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糧食總產量十二連增,農民收入增速連續第六年快于城鎮居民收入增速的背景下,“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但問題是,在這樣的起點上,“十三五”時期是否還可以延續?
19日,第十七屆北大光華新年論壇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提出質疑,并對中國農業出現的問題從四個方面予以歸納。
在生產方面,農業的主要問題是產能透支。現在達到的產能是以透支生態環境為代價的。農藥、化肥等農資利用效率很低,導致環境污染、農產品質量安全出現隱患。20億畝耕地中相當一部分是不適合生產的,比如5000萬畝中度和重度重金屬污染的耕地,還有6000~7000萬畝的陡坡耕地。此外,糧食產能中有一部分是通過侵占濕地形成的,特別是三江平原,這些產能很多都是不可持續的。
在經營方式方面,農業出現副業化、兼業化、老齡化。現在農業勞動力是婦女、兒童、老人,被稱為“386199部隊”。還有一些人調侃,除此以外還有“250”,說的是一些新型經營主體,包括企業要跨界搞農業,認為農業很掙錢很有前景,但是他們對農業的風險,對搞農業的艱辛估計不足。
在進口方面,國內農產品生產成本提高,現在大宗農產品的國內價格已經明顯超過了進口到岸稅后的價格。2001年中國加入WTO談判時,由于對形勢估計不足,所爭取到的農業支持保護措施里,農產品的平均關稅水平只有15%,但是全世界的平均水平是60%。此外,對若干重點產品希望通過關稅配額予以保護,但是配額外的高關稅最高也只有65%。按照配額內的低關稅計算,中國已經出現價格倒掛。像糖、棉花即使按照配額外的高關稅計算,中國也沒有價格優勢,進口價格還是比國內便宜。
在農業補貼方面,政策空間也不大。當時WTO談判時,對整個農業生產貿易有影響的黃箱補貼上限為農業總產值的8.5%。現在包括棉花、玉米在內的一些特定產品的補貼空間已經沒有了。
對于從2004—2015年的糧食總產量十二連增,葉興慶表示,這些年,農業政策的基本導向是增產導向,應該說這套體系有其時代背景,也確實有它的正面作用。但是在十三五期間,要對過去政策進行反思,要從增產導向轉向競爭力導向,提高農業素質、效益和競爭力。
十三五期間,中國要推進農業現代化就要創新思路,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互聯網。葉興慶認為,要用“互聯網+”這個新機遇來改造農業,提高農業的競爭力,有四個切入點。
一是決策支撐。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來克服信息不對稱,以此來支撐農業發展改造農業。如孟山都收購大數據公司,目的就要推廣品種,為農場主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
二是知識擴散。要提高農業競爭力、農業經營效益,技術進步是關鍵因素。目前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只有56%,要推進農業轉型升級,從拼資源消耗,需要轉向依靠科技進步、效率提高,這就取決于農業科技的推廣和應用。應用互聯網新渠道,能夠使農業領域的產品、企業、全國最成熟的技術、最優秀的專家資源在更大范圍去分享。
三是質量安全。互聯網跟產品質量安全存在很大關系,互聯網的可視化把生產的全流程讓消費者看到,想盡一切辦法打消消費者疑慮。“十三五”期間,在中國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中,在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上,恐怕要更多利用互聯網、物聯網這些新技術。
四是流程再造。如生產環節的智能化,包括大田、設施園藝、畜禽養殖、水產養殖,在生產過程中間運用互聯網技術,進行精準化,能夠至少做到減量降耗增效。還有就是對小批量的、特色鮮明的農產品采用新的流通業態,能夠顯著提高競爭力。
葉興慶補充,如何落地,最關鍵的是硬件,特別需要建設好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降低成本。其次是數據要互通,希望部門之間能夠打破數據藩籬整合起來,為整個互聯網改造農業提供數據支撐。
(作者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三農研究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