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強化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管理體制,強化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領導責任制,明確責任、盡銳出戰、狠抓實效”。按照這一要求,“市縣抓落實”至關重要,直接決定著脫貧攻堅的成效。筆者認為,當前脫貧攻堅“抓落實”中需要特別重視和解決好以下五個問題。
一、準確把握當前特殊貧困群體的貧困特征,在做透做實“精準”二字上狠下功夫。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根據河北省的調查,深度貧困的特征可以概括為“兩高、一低、一差、三重”。“兩高”即貧困人口占比高、貧困發生率高。 “一低”即人均可支配收入低。 “一差”即基礎設施和住房差。 “三重”即低保五保貧困人口脫貧任務重、因病致貧返貧人口脫貧任務重、貧困老人脫貧任務重。就當前我省尚未脫貧的特殊貧困群體而言,既具備上述總體特征,又呈現出非常突出的個性特征。一是年老、疾病、殘疾等多重因素疊加的現象非常明顯。二是受教育程度低,既缺乏致富技能,又缺乏使用資金的能力。三是思想觀念落后,等、靠、要思想嚴重,發展信心和動力不足。四是貧困代際傳遞的可能性大,真正屬于“難中之難”和“堅中之堅”,是脫貧攻堅中最難啃的啃骨頭。據調查了解的情況看,有些情況相對好的村,貧困發生率不足3%,只有5—6戶貧困戶,但情況非常特殊,脫貧難度很大;有些情況比較差的村,有20-30戶不等的貧困戶,其中大部分通過努力能夠脫貧,但剩余的貧困戶家庭情況也非常特殊。就目前情況看,對這些戶的識別是清楚的,對存在的主要問題也是清楚的,但對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還存在沒有找到很好的辦法,或者辦法還不夠有力有效,或者解決還不夠到位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最根本的還是要在“精準”二字上做足文章,真正做到因戶因人施策。比如,因病致貧的,圍繞是什么病、到哪個醫院治、能治到什么程度、后續還要做什么等開展全鏈條式的幫扶服務,真正使問題得到很好的解決。下一步需對這些家庭逐一分類統計,逐戶研究制定對策,以戶為單元,按需整合縣鄉產業、教育、醫療等資源,到戶開展工作,切實做到瞄準靶心,精準發力,共同推動幫扶舉措落實見效。
二、整合縣鄉行政、技術、服務資源,下沉到村到戶開展工作。近幾年,中央、省上陸續出臺了一系列脫貧攻堅的政策措施,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成效。但在具體到村到戶到人上還有一定的差距,突出表現在基礎建設等“硬”條件的改善上落的比較好,但在涉及到戶到人的“軟”條件的改善上還有不小的差距。比如有不少貧困家庭的初中畢業生沒有考上高中繼續就學,也沒有接受中等職業學校教育,而是直接選擇務工;有的貧困家庭孩子患病,沒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時進行診治,留有很大后患;有的貧困家庭有勞動能力但因沒有成婚成家缺乏生產動力,顯得束手無策;有的貧困家庭因為配偶病故、離異等影響,受到打擊,缺乏生活信心等等。解決這些問題,僅僅依靠鄉鎮或者幫扶干部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需要至少在縣域范圍內整合資源,充分發揮行業和部門的優勢。比如,為了更好落實健康扶貧政策,可以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由縣級統籌協調,鄉鎮建立健康檔案,形成從疾病預防、發現、聯系診療、醫藥費報銷、回訪全過程的服務鏈條,建立鄉、縣、市、省四級醫療機構各負其責、協同聯動的工作機制,真正解決“看病難”“難看病”和“病難看”的問題。再如,就目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而言,最為缺乏的是勞動技能,因而導致出現了貧困戶有幫扶資金而不會使用、不敢使用,難以發揮作用的現象。因此如何發揮好縣鄉農技機構和農技人員作用,是一個非常重要而緊迫的問題。要建立切實可行的措施辦法,形成長效機制,使這支隊伍真正能夠下沉到村到戶開展工作,定期不定期開展形式多樣、靈活有效的農技培訓,指導農戶掌握種植、養殖技能,發揮農業科技推廣應用在脫貧攻堅的獨特作用。
三、積極探索,在提高勞務培訓質量和效果上走出新路子。目前,在“抓落實”中各級對勞務培訓都非常重視,但培訓方式有待于進一步優化。比如,在平時進村開展瓦工、電焊、鋼筋工、廚師等實用技能培訓時,大多數培訓對象已經外出務工,存在受訓對象與培訓對象不一致的問題。培訓之后雖然為貧困戶頒發了培訓證書,但培訓時間短,不能真正掌握務工技能,與務工需求、用工需求脫節的矛盾比較突出,培訓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下一步要將勞務市場需求與農民務工需要緊密結合起來,貧困戶中外出務工的情況逐戶逐人摸底,分類登記造冊,與用工企業協商洽談,與用工企業簽訂培訓合同,委托用工企業開展“訂單”式培訓,把務工者培養成技工,把分散在多部門的培訓資金整合起來,培訓費用由縣上有關部門直接支付給用工企業,為企業培養有技能的勞動者。同時,重視對貧困家庭初中畢業沒有進入職業中學學習而直接外出務工子女的培訓,可以由教育部門負責,職業中學具體承擔,與用工企業提前聯系確定開設相關專業,進行至少為期半年的定向技能培訓,培訓合格后輸送到用工企業就業,實現滿足企業用工需求和貧困戶脫貧的雙贏。
四、創新思路,在培育農村新型經營主體上出大招、出實招,帶動貧困戶脫貧。根據產業發展情況培育產業化龍頭企業,解決在優良品種繁育、生產、疫病和災害防控、加工、銷售、品牌打造各環節存在的問題,真正形成創新鏈、價值鏈和利益鏈一體化的產業鏈條。要下功夫解決現有農民合作社發揮作用不足的問題,在廣泛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把各村現有的種植養殖能手、專業大戶通過利益鏈接引入專業合作社,成為合作社的帶頭人,真正發揮他們的智力能力和組織帶動作用,讓貧困戶以現金入股、實物入股、托管等多種方式進入合作社,也可以以現有比較規范、有實力的合作社為基礎,建立跨鄉鎮、跨村的合作社聯合社,真正把貧困戶組織起來、帶動起來,做大做強增收產業,共同走上脫貧致富之路。尤其要深入研究,制定整體規劃和實施意見,拿出具體、系列化的操作辦法,同時要對養殖能手、專業大戶出臺相應激勵措施,真正發揮他們的作用,帶動更多貧困戶發展增收。
五、加大幫扶干部培訓,真正使之成為懂扶貧、會幫扶、作風硬的幫扶工作隊伍。就目前而言,應重點在以下兩個方面進一步加大力度。首先要學習農業農村知識,熟悉脫貧攻堅政策,尤其要精研細讀鄉村振興戰略和打好脫貧攻堅戰的重大決策部署。這方面的內容多、涉及面廣、政策性強,要通過培訓使他們盡快熟悉和運用好這些政策,能夠更好的為貧困戶服務。其次要針對當地的產業發展情況,邀請有關專家進行專業知識和產業組織方法的培訓,熟悉掌握相關產業知識,清楚產業發展中遇到問題應當沿著什么樣的路徑來尋求解決之策,從而真正解決好懂扶貧和會幫扶的問題。
(作者系甘肅省糧食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