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作者系湖南省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本文節選自作者于2017年5月25日在四川大學商學院所作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專題講座的錄音整理文本,題目為編者所加,版權為作者和中國鄉村發現網共同所有,轉載須授權(未完待續)。
所謂現代化,就是以工業化發端的整個社會變革與發展,并走向富裕和強大。中國近代到現代,富民和強國是的一條歷史發展主線。從康有為上書改革,到孫中山辛亥革命,從毛澤東超英趕美,到鄧小平三步走,無論是向蘇聯學習,還是向西方學習,無論是馬列主義、自由主義,還是實業救國、教育救國,都是為了實現富民和強國,都是一個追趕現代化的百年訴求。
從洋務運動到民主共和的兩次中國現代化進程,被日本發動的甲午戰爭和全面侵華先后打斷。第三次現代化運動是新中國成立后的社會主義三大改造,使中國的現代化進入了全面推進的歷史階段,盡管由于“大躍進”和“文革”等諸多因素,導致現代化建設嚴重受挫,但為后來改革開放積累了豐厚經驗,奠定了堅實的工業基礎。
歷史的時空坐標轉換,從改革開放到今天,實現了13億多人由貧窮到溫飽、再由溫飽到基本達到小康水平的歷史跨越,可以說是創造了人類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奇跡,誰也沒辦法否認。英國用250年的時間完成了的現代化,啟動了工業革命。美國是用150年的時間完成了的現代化,啟動了工業革命。中國是一個十多億人口的大國,人口規模英國沒辦法比,美國也沒辦法比,將使多么大的人口規模享受到現代化的成果!作為占世界22%的人口,中國用30多年的時間走完了別人用兩百多年走完的道路,從一個三十多年前人均GDP全球倒數第2位(僅是印度人均GDP的2/3)、人均收入只有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國家人均收入三分之一的國家,成為制造業是美國8倍的全球最大世界工廠、全球最大的工業生產國和農產品生產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類史上還沒有發生這樣壯觀的歷史事件,是中國歷史上的千年大變局。
這樣一個人類史上經濟發展奇跡之謎是什么?成為了全世界矚目的焦點,成為了人類史上現有理論都無法解釋的發展奇跡。如果能夠解讀出來,無疑可以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于是,很多經濟學家、甚至政治學家都來從各個角度來研究。
有人認為,主要是因為市場經濟引爆了中國的工業革命。這個說法比較普遍,而中國大清王朝和民國政府都是市場經濟,菲律賓、印度、俄羅斯、東歐和拉美國家,都是市場經濟,有些國家經歷了一百多年甚至兩百多年的市場經濟,為什么都沒有引爆工業革命?
有人認為是保護私有財產的產權制度。中國在改革后確實在不斷強化對個人財產的法律保護,但在清代就對產權實行嚴格的保護,對產權的界定是非常清晰的,為什么沒有引爆中國的工業革命?在民國政府的時候,財產保護與私有化也是很地道的,沒有引爆工業革命。還有菲律賓、印度,拉美國家都是私有化徹底的,為什么沒有引爆工業革命?
有人認為是人口紅利。中國具有人口大國的優勢,但印度有人口規模、孟加拉有人口規模、巴西有人口規模、非洲有人口規模為什么沒有崛起?
有人認為民主之路。中國基層的民主和社會言論自由這些東西看來也是民主制度的一個體現,就可以從新制度經濟學框架下來探討了。但很多實現民主的國家,如俄羅斯、烏克蘭、菲律賓,特別是中東國家,為什么沒有能夠實現工業革命?
有人認為,主要是得益于建國后實行了計劃經濟和公有制發展模式。這一時期確實取得了不少成就,最突出的是建立了一個初具規模工業體系,但效益低下,最終沒有引爆工業革命。特別是像實行這種發展模式的蘇聯和東歐那些社會主義國家都已經全部崩潰了,蘇聯的工業發展水平要遠高于中國,是唯一能夠與美國和西方抗衡的強國,最后都解體了。中國也不得不進行全方位的改革,才有了今天的發展奇跡。說明這一條路也是走不通的歧路,沒辦法解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之路。
西方曾經有不少人斷言中國會崩潰,而且這些中國崩潰論一直長盛不衰。因為只有那么少不到世界7%的耕地卻要養活那么多占世界22%的人口,還要實現工業化、城鎮化,實現現代化,這是一個兩難選擇。為什么要實行計劃生育,也可能是基于這樣一個理論前提。如果所有的國力、資源都要集中在農業發展上,就不可能實現工業化、城鎮化,就不可能實現現代化,就是貧窮的、落后的。如果犧牲農業成就工業和城市,就會陷入拉美化的陷阱,步蘇聯的后塵,社會矛盾的最終爆發無疑就會給政權帶來了滅頂之災。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國家都被他們預言對了,可為什么中國出乎于他們的意料之外?原外交部長李肇星曾經在飛機上當面請教前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為什么那么大的蘇聯,那么強的社會主義大國,在短短的幾年內就解體了?主要原因是什么?戈爾巴喬夫回答說:我們那里沒有鄧小平。
難道只有合作化的集體勞動才能體現社會主義的優點?而個體生產就是自私自利?體現社會主義的優點,是發展模式還是人民的生活改善、國家的富裕強大?鄧小平推進的改革之所以從農村開始,我覺得并非是基于什么理論前提,因為無論任何主義,都要解決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就是全中國人需要吃飽肚子,需要免于饑餓,這無疑是一個歷史的必然選擇,也是一個常識性的問題。也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所以,推進農村改革不僅僅只是為了追趕現代化、實現現代化,而是為了首先解決溫飽問題、解決貧窮問題。所以,鄧小平提出了貧窮不是社會主義這個常識性判斷。1978年有2億多農民沒有解決溫飽問題,人均糧食產量從1958年為303公斤到1978年為316.6公斤,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不斷下降。在中國的一個很長時期內,農民是人口的主體,農業是整個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農村和農民的狀況如何,決定著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狀況。“農民沒有擺脫貧困,就是我國沒有擺脫貧困”(《鄧小平文選》第3卷)。“中國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在農村,如果不解決這百分之八十人口的生活問題,社會就不會安定的”(《鄧小平文選》第3卷)。可以說,鄧小平這些判斷都是常識性判斷,但在教條主義、本本主義盛行的年代,需要有極大的決心和勇氣。
在上個世紀70年代前,“告別饑餓”、“告別短缺”成為這一時期最主要的奮斗目標,對饑餓的恐懼是這一代人最難以忘記的集體記憶。根據歷史資料,時任“乞丐大省”的安徽省委書記萬里調查中發現:“一些農民過年連一頓餃子都吃不上”,“農民碗里盛的是地瓜面和紅蘿卜櫻子混煮面成的黑糊糊的,霉爛的地瓜面散發著刺鼻的氣味”,“全家幾口人只有一條褲子”。民以食為天,一些農村基層干部開始懷疑“集體化”的合理性。在這里,不能不提到分田到戶、自負盈虧的第一個吃螃蟹者安徽鳳陽縣小崗村,現在有些人質問被譽為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為什么沒有富起來,但誰能否認,就是小崗村的農民為生存而在“大包干”字據上按下的紅手印,拉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成為中國農民從此告別饑餓歷史的宣言書。全球人口大國如果不解決吃飯的問題,所有的改革、所有的主義都無從談起。
改革讓中國最貧窮的農民、最落后的農村最先發展起來。首先富起來群體的萬元戶,作為那個時代的風云人物都是來自農村的農民。前不久有媒體報道,一萬元相當于現在的225萬元。能夠讓農民獲得如此大的改革紅利,在中國歷史上是不是前所未有?在世界歷史上也是前所未有。我1992年參加工作就在鄉政府,當時農民稻谷賣到83塊錢一百斤。那時的物價水平83塊錢一百斤是一個什么樣的價格?還有什么比市場價格更能夠增加農民收入?更能夠提高農業效益?
由于在食品短缺時代推進改革,那時候農民種什么都能夠在市場上賣出,農村經濟極度繁榮,所以農民最懷念剛剛改革開放的時期,彭麗媛的《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流行曲歌唱著激情澎湃、昂揚向上的時代旋律。只要有勞動能力和只要愿意付出勞動的農民,就可以衣食無憂地生活。那個時候的農村改革,激發了農村前所未有的活力。不僅使中國以7%的土地養活了約占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成功地解決了全中國人的溫飽問題,而且使5億多人擺脫了貧困,提前達到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創造了世界減貧史上的歷史奇跡。
從世界工業革命的歷史來看,實現現代化國家的第一次工業革命都是基于鄉村商品經濟發展和農產品市場化開始的。英國的工業革命前,是用國家力量推進鄉村經濟繁榮,用軍隊拓展海外市場,建立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紡織品產業和遍布全球的紡織品市場,從而引爆了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開辟和創造了國內外統一大市場。在政府財政主導下的煤炭、蒸汽機、鐵路技術變革,在1900年左右完成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在1928年實現普選。
美國也同樣是從推進鄉村商品經濟發展和農產品市場化開始的,以英國為主的歐洲移民,把英國的農村商品化生產、手工業技術帶到了美國,首先是紡織業實現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從1820年左右到第二次工業革命高潮之后的1920年,美國農村人口仍然有50%的比例,才開始具備經濟與技術的條件推進農業機械化,到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幾十年之后的1965年實現了普選。
這說明了什么?無論是英國、美國還是中國,都是繁榮鄉村經濟啟動工業化和城鎮化,才具備了民主的條件和資格,才具備了農業現代化的條件和資格,也就是具備了對傳統農業進行了歷史性變革的條件和資格。而且“四化”都不是同步發展的,尤其是傳統農業的革命性變革都是在工業革命之后實現的,因為沒有工業革命的物質條件就不可能有現代化的裝備來武裝農業。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