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主編推薦

葉興慶:2017年糧食種啥好

[ 作者:葉興慶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1-03 錄入:實習編輯 ]

央廣網北京1月3日消息 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過去的一年中,農業供給側改革、電商發展之路、誰來種地?玉米種植結構調整……這些三農大事都曾經給過我們太多的思考和困惑。新的一年,我們會如何理清思路、堅定地走在農業發展之路上?

《新年微訪談——問計2017》,中國鄉村之聲主持人李丹丹、張程將與五位嘉賓就三農熱點問題進行訪談。第三篇:今年糧食種啥好?

人們常說,糧安天下,農穩人心。但是在2016年,糧食總產量、糧食播種面積都有所下降,不少農民也在感慨,當玉米失去了國家最低收購價格的保護的時候,自己有點心慌。那么,糧農今年種點啥好呢?

訪談嘉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 葉興慶

主持人:葉部長,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情況,2016年不管是糧食播種面積還是實際總產量比起2015年都有下降,實際上這個也終止了13連增的局面。怎么來看待這兩個下降呢?

葉興慶:2016年是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第一年,大家很關心糧食產量的變化。因為在我國農業生產里糧食生產處在最重要的位置,糧食產量也是一個風向標,糧食產量下降,確實有面積下降的因素,也有單產方面下降的因素。面積下降是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的要求,從政策預期的角度,根據年度供求關系減少部分供過于求的產品的種植,特別是玉米。所以玉米播種面積的下降是政策追求的目標,這是在預期之中的。

糧食產量下降的第二個原因是單產量下降,這主要指稻谷和小麥,今年南方地區受天氣因素影響,導致單產水平有所下降,但總的來說,2016年仍然是歷史上的第二高產年。糧食總的生產能力是穩定的,在糧食生產能力穩定的基礎上結構是在優化的,所以對今年的糧食減產不必過分擔心,要堅定推進農業結構性調整的定力,繼續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把它調好、調優、調深。

主持人:三大主糧,也包括糧作試點的大豆,在2017年補貼會不會有所調整呢?

葉興慶:玉米市場化收購加生產補貼也要進一步完善,總的方向是讓市場發揮作用,讓市場信號引導農民調整種植結構。從補貼制度的角度,2016年已經把三項補貼合并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最近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建立綠色生態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的意見》,下一步農業補貼制度調整的方向是要引導生產經營者采取自然節約和環境友好的生產方式,就是通過補貼制度的轉型推動農業生產方式的轉型。

補貼制度改革的另一個重要政策體現在兼顧普通農戶利益的同時,引導規模經營的發展,引導主產區或優質產區的發展。所以下一步在補貼的增量部分,要更多的投向家庭農場、合作社,更多的投向糧食生產功能區,或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還有特色優質產品,特色產品的優勢區,讓產能進一步向新興主體集中,向優勢產區集中。

主持人:在2017年就對于種糧食的農民來說,通過什么方式能更好的保證增收呢?

葉興慶:這是結構調整最難的一點,大家都知道要調,不調不行。但是到底調什么?種什么?怎么調?這是非常困難的選擇。農民也好,政府也好,都感到比較困惑,感到比較迷茫。要讓我來選擇也非常難選擇,這次結構性改革包括農業政策結構調整是在大多數農產品供過于求的背景下進行的。現在什么東西都多,那到底調什么?所以結構性調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從品種結構的角度來看,玉米種植面積在減少,大豆、小雜糧、飼料種植面積在上升,這是推進結構性改革已經明確了方向的。圍繞增收,很重要的途徑是降成本。比如農業費用,通過節本增效、精量播種,減少種子的用量;通過化肥農藥的減少,降低農藥的消耗;通過農機作業降低人工成本,通過節水灌溉減少水資源的消耗和灌溉費用。還有降低新興經營主體成本的至關重要的方面,是要引導土地租金合理定價,防止地租上漲過快,在新的糧食供求關系下,應該引導地租適當下降,這對降低新興經營主體生產成本是有幫助的。

2016年,一些農戶感受到了補貼制度調整帶來的不適,也經歷過市場定價帶來的陣痛。然而,痛定思痛,農民會漸漸發現,當目光不再只盯著品種與數量,而是更多關心品質與需求,心里一下就敞亮很多,可謂思路一變天地寬。

葉興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央廣網 2017-01-03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在线看的国产网站 | 九九九热视频最新在线 | 人人爱草免费国产视频 | 中文字幕久热精品 |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国产 | 亚洲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