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今日頭條

朱啟臻:振興鄉村要明確兩個問題

[ 作者:朱啟臻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1-04 錄入:王惠敏 ]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讓“三農”工作隊伍和廣大村民深受鼓舞,各地也把振興鄉村作為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日前,國內“三農”問題專家、中國農業大學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朱啟臻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振興鄉村熱情的背后,必須看到人們對農業和鄉村的理解還存在諸多誤區,有必要對農業和鄉村特點進行探討,幫助人們正確理解在振興鄉村中要發展什么樣的農業和建設什么樣的鄉村這兩個重要問題。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要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同時還提出要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對此,朱啟臻表示,這一論述明確指出家庭經營依然是中國現代農業經營的基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只有在堅持農戶家庭經營的基礎上才能實現。
  在朱啟臻看來,這是由農業特點和家庭特點所共同決定的。“農業勞動不僅需要豐富的經驗和技術,更需要高度的責任感、自覺性、主動性和靈活性。而家庭特點與農業生產特點相吻合,決定了家庭是經營效率最高、風險最小、成本最低的農業經營方式。”他強調,只要農業生產特點不變,農業經營的家庭方式就不會發生變化,否定家庭經營的任何所謂“創新”都是對農業基本特點和規律的否定,都不可避免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針對目前鄉村老齡化、農業兼業化、技術推廣應用困難等問題,朱啟臻認為,必須通過體制機制創新解決這些問題,以夯實現代農業基礎。在他看來,鄉村人口城鎮化為鄉村規模農業提供了條件,通過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把放棄農業的農戶承包地流轉給種地的農民,讓他們種更多的地,培育出適度規模經營的家庭農場來作為現代農業的基本經營單位。
  “家庭農場本質上是擴大了的農戶,其特點在于保留了農戶經營的全部優勢,還可以克服小農戶的某些劣勢。家庭農場和農戶再通過合作社實現更大范圍的聯合,與健全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一起,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朱啟臻表示,這樣才能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談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鄉村建設問題時,朱啟臻呼吁人們要尊重鄉村的特點。“鄉村是在長期適應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的過程中形成的,鄉村不僅具有特殊的村落形態、空間結構,也發展出來一系列的社會文化功能,維系了鄉村社會的和諧與穩定。”他認為,只有了解鄉村的特點,遵守鄉村建設規律,鄉村振興才是有效的。
  為此,他提出三點建議。
  要建設適合鄉村生產的鄉村。朱啟臻認為,鄉村要有利于多業并舉,不僅要發展種植業、養殖業,還要為發展鄉村手工業以及鄉村休閑、度假等鄉村服務業創造空間,使農民獲得多元收入。“有些鄉村建設之所以失敗,原因在于建設者忽視了鄉村的生產價值,蓋起新房子的同時,讓農民遠離了耕地,消滅或削弱了鄉村生產。”他分析說。
  要建設適合農民生活的鄉村,既生態宜居的鄉村。朱啟臻解釋說,要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態,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營造舒適的居住環境。要具有良好的社會生態,農民在適應生產和生活過程中體現著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智慧,需要在鄉村建設中保存和發揚這些生態價值。
  要建設有文化的鄉村。人們常說鄉村是傳統文化的根,朱啟臻認為,傳統文化就存在于鄉村的形態、建筑、生產與生活方式之中。他說,一方面,鄉村有著悠久的自治文化,在共同資源利用基礎上發育出來村落共同體,協調人們的資源利用,保持著互助傳統,維系村落公共事務。另一方面,鄉村具有深厚的“德治”文化傳統,鄉村更像一個天然的教化機構,對人的行為和品格實施著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的教化功能。因此,他提出,鄉村文化建設有助于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
  “有效的鄉村治理,特別要注意利用傳統文化的作用。”朱啟臻提醒說,在這方面很多地方創造出了不少典型經驗。諸如評比好媳婦、好婆婆、星級文明戶、星級信用戶,樹立道德模范和道德標兵等,還有一些地區恢復“熟人”文化的優勢,使治理單位下沉,很好地解決了鄰里沖突和干群矛盾,把鄉村建成了鄰里和睦、干群融洽、村風文明的和諧鄉村社會。(記者  李慶國 蘆曉春)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本中文一二区精品在线 |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一区二区视频 | 久久久特色aⅴ片免费观看 午夜在线亚洲免费 | 日本日本欧美另类视频在线 | 在线精品自拍亚洲第一区 | 亚洲自拍偷拍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