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今日頭條

王文強:湖南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突破口

[ 作者:王文強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11-17 錄入:王惠敏 ]

王文強:湖南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突破口(圖1)

習近平總書記去年兩會的時候在參加湖南代表團審議的時候提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農業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更是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題。那么鄉村振興戰略與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到底是什么關系呢?我理解,鄉村振興戰略是一個長期的戰略,即要達到城鄉同步繁榮興旺,實現融合發展,必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實現全面現代化過程都需要貫徹的戰略。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重要途徑,也是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實現鄉村振興的一個重要突破口。

湖南怎么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從城鄉關系的角度來看,湖南的城鄉一體化進程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如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湖南是多年來一直在縮小,2016年是2.62:1,而全國是2.72:1。而且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大,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改變很快,城市基礎設施不斷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加快向農村覆蓋,這是實實在在地在推進。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的根本原因在于農民工資性收入的快速增長,而經營性收入卻增長緩慢,2016年這一增速是5.8%,低于工資性收入增長幅度3.7個百分點。所以,湖南要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最核心還是產業的問題,也就是說,工農業的差距是城鄉差距中的最關鍵因素。從這一角度來看,農業現代化應該是湖南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則是當前的突破口。

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了全面部署,其中明確要求“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這一部署的落腳點是“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這有深刻的含義。中國人多地少,小農戶在較長的時期內仍然將是中國農業生產經營的主體。也就是說,小農戶可能是中國農業現代化的主體力量。只有小農戶走向現代農業生產經營的道路,才有可能實現農業現代化。所以這是基于中國國情提出的十分務實的要求。湖南的人均耕地面積不到全國的60%,大部分土地屬于丘陵地區,土地分散經營甚至零碎化的特征尤為鮮明,雖然去年耕地流轉率達到41%,但這大部分仍然是小農戶之間的流轉,所以小農戶為主體的經營也仍然是湖南較長時期內的重要特征。因此,湖南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尤為重要的是“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湖南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了打造以精細農業為特色的農副產品供應基地的戰略舉措,這為落實鄉村振興戰略中關于農業現代化的要求,尤其是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這一要求,提供了湖南路徑,為湖南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找到了重要抓手。我認為湖南今后一段時期在落實中央的戰略部署上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突破。

1.建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從某種程度上講就是結構問題。湖南農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結構問題,區域結構趨同,農產品無序競爭、供求失衡較嚴重。所以湖南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首要任務是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核心是以本地的優質特色資源為依托、以品牌經營為紐帶優化區域布局、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

要建立地方特色產品的資源庫,尤其應該制定本地區特色農產品的開發與保護規劃及推進措施,大力開發地標性農產品資源,注重把品種做精、做優,及時制定農產品標準和生產規程,推進標準化生產經營,對于可以規模化生產的特色農產品,建立標準化生產基地,引導農業經營主體在保持產地特性、技術傳承、質量品質的基礎上,積極擴大生產經營規模,維護市場秩序,把地方土特產和小品種做成帶動農民增收的大產業。

要深度挖掘地方特色農產品資源潛力,積極培育品牌。現在的關鍵是如何解決好“有品無牌”和“有牌無影響”并存的問題。因為太散亂,規模太小。一個地方的特色品種,你也搞,我也爭,企業在搞、家家戶戶也在搞。所以要注重對地方特色品牌的培育和保護,推進自然地理條件相似地區的同類農產品品牌整合,避免同類型產品品牌之間惡性競爭;鼓勵已經形成行業優勢的品牌企業利用資金、技術、設備和市場營銷等優勢,采取參股、控股、兼并、收購等方式,開展跨區域行業整合,提升品牌影響力。

要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對于湖南來說,一個重點是扶持精深加工項目,不能再小打小鬧,形成標志性的龍頭企業,通過產業鏈接形成產業集群,打造品牌。第二個重點是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第三個重點是加強對休閑農業的規劃引導。創新產業融合模式與經營方式,支持整合區域資源,統一品牌、規劃線路、產品開發、營銷與監管服務,著力培育知名品牌。

總體來講,都是一個統籌引導、資源整合的過程,就是把零散的、各自為陣的小經營主體通過產業鏈、利益鏈、信息鏈整合起來,實現品牌化、集群化、創新化發展。

2.提升以科技創新為支撐的現代農業生產體系。特色產業的發展,第一動力在于科技。著發展精細農業,推進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轉變,農業科技創新承載重任。重點在于,一方面科技創新也要以產品的市場需求為導向,不再以數量規模為導向,而是注重特色、優質、生態;另一方面要在農業綠色發展、環境治理上下功夫。因此,應該選育推廣滿足市場多樣化需求的特色品種,提升良種生產能力和精準供應水平;加快農田水利設施技術改造,推廣高效節水、節地農業技術模式;大力開發應用高效、綠色、環保型農藥、化肥新品種,全面推廣生態循環種養技術;建立農產品產地土壤環境質量檔案,加大土壤重金屬修復治理關鍵技術的科技攻關與應用;推進農業標準化技術規程的普及與應用,建立健全省、市、縣三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檢測網絡;開展全省涉農大數據中心建設,加強大數據技術在農業各環節的應用。

3.完善以提高農民合作能力為關鍵的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應該注重三個方面的問題。

要建立健全小農戶與新型經營主體的利益聯結機制。湖南農業轉移人口多,務農的群體逐步以老年人與婦女為主,這種小農戶經營更加需要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來提高經營水平。因此,對新型經營主體的培育顯得尤為重要。各級政府在重視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的同時,更加注重新型經營主體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把新型經營主體對小農戶的帶動作為政府引導與扶持政策的重要衡量標準。這不應該是簡單的促進土地經營權向新型經營主體集中、股份分紅之類的利益聯結,而是讓小農戶真正參與到現代農業經營中去,形成合作互動、共建共享的現代農業經營機制。

要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規模化。這是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緊密對接的關鍵舉措。湖南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尚比較滯后,未來應該堅持政府與市場雙重推動,不斷加強公益性服務體系建設,并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導各類社會組織參與服務。引導分散的農業服務主體通過各種聯合擴大服務的區域范圍,組織引導農機專業合作社等開展跨縣域、市域甚至省域的農機作業;引導農業服務主體組建跨區域的農事服務超市;探索組建“為農服務中心”網絡。引導農業經營主體與服務主體突破行政區域的界限,建立跨區域聯合體,借鑒外省經驗支持發展“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實現各類主體的效益最大化。

4.推進以促進資源要素雙向流動為取向的農村改革。一是完善農業的支持保護制度。降低經營者的經營風險,提高農業效益。二是破除城鄉產業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完善農村創新創業的體制機制。所有要素中,最關鍵的是人,技術與資金都是隨人流動的。因此,要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引導農村創新創業。怎么培養?一是發揮農村精英的作用,二是發揮鄉賢的作用,三是引導有意向從事農業的城市人力資源向農村流動。這就需要進一步推進改革,比如戶籍改革、公共服務的改革、土地制度的改革等。

作者系湖南省社科院人力資源與改革發展研究所所長,本文系作者在湖南省社科院舉辦的“貫徹發展新理念  轉型升級補短板——鄉村振興戰略與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題研討會”上的發言,中國鄉村發現網根據錄音整理


相關鏈接

補齊鄉村短板 助推轉型升級

羅云壽:鄉村振興戰略的五大抓手

陳文勝:美好社會建設從鄉村出發

湯建軍:鄉村振興戰略的新亮點與新要求

謝瑾嵐:以“互聯網+”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劉茂松:科學實施我國鄉村振興戰略

王文強:湖南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突破口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中文字字幕国产精品 | 亚洲AV日韩AV不卡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视频国产 | 亚洲Aⅴ免费午夜视频 | 亚洲中心精品国产一区 | 亚洲一级中文字幕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