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明確提出了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不斷把新時代改革開放繼續推向前進的目標要求,也給廣大農民和“三農”工作者提出了明確的目標,為我國“三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點明了方向。
講話中總書記提到,從實行家庭聯產承包、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取消農業稅牧業稅和特產稅,到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40年來,我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大膽地試、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朱啟臻認為,中國的改革從農村開始,也必須從農村開始。農村的改革是40年來中國改革、中國高速發展的基礎和動力。
今年是中國改革的40周年,也是農村改革的40年。農村的改革起源于1978年,小崗村18個農民按下了鮮紅的手印,把土地分到了老百姓手中,開啟了我們包產到戶、雙層經營體制的一個新階段。由此開始,我們的鄉村就活起來了。由于包產到戶解決了溫飽問題,我們才有可能、有精力、有能力從事其他的事情。所以農村的改革可以說是我們40年改革的原始動力,和40年改革不斷取得進步的原動力。
在我們整個國家的改革里面,它始終處在基礎的地位,比如說,第一我們糧食的保障:我們過去從缺吃少穿,到豐年有余,到今天農產品的極大豐富,這是一個保障;另外一個保障是勞動力的保障。我們無論是工業化還是城鎮化,都需要大批的勞動力,像我們推動中國制造的這樣巨大的成就,沒有大量的勞動力是不可能的。那么勞動力從哪來?就是農民通過鄉村的改革獲得了解放,釋放出了大量的富余勞動力,他們就進城打工,從農業部門轉到了非農業部門,從鄉村轉到了城市。
沒有農村的成功的改革,也就沒有工業化和城鎮化,甚至沒有市場經濟。是誰開啟了市場經濟的先河?也是農民。當農民有了剩余的時候,他們就挑著擔子,挎著籃子,把剩余的農副產品賣到了城市。所以我們后來把它作為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必要補充。鄉村的這種改革,我們無論怎么去評價它都不為過,因為它是中國40年高速發展的重要的基礎。
改革從農村開始,也只能從農村開始。
朱啟臻認為,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到的“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可謂重中之重。未來,中國的改革依然需要走“農村路線”,需要激發農村的動力與活力。
進入新時代以后,我們的基本矛盾發生了變化,我們面臨的各種各樣的新的挑戰也與過去不同了。但是有一點不會改變的,就是我們的改革,我們的發展依然要走農村優先的這種道路。
我們只有激發、激活我們廣大農村的活力和創造力,才能為中國的進一步的振興,進一步的發展來提供動力。那么在鄉村振興的過程當中,我們要以激發農民的自身動力,內升活力為重點。其中,在一號文件里面專門提到,要破除一切束縛農民手腳的不合理的限制和阻礙。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們鄉村的活力在下降,而這種下降并不是由于農民自身的原因,是我們的體制機制需要進一步的改革。比如說土地問題,很多農民的主體地位被排斥了,他不再以為土地是他的,也不把土地的保護作為自己神圣的責任,所以現在中央提出來的按照三權分置,實際上很重要的一個目的,應該是給土地重新確立新的主體。
另外,鄉村振興是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里面提出來的一個重要戰略,它蘊含了很多方面,只有通過實現一系列的振興,才能夠把鄉村建成對年輕人有吸引力的鄉村,把農業變成有吸引力的產業,讓農民變成受羨慕的職業,把鄉村變成美麗幸福的家園。這樣的話我們鄉村才能由衰敗變成興旺,而只有鄉村興旺了,我們的國家才能興旺。這個不是一個口號,因為鄉村的這種希望,他可以繼續為我們國家的城鎮化、工業化,為我們國家的繁榮繼續提供動力。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三農中國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