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主編推薦

智廣俊:土地確權能解決農村土地問題嗎?

[ 作者: 智廣俊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9-12 錄入:王惠敏 ]

原題:土地確權能解決當前中國農村核心的土地問題嗎?

9月2日食物主權推送了山西省代縣黨校校長寫給農業部部長韓長賦的公開信,此信一出,引發各方熱議。9月6日,食物主權推送了李昌平針對公開信的回應《給共產黨留一條回家的路》,短時間內就獲得了很大的反響。兩篇針對土地確權的文章何以有如此的影響力?或許是因為它們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基層民眾、干部的心聲。 今天,公眾號將繼續推出一篇回應,作者智廣俊與何平、李昌平一樣,閱歷豐富,擅長與農民打交道,有著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在成篇之前,智廣俊特意抽出時間到農村做了調研,以求詳盡了解當今農村土地的核心問題以及土地確權的影響。作者態度之認真,可見一斑。 當前農村核心的土地問題是什么?這些問題會對農村造成什么樣的影響?土地確權是否能解決這些問題?這一政策本身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這些問題關系重大,讓我們細讀此文一探究竟!

2016年9月3日,“三農問題”民間學者何平上書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對農業部開展的農民承包土地確權工作提出了質疑,并提出了他自己的主張,即土地確權關鍵在于確立村集體的所有權和農民的經營自主權。而不是進一步弱化土地集體所有制,過分突出強化農民對土地的承包權,并試圖由此為突破口,改變農村土地的屬性。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了網上的熱議。對此,我也發表一點個人意見。

一、農村土地存在問題嗎?

答案是存在,而且還十分嚴重。 我非常贊同何平提到的四地問題,即、

(一)違約用地——承包人在承包土地期間沒有按照合同承擔必須承擔的義務,造成土地污染、荒廢、農田設施毀壞、土地用途改變等。

(二)違規占地——農戶或非農戶隨意將大面積的農田圈為宅基地或個人建設用地。國家規定宅基地審批農戶不得超過3分,城鎮居民不得超過2分,實際占地明顯超過國家規定。

(三)違法賣地——為了一時的紅利,承包人與村干部合伙出賣土地。

(四)暴力征地——開發商聯合執法部門以暴力的形式強迫農民實施征地。 

除此以外,我認為還存在四大問題:

(一)全國中西部區約有25%以上的耕地撂荒了。

(二)農村依靠留守老人、婦女種地,小農經營,農業生產難以采用現代科學技術,難以實現農業生產規模經營,產出低下,經濟效益不高,農產品質量品質難以保證,市場銷售不對路,難以滿足國民經濟發展要求,造成了農業越來越弱勢。

(三)國家對農業生產的扶持到不了位,比如,農業發展專項資金往往直接到不了農戶,被各種在農村轉包土地的資本勢力套走了,有的用于農業生產還是好的,有的卻被各種不法勢力用以牟取私利。

(四)農民對農田水利建設投資不足,農業生產后繼乏力。

二、農村土地產權、承包權不清晰嗎? 

回答是,既清晰,又不清晰。

 清晰的是,農村土地產權一向是十分清晰的,哪個村組的土地就歸哪個村組,很少發生爭議。不清晰的是,雖然理論上土地屬于村組集體,但它們對集體土地難以實施有效的管理。集體土地所有權是懸掛的,落實不到實處。規定雖然明確農村土地歸屬集體,但村組領導能夠對農民違規用地、違規占地進行管理嗎?能管得了農民隨意撂荒耕地嗎?別說村組干部,就算是農業部長對此也是束手無策的。比如,我家承包地是撂荒的,別人想轉租我家承包地,我就不轉讓,我根本不在乎種地那點收入。作為農業部部長,你有什么辦法呢?你無權抽回撂荒地農戶的承包權,也沒有對撂荒地的處罰權利。只能是上一級領導罵下一級領導,最后村組干部以農村特有的方式來自行處理。 確權能使農民承包的土地清晰嗎?回答是既清晰又不清晰。 清晰的是各級政府、村組干部和農民都承認二輪土地承包結果,農戶手里拿著二輪土地承包證,上面明明白白寫著自家擁有村里那塊承包地,有啥不清晰的呢?說不清晰可真是一筆糊涂賬,真難搞清楚。我具體給你講一下農村存在的各種情況,你就清楚了。 當初分地一家分七八塊承包地,土地分得太零碎,不方便耕種,農戶就自行調換成大塊地耕種。你要是按農戶調換后的土地發承包地證,那真是麻煩大了,扯也扯不清。內蒙古烏蘭察布市約有20%以上的村子已經成了空村,或者村里只留下三五戶人家,多數村民已經流轉到山南海北去了,村里絕大數土地已經撂荒了,你連30%的村民代表都召集不起,咋對承包地進行確認。即使你確認了,把土地承包書發給遠走他鄉的農民,也是一件難辦的事。況且對那些撂荒地確定承包權有啥意義呢? 另外,有的農民在第二輪土地承包時,因為當時稅費太重,撂荒逃走了,事實上喪失了土地承包權。現在趁承包地確權的機會,他們又回來吵鬧要地。若按二輪承包合同政策,對此可不理睬。但是一些地方二輪承包合同書并沒有發到農民手中,處理起來就難辦了。這些地方的農民成群結隊上訪,地方政府束手無策,土地確權證書仍不知該發給誰。 有些農戶死絕了,有的農戶全家已經遷入大城市了,其承包地按道理應該歸村組集體。可實際上這部分土地村組沒有收回來重新分配,因為實在不好分,收回來該給誰種呢?村組只能以馬虎的態度對待這部分土地,誰實際種這塊地那就歸誰種吧。如果要明明白白的土地確權,真是給村干部增添了一件難事。收回土地是難事,收回來的土地再分配更是難事,誰愿意做這種費力不討好的難事呢? 還有些地方實行退耕還林政策,農戶把土地退耕還林還草。政府補助8年,后又續補了8年,農民實際上已經不認為屬于自己的了。土地確權有關辦法規定,對這些退耕地可以核減農戶的土地承包面積,另外發給農戶林權證。實際上林權證并沒有發。現實中承包種樹的人往往與原來退耕地農戶不一致,林權證發給誰好呢?不是沒事找事嗎?

三、土地承包地確權能夠解決這些問題嗎?

回答是不能,結果甚至是南轅北轍。

按照農業部有些領導和學者的想法,明確農村土地的三種權利,即土地集體所有權,農民土地承包權、轉租承包地者的使用權,目的是促進土地的流轉。政府這樣做是多此一舉,因為自包產到戶那一天起土地轉讓權就存在了,不需要對此權益進行確認。至于如何流轉,那是農戶的自由,無需政府過多的干涉。如今農村土地向規模化經營者轉讓,凡是搞得好的多是由縣鄉政府和村組干部出面做組織、協調工作而促成的。公司自己到農村整片轉包土地都要找鄉村干部幫忙,否則寸步難行。農民一直有土地是集體的觀念,農戶只不過是承包而已。鄉村干部也是以此來做村民的土地工作的,比如連片搞高產示范田,集體組織農戶將村民承包地連片轉租給規模經營土地者,都是這樣來說服農民的。對村里的撂荒地,村組干部有時也敢做主臨時指派他人耕種。 如果把農民承包地的法律意義過度抬高,這種做法只不過強化了農民對承包地私有化的認識而已。那么村組干部在今后對土地監管協調方面更被捆住了手腳。村里的土地流轉更加困難,因為一旦出現寧愿撂荒、就不同意轉讓承包地的釘子戶,這就讓想在村里成片轉讓土地搞規模化經營者搞不成。水渠從釘子戶的承包地地頭過,給多少補償就是不同意,你有啥辦法呢? 強化土地承包權對農民有實際好處嗎?李昌平的文章已經作出了明確的解答,銀行、信用社不可能憑土地承包權證來抵押貸款。如果政府采取措施,硬要推行承包地可以抵押貸款。那么現實中已經有一個悲慘例子在那里擺著。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節目在2016年7月17日和8月27日兩次播出:云南省為了促進林業發展,幫助農民脫貧致富,鼓勵農民林木所有權、林地使用權有序流轉,不僅為農民承包的山林辦理了林權證,還允許用林權證去銀行抵押貸款。可結果如何呢?云南省鶴慶縣大批農民的林權證,被外地來的投機者勾結鄉村干部,以蒙蔽的方式,把農民手中的林權證買走了。價格低到一畝地一年只有三四塊錢。有一家叫華仕達的公司在云南省寧蒗縣轉了100多萬畝,在四川省甘孜州轉了20多萬畝,四川總共轉了六、七十萬畝。那些買走農民林權證的公司,沒有投資一分錢用于林業開發,而是用林權證作為抵押,從銀行大量貸款套現。農民失去了林權,政府也不再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的工作計劃。現在高層如果堅持實行承包地確權,將來許多農民很可能也會有此下場,他們的長遠利益會遭受損害。

四、承包地確權工作好進行嗎?有何目的?

答案是也好進行,也難進行。說好進行是,就按二輪承包地合同,重新給予認定就行了,原封不動給農民新發證就得了。多數地區承包地確權就是這樣搞得。說不好進行是,如果進一步想在現實基礎上重新確定土地承包權,那可就麻煩大了。原因我已經在上面講了,不再重復。 依我看,開展農村承包地確權是無事生非之舉,根本就沒有什么積極意義。你不搞承包地確權,現在農民同樣可以順利地有償轉讓承包地使用權;你搞了承包地確權,村里再集中連片轉讓承包地麻煩事就多了,遇到釘子戶,連村組干部也沒法插手協調解決了。因為農民私有觀念越重,事情越難辦。承包地確權就是加深農民對承包地的私有觀念。如果說承包地確權有目的的話,唯一的解釋就是向農村集體土地私有化方向邁進,把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搞垮,把社會主義制度在農村留下的一點東西徹底否決掉。用李昌平的話來說,讓共產黨再也回不到農村老家了。 從法律角度來說,農村承包地確權本該是村組內部的事,屬于村民自治范圍。即使要搞承包地確權,也應該放手讓村委會去進行。各級政府沒必要,也不應該插手去管。土地承包證書由村委會發給農民,蓋村組的公章就行了,這樣能夠限制集體農地主權的流失。土地確權究竟想干嘛?你又不是重新搞土改,土地證上要蓋政府的公章干啥。蓋了政府公章,承包地自由流通,土地集體所有制豈不是一句空話?云南省鶴慶縣農民林權證的流失已經是活生生的例子,對我們的啟示還不夠嗎?

五、對農村土地確權的一點建議

我的建議就是重復何平的主張:土地確權關鍵在于確立村集體的所有權和農民的經營自主權。

全國二輪土地承包期1997年至2027年,共三十年。到2027年結束還有11年時間,在此期間對農村土地不要出臺新政策,不要有大的變動。到了2027年的時候,對農村的土地要有一個新的統籌規劃,新的農村土地政策要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講的農村改革“一定要守住土地集體所有制底線不動搖”和“不能把土地集體所有制改垮了”的精神,把農村土地所有權真正交到村組集體的手里,也就是原來的生產隊手里,有的也可以是大隊。由村組里全體村民自主決定采用那種經營形式,村民可以集體自己經營,可以集體發包出去經營,可以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也可以像現在的承包辦法分給村民,由農戶個體經營。一切由農民自己說了算,充分尊重農民的民主權利,尊重行政村的自治權利。人民公社時期,集體土地所有權做到了,但對農民經營自主權尊重不夠,上級對農民管的太死,效果不好。改革開放以后,南街、華西村等集體經營的典型就實現了集體土地所有權和農民經營自主權的統一,所以取得了驚人的效果。 凡是戶口遷出本村的農民,一律取消他們在村里對土地的擁有權、使用權和收益權。戶口在村里,本人在外謀生,可以繼續享受村里土地的部分權益。但其承包地要收歸集體經營。一旦返回村里了,繼續享有村里的土地權益。村里的人往外走得越多,留在村里的人土地生產資料越充足,日子越好過。政府扶貧直接對村組集體組織,扶貧工作也好進行。這就真正回歸到當初包產到戶責任制的初衷: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人民食物主權論壇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本欧美在线播放免费人成 |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直播 | 亚洲精品综合一二三区在线 | 中文字幕aⅴ天堂在线 | 夂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