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重在三轉,即觀念轉軌、動能轉換和治理轉型。在鄉村振興問題上首先要明確三個判斷:第一個判斷就是鄉村振興是黨中央的第二大戰略部署,第一大戰略部署是脫貧攻堅,為了消除貧困,第二大戰略部署就是鄉村振興,為了消除城鄉差距,只有解決這兩個問題,現代化強國才能夠建立起來;第二個判斷就是我國的鄉村振興和非洲國家的鄉村振興不同。我國是文明型落后,而非洲是原始型落后。所以現在提鄉村振興實際上是鄉村復興;第三個判斷就是鄉村振興的主動權掌握在哪里,一個是國家的愿景,第二個就是基層的沖動。
一、觀念轉軌
觀念轉軌要做好三個方面的調整:
第一是要調整思維方式。戰爭年代農村包圍城市,建設年代農業支援工業,改革年代農民服務市民,這就是“三農”的歷史大背景,已經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式。如果不打破這種思維定式,重城輕鄉或者是有城無鄉,鄉村振興將是一句空話;只有打破思維定式,城鄉才能夠統籌發展、協調發展、一體化發展、融合發展。
第二是要調整價值認知。首先要調整對鄉村價值的認知,鄉村過去是“談農色變”之處,如今鄉村已經成為旅游觀光、養生養老、投資興業的理想地。其次是調整對農業現代化的價值認知,不要只考慮農業現代化,農業是本體,農民是主體,農村是載體,三體必須共化,農業現代化才能實現。第三是要重新審視農業生產,過去衡量農業生產的一個標桿就是產量和質量,而今天農業的生產過程已經成為價格提升的重要方面,生產過程是旅游觀光的理想去處,生產方式是科普體驗的理想去處,生產的環境是養生養老旅游休閑的理想去處。
第三是要調整農業的發展順序。十九大明確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要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大戰略中、放在城市農村這個大背景下、放在農民市民這個格局中、放在產業發展大結構中看是否優先,只有這樣在省市縣列入指標政績考核才能夠使鄉村振興起來。
二、動能轉換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村已經歷了兩次動能轉換,第一次“分”帶來的是“裂變”效應,第二次“流”帶來的是“流變”效應,生產要素的流動帶來的是流變效應,放活金融、放活組織,最大的效應就是放活空間,讓農民自由流動。2008年之后世界經濟一路下滑只有我國一路上揚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當然是方方面面的因素,最重大的就是農民工起了重大的作用。
現在要進入第三次動能轉換,一個字概括就是“合”,總書記提出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所謂命運共同體就是風雨同舟、合作共贏。這個“合”將產生“聚變”效應,具體而言,有六大合力:即三“物”組合、三“產”融合、四“生”契合、城鄉統合、要素集合、功能整合。
三物組合,即植物、動物、微生物,如果不恢復微生物的分解還原在整個農業中的作用,生態農業有機農業循環農業都無法實現;三產融合,即農村中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融合發展,關鍵是為農民開辟出第三就業空間,第一是土地,第二是到城里打工,第三是離開土地在本鄉本土創業;四生契合,即生產、生活、生態、生意四者要契合;城鄉統合,重點在于城鄉公共設施和公共服務的均等化;要素集合,即把現代元素集束向農村投放,包括現代理念、現代技術、現代管理、現代金融、現代設施、現代人才等;功能整合,即要把現代農業的六大功能——食物保障功能、原料供給功能、就業收入功能、生態保育功能、旅游休閑功能、文化傳承功能整合發揮,不能只考慮一種功能。只有這樣才能延長產業鏈,拓展功能鏈,提升價值鏈。
三、治理轉型
所謂治理轉型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構建一個政府、市場、社會三位一體的治理體系,該政府管的就政府管,市場失靈的時候該政府伸手再伸手,不該伸手的時候不要亂伸手;其次,要構建一個公平的制度環境,包括規則公平、權利公平、機會公平、結果公平;第三,要構建一個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體系,我國傳統社會就是自治和德治,現在要加強法治;第四,要深入推進產權制度、經營制度、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城鄉融合制度等各項制度改革;第五,要分類施策,因地制宜,所謂分類施策分四個類型,即農莊、社區、文旅型和衰落型,根據不同村莊的現狀制定不同的辦法,不能搞一刀切;最后是要培育一支“一懂兩愛”的三農干部隊伍。
(本文根據作者在“清華三農論壇2018”分論壇一“農業現代化和糧食安全、基本制度建設”上的發言整理,經本人確認并授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 微信公眾號(原創)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