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國城鎮化的起點低、速度快、規模大,地區差異明顯,目前城鎮化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城市群已成為推進城鎮化的主體形態。但是,中國的城鎮化也面臨著諸多問題,如城鎮化的資源環境代價大,市民化程度低,兩極化傾向明顯,城鎮建設過度依賴土地等。在今后一段時期內,中國的城鎮化將進入一個重要的戰略轉型期,全面提高城鎮化質量將成為一個核心任務。預計到2020年中國城鎮化率將達到60%左右,2030年將達到68%左右,2050年將超過80%。未來中國的城鎮化,必須立足當地實際,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不斷優化城鎮化空間布局,推動形成科學合理的城鎮化格局。
[關鍵詞] 城鎮化;市民化;城鎮規模結構;多中心網絡開發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在世界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其中,最為重要的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保持了30多年的經濟持續快速增長,1979~2013年中國GDP年均增長率達到9.8%;二是35年來成功解決了5億人的脫貧問題,為世界扶貧工作做出了巨大貢獻;三是城鎮化的速度快、規模大,在世界上絕無僅有,全國城鎮化率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13年的53.73%,新增城鎮人口達到5.59億人。持續快速增長、消除貧困和大規??焖俪擎偦侵袊洕孥E的三大基石,也是中國模式的三個重要支撐。中國的經驗表明,城鎮化是拉動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和消除農村貧困的主要動力。本文將重點探討中國城鎮化的演變歷程、基本特征和面臨的主要問題,在此基礎上對未來中國的城鎮化趨勢進行展望。
一、中國城鎮化的演變歷程
根據城鎮化的推進速度和演變特點,大體可以把新中國建立以來城鎮化的歷程分為波浪起伏時期(1950~1977)、穩步推進時期(1978~1995)和加速推進時期(1996年之后)三個時期(見圖1)。
1.波浪起伏時期(1949~1978)
在改革開放之前,由于國家政策的變化,中國的城鎮化進程呈波浪狀推進。這一時期又可分為6個不同階段:一是1950~1953年的恢復和穩步推進階段,這期間全國城鎮化率由1949年的10.64%增加到13.31%,年均提高0.67個百分點;二是1954~1955年的停滯階段,全國城鎮化率在13.5%左右徘徊;三是1956~1960年的城鎮化大冒進階段,在“大躍進”思想支配下,全國城鎮化率由1955年的13.48%迅速擴張到19.75%,年均提高1.25個百分點,超出了當時國民經濟的承受能力;四是1961~1963年的反城鎮化階段,3年內全國城鎮化率下降了2.91個百分點,平均每年減少0.97個百分點;五是1964年的恢復性增長階段,當年城鎮化率急劇增加1.53個百分點;六是1965~1977年的停滯和衰退階段,這期間受“文化大革命”的影響,全國城鎮化率一直在17.5%左右徘徊,并呈現出微弱下降的趨勢。
2.穩步推進時期(1979~1995)
改革開放以來至1995年,中國城鎮化呈現出穩步推進的特點。在這一時期,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工業化的快速推進,中國的城鎮化水平穩步提升,由1977年的17.55%提高到1995年的29.04%,18年內城鎮化率提高了11.49個百分點,平均每年提高了0.64個百分點。其中,在1978~1987年間,全國城鎮化推進的速度較快,年均提高0.78個百分點;而在1988~1995年間,由于受1989年治理整頓政策的影響,全國城鎮化速度趨于放緩,平均每年提高0.47個百分點??傮w上看,這一時期雖然全國城鎮化在穩步推進,但由于工業化推進較快,加上歷史時期各種矛盾的積累,導致城鎮化嚴重滯后于工業化。
3.加速推進時期(1996年之后)
自1996年以來,中國城鎮化步入了加速推進時期,18年間城鎮化水平平均每年提高1.37個百分點,遠高于1950~1977年平均每年提高0.25個百分點和1978~1995年平均每年提高0.64個百分點的速度。其中,在“十一五”期間,全國城鎮人口由2005年的56212萬人增加到2010年的66978萬人,5年內共新增城鎮人口10766萬人,平均每年增加2153萬人;城鎮化水平由42.99%提高到49.95%,平均每年提高1.39個百分點。相比較而言,“十一五”時期全國平均每年新增城鎮人口和城鎮化速度與“九五”和“十五”時期基本持平,但遠高于“七五”和“八五”時期的水平(見表1)。2011~2013年,全國平均每年新增城鎮人口2044萬人,城鎮化率年均提升1.26個百分點,其速度略低于“九五”、“十五”和“十一五”時期。這表明,中國的城鎮化在經歷“九五”至“十一五”時期的高速推進后,“十二五”時期已有減緩的趨勢。預計在今后一段時期內,中國城鎮化的速度將逐步減緩,開始進入速度與質量并重的轉型時期。
二、中國城鎮化的基本特征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和工業化的快速推進,中國城鎮化呈現出不斷加快的趨勢,城鎮化水平顯著提高,城市經濟日益占據支配地位,城鎮化的帶動作用不斷增強。這期間,中國僅用30年左右的時間就完成了一些發達國家歷經上百年才走過的進程,在世界上創造了又一個“中國奇跡”。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城鎮化具有四個鮮明特點。
1.城鎮化起點低、規模大、速度快
中國城鎮化的起點低,1980年城鎮化率僅有19.4%,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0個百分點,比欠發達地區還低10.1個百分點。從1978年到2013年,中國城鎮人口由1.72億人增加到7.31億人,城鎮化率由17.92%提高到53.73%,平均每年提高1.02個百分點,新增城鎮人口1596萬人。尤其是“九五”以來,各時期城鎮化率年均提高幅度都在1.25個百分點以上,年均新增城鎮人口都超過2000萬人,這種速度和規模在世界上都是罕見的。1981~2010年,世界城鎮化率年均提高0.41個百分點,其中,發達地區為0.25個百分點,欠發達地區為0.55個百分點,而中國則高達0.99個百分點,遠高于世界平均增速(United Nations,2012)。到2014年年中,世界城鎮化率為53.6%(United Nations,2014),這表明目前中國城鎮化進程已經超過世界平均水平。世界城鎮化率由30%提高到50%平均用了50多年時間,而中國僅用了15年。
2.城鎮化水平呈現明顯的地區差異
由于工業化和經濟發展階段不同,中國各地區城鎮化水平差異較大,不同地區城鎮化階段也各不相同。總體上看,東部和東北地區城鎮化水平較高,而中西部地區較低;東部地區城鎮化加速較早,中西部地區加速較晚,而東北地區推進速度較慢。到2013年,東部和東北地區城鎮化率已達到62.80%和60.22%,而中部和西部地區分別只有48.49%和45.98%,西部比東部和東北地區分別低16.82個和14.24個百分點(見表2)。從1978年到2010年,東部地區城鎮化率平均每年提高1.37個百分點,而中部和西部地區分別年均提高0.92個和0.86個百分點,東北地區僅年均提高0.64個百分點。這期間,東部與西部地區間城鎮化率差距由1.95個百分點擴大到18.27個百分點;東部與中部地區間差距則由1.65個百分點擴大到16.12個百分點。然而,自2010年以來,東部地區城鎮化增速已開始放慢,而中西部地區仍處于加速之中,其城鎮化速度開始超過東部地區,東西部差距正朝著不斷縮小的方向轉變。
資料來源:根據魏后凱主編(2014)和《中國統計年鑒》(2013-2014)計算。
3.城市群已成為城鎮化的主體形態
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與交通網絡化的快速推進,中國涌現出了一批大小不同、規模不等、發育程度不一的城市群。較典型的有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山東半島城市群、遼中南城市群、海西城市群、哈大長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長株潭城市群、武漢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這些城市群作為國家參與全球競爭與國際分工的全新地域單元,已經成為引領和支撐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主導地區,主宰著中國經濟發展的命脈(姚士謀等,2006;方創琳等,2011)。隨著城市群的迅速興起,目前中國已進入到一個以城市群為載體的群體競爭新時代,城市群已經成為中國推進城鎮化的主體形態和吸納新增城鎮人口的主要載體。據方創琳等(2011)的研究,中國發育成熟或達標的城市群共有15個,未達標但需要培育的城市群有8個,這23個城市群2007年集中了全國46.7%的城鎮、51.4%的城鎮人口和78.8%的GDP總量,其經濟密度和人口密度分別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63倍和2.26倍。其中,長三角、京津冀、成渝、珠三角、山東半島、遼中南六大城市群承載了全國31%的城鎮人口。
4.城鎮化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城鎮化既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結果,也是促進經濟增長和結構變遷的重要驅動力。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快速增長,是與城鎮化的快速推進緊密相聯的。快速城鎮化帶來了大量的投資和消費需求,促進了內需擴大和經濟增長。從投資需求看,城鎮人口的增加可以帶來城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和房地產開發等多方面投資需求。一般認為,每新增1個城鎮人口,大概需要10萬元的投資。據此推算,“九五”以來全國每年新增城鎮人口帶來的投資規模將超過2萬億元,這些投資是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從消費需求看,大量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也擴大了消費需求。中國城鎮化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將有1000多萬農民進入城鎮,而2013年城鎮居民的消費水平是農村居民的3.1倍,由此將明顯拉動最終消費增長。同時,中國的城鎮化還加速了人力資本積累,促進了技術創新和生產率提高,推動了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時慧娜,2012;魏后凱主編,2014)。而大量農村勞動力從第一產業向第二、第三產業轉移,也有力促進了中國經濟增長。據研究,勞動力部門轉移對中國GDP增長的貢獻大約為16%~20%(世界銀行,1997;蔡昉、王德文,1999)。此外,中國城鎮化的快速推進還促進了基本公共服務的改善和城鄉發展差距的縮?。ㄖ袊l展研究基金會,2010)。
三、中國城鎮化面臨的主要問題
應該看到,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城鎮化的快速推進是建立在外延式的粗放發展模式之基礎上,城鎮化的質量低,資源環境代價大,市民化嚴重滯后,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突出。這種傳統的粗放型城鎮化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難以為繼??傮w上看,當前中國城鎮化主要面臨著五大問題。
1.城鎮化推進的資源環境代價大
目前,中國的城鎮化是一種重外延擴張、輕內涵發展的粗放型城鎮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是建立在資源高消耗、“三廢”高排放的基礎上,耕地資源被過多侵占,水資源危機日益加重,能源礦產消耗急劇增長,主要污染物排放居高不下,城鎮化推進的資源環境代價大。2001~2008年,全國因建設占用減少耕地達2599萬畝,其中,2008年為287.4萬畝,占年內減少耕地總面積的68.9%。2010年,中國煤炭、鋼、銅、鉛、鋅、稀土消費量占全球比例均在40%以上,鐵礦石、銅、鋁、鉛、鎳、錳等礦產40%以上需要進口;中國萬元GDP能耗分別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OECD的4.0倍,美國的3.4倍,日本的5.5倍,英國的6.7倍。2001~2010年,中國城鎮人口年均增長3.78%,但煤炭、石油、天然氣消費年均增長8.17%、6.69%、16.14%,分別是前者的2.16倍、1.77倍、4.27倍。中國城鎮化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需要消耗煤炭87.58萬噸標準煤、石油21.44萬噸標準煤、天然氣8.08萬噸標準煤、城市建設用地1283km2(魏后凱主編,2014)。同時,污染物排放迅速增長,城鎮環境質量下降。2001~2010年,全國工業固體廢棄物產生量、工業廢氣排放總量、廢水排放總量每年以11.4%、14.2%、4.0%的速度在增長。未來主要污染物的排放總量仍將處于較高水平,已經接近生態環境的最大容量。
2.城鎮化建設過度依賴土地擴張
自“十五”以來,中國城鎮建成區和城市建設用地規模迅速擴張,其增速遠快于城鎮人口的增長速度。2001~2011年,全國建制市建成區面積和城市建設用地面積分別年均增長6.23%和5.96%,縣城城市建設用地面積年均增長5.69%,建制鎮建成區面積年均增長5.81%,而城鎮人口年均增長僅有3.78%。這表明,近年來中國城鎮土地擴張與人口增長嚴重不匹配,土地的城鎮化遠快于人口的城鎮化。同時,城鎮空間擴張呈現無序蔓延的態勢。就城市平均規模擴張而言,從1996年到2012年,中國平均每個城市建成區面積由30.4 km2擴大到69.4km2,平均每個城市建設用地面積由28.5 km2擴大到69.6 km2,分別增長了128.5%和144.1%(見圖2)。就城鎮建成區[1]的城鎮人口密度而言,從2000年到2011年,全國城鎮建成區人口密度由0.85萬人/km2下降到0.73萬人/km2,人均建成區面積由117.1m2/人增加到137.3m2/人[2],已遠遠超過城鄉規劃法規定的人均80~120m2的標準,也已達到甚至超過發達國家的水平(陸大道、姚士謀,2007)。從某種程度上講,近年來中國城鎮經濟的高速增長主要是依靠土地的“平面擴張”來支撐的。這種“平面式”蔓延擴張,造成了大量耕地被侵占,耕地數量與質量均趨于下降。盡管國家實行嚴格的耕地“占補平衡”政策,但各類建設項目占用的大多是優質耕地,耕地占優補劣現象較為嚴重。
[1]城鎮建成區=城市建成區+縣城建成區+建制鎮建成區,資料來源于各年城鄉建設統計年鑒。
[2]這里的人口為全國城鎮人口,建成區面積為城市、縣城和建制鎮建成區面積之和。
3.城鎮化進程中兩極化傾向嚴重
近年來,在中國城鎮化的進程中,城鎮規模結構嚴重失調,出現了明顯的兩極化傾向。一方面,大城市數量和人口比重不斷增加,一些特大城市規模急劇膨脹,逼近或超過區域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大城市膨脹病凸顯;另一方面,中小城市數量和人口比重減少,一些小城市甚至出現相對萎縮態勢,城鎮體系中缺乏中小城市的有力支撐。如果按城市非農業人口分組,從2000年到2011年,中國50萬人以上的大城市數量增加了67座,其城市數量和人口比重分別提高了10.5個和14.7個百分點。尤其是200萬人以上的特大城市,這期間增加了11座,城市人口比重增加了9.2個百分點。相反,20萬~50萬人的中等城市人口比重減少了6.0個百分點;20萬人以下的小城市數量減少了102座,城市數量和人口比重分別下降了14.8個和8.7個百分點(見表3)。在這期間,400萬人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增速高達126.6%,200萬~400萬人的特大城市增速為82.0%,而20萬~50萬人的中等城市僅增長16.8%,20萬人以下的小城市則下降了21.8%。同時,從2006年到2011年,中國城市新增城區人口的83.9%是依靠50萬人以上的大城市吸納的,其中400萬人以上的特大城市吸納了61.1%;而20萬人以下的小城市由于數量減少,城區人口趨于下降,呈不斷萎縮的態勢。這期間400萬人以上的特大城市城區人口增長了23.6%,而20萬人以下的小城市則下降了17.3%,呈現出明顯的兩極化趨勢。
4.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程滯后
中國農業轉移人口規模大、市民化程度低,這是中國城鎮化的最大特色。2013年,全國農民工總量已達2.69億,其中外出農民工1.66億。這些外出農民工雖然在城鎮就業和居住,但他們并沒有真正融入城市,仍然游離在城市體制之外,處于非城非鄉的尷尬境地,其生活和消費方式仍保留著農民的習慣和特征。2012年,中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僅有35.29%,比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低17.28個百分點。這表明,目前統計在城鎮人口中的農業轉移人口共有2.34億,約占城鎮人口的1/3。這些常住在城鎮的農業轉移人口雖然被統計為城鎮人口,但由于戶籍制度等的限制,他們在勞動就業、工資福利、子女就學、社會保障、保障性住房購買等方面仍難以享受城鎮居民同等待遇,其市民化程度很低。據估算,2011年全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程度僅有39.56%(魏后凱、蘇紅健,2013),王曉麗(2013)的估計大約為47.8%。若按城鎮中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程度平均為40%推算,2012年中國真實的完全城鎮化率只有42.2%,比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低10.4個百分點。也就是說,按照市民化的標準,目前中國城鎮化率大約高估了10個百分點。此外,近年來各城市郊區就地轉化的農轉非居民以及城鎮擴區后存在的大量農民,其市民化程度也很低。
5.各地城鎮建設缺乏特色和個性
在推進城鎮化的過程中,受財力有限、對地方特色和文化認識不足以及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等思想的影響,各地城鎮建設“千篇一律”,缺乏特色和個性,城鎮質量和品位不高。一方面,許多城市大拆大建,對當地特色文化、文物、標志性建筑和特色村鎮保護不力。在城鎮改造中,片面追求速度和新潮,忽視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拆除了不少具有文化底蘊、歷史故事的“老建筑”、老街區;在新農村規劃中,往往模仿城市的功能進行建設,造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古祠堂、古建筑、古園林、古村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甚至消失殆盡。另一方面,建筑、小區設計崇洋媚外,盲目崇拜模仿外來建筑文化,對民族文化、本土文化不自信,造成城鎮建設“千城一面”、文化缺失。
四、未來中國城鎮化趨勢展望
一般說來,城鎮化率30%~70%的區間是城鎮化的快速推進時期。其中,城鎮化率50%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以此為界,30%~50%的區間為加速時期;50%~70%的區間為減速時期(魏后凱,2011)。當前,中國城鎮化率已越過50%的拐點,今后城鎮化的速度將逐步放慢,由加速推進向減速推進轉變。然而,由于發展階段和城鎮化水平的差異,未來各地區城鎮化趨勢將呈現不同的格局??傮w上看,東部和東北地區已進入城鎮化減速時期,其城鎮化速度將逐步放慢;而中西部地區仍處于城鎮化加速時期,是未來中國加快城鎮化的主戰場。隨著中西部地區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中西部與東部地區間的城鎮化率差異將逐步縮小。
總體上看,未來20年仍將是中國城鎮化的快速推進時期。我們采用經驗曲線法、經濟模型法和聯合國城鄉人口比增長率法對中國城鎮化趨勢進行預測,綜合考慮三種方法的預測結果,到2020年,中國城鎮化率將達到60%左右,根據城市型社會的階段劃分標準(魏后凱,2013),屆時中國將進入中級型城市社會;2030年中國的城鎮化率將達到68%,預計到2033年前后達到70%,這意味著中國城鎮化快速推進的空間還有20年左右的時間,之后中國將進入城鎮化緩慢推進的后期階段;2040年中國的城鎮化率預計達到75%左右,將進入高級城市型社會;2050年中國的城鎮化率將超過80%,達到81%左右,總體完成城鎮化的任務(見表4)。相應地,到2020年,中國將新增城鎮人口1.26億,2030年新增城鎮人口2.41億,2050年新增城鎮人口3.5億左右。
當前,中國已進入城鎮化的戰略轉型期。未來推進城鎮化建設,必須堅持速度與質量并重,把著力點放在全面提高城鎮化質量上,實現更高質量的健康城鎮化目標。首先,中國城鎮化水平的“天花板”和上限值為85%左右,預計在2050年前后達到。世界城鎮化的經驗告訴我們,城鎮化水平不會無限制地提高,大部分國家和地區的城鎮化水平最終都維持在80%~90%之間,一些特殊的國家和地區(如新加坡、摩納哥)的城鎮化水平可以達到100%。中國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要達到100%的城鎮化水平是不現實的。一是中國是人口大國,考慮到糧食安全和生存需要,必須有一部分人仍然從事農業生產,這是國家安全的必然要求;二是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仍然希望居住在農村,享受農村“山、水、林、湖、田”的田園風光;三是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國土廣袤、人口眾多的國家實現完全城鎮化,這是不符合世界城鎮化規律的。顯然,城鎮化水平并非是越高越好,考慮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居民居住意愿以及合理的城鄉人口和空間比例,城鎮化水平存在一個峰值或者飽和度。對中國而言,城鎮化水平的峰值或者飽和度為85%左右(魏后凱,2013)[1]。按照我們的預測,中國將會在2050年前后接近這個“天花板”,屆時中國將基本完成城鎮化,城鄉人口結構、土地結構、空間結構將逐步穩定下來。
其次,中國未來要實現更高質量的健康城鎮化目標。具體來講,一是城鎮化速度保持適度。2013~2030年,城鎮化速度保持在0.8~1.0個百分點;2031~2050年保持在0.6~0.8個百分點。二是市民化與城鎮化同步。力爭在2025年前基本解決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實現市民化與城鎮化同步推進。三是城鎮化格局日趨合理。逐步形成分工明確、功能互補、等級有序的城鎮體系和布局合理、集約高效、適度均衡的空間格局,實現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四是城鎮可持續性全面提升。城鎮特色不斷凸顯,城鎮品質日益提高,大幅減少城鎮化的資源環境代價,實現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可承載的可持續城鎮化目標。五是新型城鄉關系逐步形成。實現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城帶鄉、城鄉一體”的新型城鄉關系。
第三,中國已經制定了到2020年的新型城鎮化指標體系。這一指標體系突出了以人為核心,強調以人為本和集約、智慧、綠色、低碳等新型城鎮化特征。按照《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到2020年,全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左右,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左右,百萬以上人口城市公共交通占機動化出行比例達到60%,城鎮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3%,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達到50%,人均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內。同時,國家還明確提出,到2020年要解決約1億進城常住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約1億人口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約1億人口在中西部地區的城鎮化。
為實現上述更高質量的健康城鎮化目標,必須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綜合考慮城鎮承載能力和人口吸納能力,合理引導農業人口有序轉移,推動形成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各地區各具特點,不同規模城鎮合理分工、協調發展、等級有序的城鎮化格局。一方面,為有效破解城鎮化進程中的“兩極化”傾向,必須充分發揮各級各類城鎮的優勢,加強資源整合和分工合作,調整優化城鎮規模結構,推動形成大中小城市與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化規模格局。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核心就是新增城鎮人口必須依靠大中小城市與小城鎮共同吸納,而不是單純依靠大城市或者中小城市和小城鎮來吸納。這樣,通過增量調整和存量優化,推動形成科學合理的城鎮化規模格局。
另一方面,應在過去的點軸開發的基礎上,實行多中心網絡開發戰略,逐步推動形成高效、均衡、和諧、安全的多中心網絡型國土開發與城鎮化空間格局(魏后凱,2009)。所謂“多中心”,就是構建三級城市群體系,使之成為支撐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吸納農業轉移人口的主要載體。第一級為世界級城市群,包括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長江中游等4個城市群;第二級為國家級城市群,包括山東半島、遼中南、海峽西岸、哈長、中原、江淮、成渝、關中-天水、蘭西、北部灣等10個城市群;第三級為區域級城市群,包括冀中南、東隴海、太原、呼包鄂、黔中、滇中、寧夏沿黃、天山北坡和藏中南等9個城市群。這些城市群地區將集聚中國城鎮人口的60%左右。所謂“網絡開發”,就是依托綜合交通運輸干線,以城市群為載體,以主要中心城市為節點,加快建設一批新的國家級重點開發軸線,推動形成“四橫四縱”的網絡型城鎮化格局?!八臋M”指沿長江、隴?!m新、滬昆、青西(青島—濟南—石家莊—太原—銀川—蘭州—西寧)等4條橫向國家級重點開發軸線;“四縱”指沿海、京廣、京深、包南(包頭—西安—重慶—貴陽—南寧)等4條縱向國家級重點開發軸線。如果這種多中心網絡型城鎮化格局能夠形成的話,今后20年內中國經濟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態勢將是完全有可能的。
參考文獻:略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經濟學人 頭條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