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政策與改革司司長、農村改革試驗區辦公室主任趙陽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是新時代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綱領性文件和基本遵循。聚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瞄準束縛農業農村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著力增強農村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調性,充分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
趙陽說,從實行家庭聯產承包經營到鞏固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從改革農產品流通體制到建立健全農村市場體系,從調整農業農村經濟結構到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從放寬農村勞動力就業限制到逐步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從改革農村稅費制度到建立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從統籌城鄉發展到構建城鄉融合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從探索開展村民自治到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40年農村改革波瀾壯闊,推動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
40年農村改革經驗有哪些?趙陽認為有六個堅持:
——堅持黨對農村改革工作的領導,堅決維護黨在農村改革中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中的領導地位,凝聚推進農村改革的強大合力。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和首創精神,把增強廣大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堅持走中國特色農業農村現代化道路,不斷解放和發展農村社會生產力,讓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
——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完善農村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配置,激活主體、激活要素、激活市場,充分發揮市場在農村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堅持城鄉融合發展,著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系,促進資源要素在城鄉雙向流動。
——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以及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重點突破和全面推進相銜接的工作方法。
下一步,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的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在哪里?趙陽介紹了六個方面:
一是進一步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研究提出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延包的具體辦法,完善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突出抓好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兩類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積極探索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路徑和辦法。
二是加快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推進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探索建立公平合理的入市增值收益分配機制,推動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完善農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政策,深入探索宅基地 “三權”分置改革。
三是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全面開展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加快推進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研究制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探索農村集體經濟新的實現形式和運行機制,多途徑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四是健全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按照適應世貿組織規則,推動補貼政策由“黃”轉“綠”,加快研究構建新型農業補貼政策體系。要深化糧食收儲制度改革,落實和完善對農民直接補貼制度,健全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深化農村金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層次農業保險體系。
五是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抓住“人、地、錢”關鍵環節,打通要素進城與下鄉通道,引導更多城市要素向鄉村流動。推進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基礎設施建設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六是加強和創新鄉村治理機制。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在鄉村治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建立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機制,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
此外,還要緊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打好脫貧攻堅戰等重要和急迫的任務,解決好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的現實問題,堅定不移地把農村改革事業推進下去,為鄉村全面振興增添新動能。(記者董峻)
大膽探索試點先行為全面改革創造條件
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召開慶祝大會,隆重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倳浀闹v話思想深邃、內涵豐富,是新時代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綱領性文件和基本遵循,是號召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宣言書和動員令。我們要深刻領會總書記關于改革開放重要論述的精神實質和深刻內涵,繼續高舉改革開放偉大旗幟,不斷把新時代改革開放事業推行前進。
先試點試驗,再總結推廣,是我國改革開放40年取得巨大成功的一條重要經驗。中央要求,對認識還不深入、但又必須推進的改革,要大膽探索、試點先行,找出規律、凝聚共識,為全面推開積累經驗、創造條件。農村改革試驗區是中央設立的農村改革試點試驗綜合平臺。1987年中央5號文件提出“有計劃地建立改革試驗區”,自國務院批準建立第一批農村改革試驗區以來,試驗區作為農村改革的排頭兵、先行軍,始終走在農村改革的前列,圍繞農村改革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進行了多角度、多層次的試點探索,取得了顯著成效,為面上推動農村改革向縱深推進提供了有力支撐。
農村改革試驗區成立后,近30個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圍繞了20多個試驗主題和上百個試驗項目開展了先行先試,創造了許多“最早”或“第一”。福建寧德試驗區把對外開放與山區經濟開發結合起來,培育完善市場體系,利用沿海優勢擴大對外開放,為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奔小康提供了經驗。河北玉田試驗區將股份機制引入村級社區合作經濟組織,進行社區股份合作制探索,為在面上推進農村社區股份合作制改革趟了路子。廣西玉林、河南新鄉試驗區最早啟動糧食購銷體制改革的試驗,對形成1990年全國的“穩購、壓銷、提價、包干”的糧改方案和此后進行的購銷同價改革,起到了重要參考作用;貴州湄潭試驗區首創的“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經驗,寫進了1993年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文件并在全國提倡推廣;安徽阜陽、湖南懷化、貴州湄潭試驗區的“農村稅費改革”,為中央制訂2000年全國性的農村稅費改革試點方案提供了重要參考;陜西延安試驗區在上世紀90年代前半期開始的“退耕還林草”試點,為相關政策制定提供了依據。可以說,農村改革試驗區對推動農村改革的偉大實踐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思想、理論、制度創新方面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城鄉關系、工農關系以及國家與農民之間的關系發生重大變革,農村改革面臨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改革的涉及面更廣,影響因素更多,改革任務也更為復雜艱巨。為進一步發揮好農村改革試驗區作為農村改革先行軍的作用,2009年,中央啟動了新形勢下的農村改革試驗區工作,建立了由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直接領導,原農業部、中央農辦、中組部等20個部門單位組成的農村改革試驗區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對新形勢下加強農村改革試驗區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截至目前,農村改革試驗區總數為57個,分布在27個?。ㄗ灾螀^、直轄市)和兩個計劃單列市,承擔中央部署的改革試驗任務50多項,涉及深化農村土地制度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完善農業支持保護體系、建立現代農村金融制度、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完善鄉村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等6個方面,覆蓋了農村改革的主要領域。
黨的十八大以來,按照黨中央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的要求和部署,各農村改革試驗區銳意進取,砥礪前行,農村改革的“試驗田”生機勃勃,取得了豐碩成果。一是改革探索實現了新突破。各試驗區堅持問題導向,從實際出發,統籌推進關聯度強、相關性高的試驗任務,開展創新性實踐探索,形成了許多突破性的改革亮點。在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方面,廣東省清遠市引導土地先互換再確權、四川省邛崍市開展土地流轉履約保證保險等,促進了適度規模經營的發展。在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方面,上海市閔行區、浙江省溫州市等地開展了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賦予了農民更多的財產權益。在農村金融制度改革方面,福建省沙縣等地創新村級融資擔?;鸬然ブ徒鹑诮M織,廣西壯族自治區田東縣等地探索建立廣泛覆蓋、信息共享的農村信用體系,改善了農村金融服務環境。在財政支農機制改革方面,重慶市永川區等地開展農業項目財政補助資金股權量化改革、貴州省畢節市等地創新涉農財政資金管理體制機制等,提高了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方面,云南省開遠市推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了城鄉融合發展。在鄉村治理機制改革方面,河南省新鄉市推行“村民代表提案制”,探索了村民自治新機制。二是成果轉化邁出了新步伐。各試驗區注重將長遠制度建設與解決突出問題相結合,將試點探路與推動面上改革相結合,將制度創新與法律法規立改廢釋相結合,陸續形成了一大批成果。近幾年,中央和地方出臺了一系列農村改革政策,其中很多政策的實踐依據來自試驗區的改革探索。據統計,截至2017年底,已有84項試驗成果在68件省部級以上政策文件制定和法律法規制修訂中得到充分體現。試驗區的“外溢效應”正在顯現,有效發揮了改革試驗工作以點帶面的作用。三是經驗推廣取得了新進展。近年來,各試驗區的創新性實踐受到社會廣泛關注,涌現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改革典型,催生了更大范圍的改革探索。四川省崇州市創新農業共營制的做法在四川全省得到推廣;安徽省宿州市構建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的做法受到中央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為全省乃至全國提供了模式參考;貴州省六盤水市開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做法得到中央新聞媒體的大量報道,為欠發達地區農村提供了一條可供借鑒的發展路徑……這些鮮活的改革典型,為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提供了很好的示范,試驗的“盆景”正在逐步變成改革的“風景”。
發展無窮期,改革無止境。我們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做好農村改革試驗區工作,推動各試驗區聚焦鄉村振興開展一系列創新探索試點試驗,重點圍繞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健全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創新鄉村治理機制,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繼續勇當探路先鋒,接力探索、接續奮進,堅持不懈推進農村改革,為新時代新征程譜寫農村改革新篇章!
作者系農業農村部政策與改革司司長,農村改革試驗區辦公室主任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 新華社 微信公眾號(原創)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