解決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之間的有效供給和有效需求的對接問題,需要解決第一產業發展轉型過程中的分流和就業問題,也就是第三產業發展問題。因此,三次產業的發展絕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相互影響制約作用的,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
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為中國制造業轉型和結構調整提供了一個機會和可能,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嚴重不足和農業食品有效供給不足是中國社會經濟發展轉型的一個真實需求。這一真實有效需求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化促進引導機制,由于存在著農業產業化融合發展的制度環境障礙,無法解決農業發展中的小農和大市場的矛盾問題,無法破解居民日益增長的食品安全和優質食品消費需求與農產品大量低質供給的矛盾,無法解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產品作為商品的價值實現和農民增收困境和問題,無法解決農產品質量安全和城鄉消費信息不對稱以及食品生產監管體制問題。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對于解決上述困擾著中國城鄉發展不均衡的結構性矛盾,可以發揮任何產業政策和發展政策無法實現的作用和功能。它是解決中國城鄉社會經濟矛盾,解決農業現代化,解決工業化和城鎮化以及發展方式轉型,解決內需問題等都繞不過去的,而必須通過它才能夠得到解決的關節點。農產品加工業可以作為破解中國現代農業發展和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實現發展方式轉型的抓手和牛鼻子。
其次,農產品加工業為核心的涉農產業融合發展可以為中國區域產業分工調整,按照資源結構特點促進國土規劃和功能分區布局,為促進地區間合理經濟結構布局和區域經濟均衡穩定發展提供新的機會和可能。中國發展初期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采取的沿海工業化和城市化不平衡發展戰略,既為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和可能,極大地促進了中國工業化和現代化發展進程,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發展的問題,包括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人口區域布局越來越失衡,地區發展差距過大,資源、技術和市場之間的地理距離也隨之越來越大,農產品西部生產和東部消費格局矛盾越來越顯現,農產品物流成本,農產品產地初級加工薄弱和不足等。農產品加工業本地化發展與農業初級生產原料基地的有效結合,不僅可以促進農業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和就業,促進農業地區縣域經濟的發展,而且也為緩解不合理、不均衡和不穩定的農產品加工業布局,促進東西部協作發展提供新的機遇和可能。
第三,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不僅為作為初級產品生產者的農民提供了穩定的購買者和價值增值渠道及方式,還可以帶動其進入市場,解決小農和大市場的矛盾,實現農業生產組織規模的現代化,是當前破解小規模農戶經營和大規模現代農業矛盾的一個有效組織途徑。它在農業產業鏈再造和農產品價值鏈提升,農產品新品種新技術和新方法的推廣中,將大大促進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和專業化水平的提升,同時也將大大促進食品工業以及相關產業服務業的發展。這對于解決農民非農就業結構,實現增產增收,調整產業結構,促進城鎮化發展,帶領農民實現共同富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第四,伴隨著信息和知識技術創新的后工業化時代到來,打破了傳統工業化時代加工和產業融合的理念,為新型的農業現代化和農業產業化以及創意農業與休閑多功能農業發展,促進鄉村價值在市場化和信息化背景下實現,提供了新的機遇和可能。新信息網絡技術革命徹底顛覆和打破了傳統的規模與地理區隔所帶來的產業區隔問題,以極低的成本實現了從生產到消費最直接、最有效、最低成本的對接和價值實現。這也為破解當前中國小農與市場之間的矛盾提供了新的技術途徑和可能。在新的顛覆性技術變革時代,農產品加工的理念和過程已經并不僅僅局限在傳統的工業化制造階段,而是體現在整個農產品產業鏈和價值鏈的全領域、全方位、全過程、全要素之中。它不僅是物質層面上的功能滿足,更是非物質層面心理、審美、安全等方面的加工和創意,使之滿足人們身心的物質和文化需求。伴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類社會已經進入后工業化時代和信息化時代,工業化所帶來的弊端已越來越被人所認知,鄉村和自然以及生態的價值也越來越被人所認識。體驗式消費和體驗經濟為鄉村和農產品價值實現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鄉村經濟也進入服務經濟和實體經濟相結合共同發展的歷史階段,鄉村休閑旅游和觀光已成為中國在城鄉隔絕背景下,城市居民滿足其自然心理需求的一種逆城市化的表現,這不僅為促進城鄉經濟均衡發展,城市反哺農村提供了新的機遇和可能,也為農產品加工業本地化發展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
將以農產品加工業和鄉村旅游多功能農業及農村電商為核心產業融合,放在中國城鄉互動轉型的背景下,研究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城鄉價值互換和價值實現的機制,揭示農產品加工業在促進城鄉互動均衡發展,破解“三農”問題中的戰略地位和核心作用;將其從原有的產業發展的戰術地位提高到打通城鄉壁壘和中國城鄉轉型協調發展的戰略地位上來,并在新知識經濟和創新經濟以及網絡經濟時代,定位其在創意農業和創意鄉村跨越式發展中的樞紐和核心作用。這些作用已經遠遠超出了對于傳統農產品加工業的界定和理解,也就是說,對于農產品的加工并不僅僅是有形物質意義上的加工,而是超越了工業化時代和信息化時代的加工,是將一二三產業融合起來的對于農產品和鄉村價值的最大化實現。總之,在新信息網絡技術的產業變革時代,為打破傳統產業地理局限,實現跨域、跨界、跨業發展提供了新的可能,產業融合不僅成為創業和創新的一種新常態,更成為新型產業業態的基本形態。但對于后發轉型的中國而言,其意義和作用不僅僅在于其產業發展的作用和功能上,更表現在產業融合可能在中國獨特轉型背景下的制度轉型發展上具有十分關鍵的樞紐和核心作用,尤其在破解當前城鄉二元制度結構所造成的一系列社會經濟發展問題,走出目前發展困境上可以發揮其他發展方式不可能代替的作用。它是目前以漸進改革方式、不大改變二元制度格局下,突破原有發展方式困境的可行方式,對于破解當前轉型發展困境,對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發展方式轉變,真正實現“四化合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實踐價值和豐富的政策內涵。
作者單位:中國社科院農發所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發展觀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