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謝邀請參加這個會議,我看了一下我的角色,應該是今天下午最不專業的一個角色,搞經濟學,設計什么的。但是,我給大家講,我來這今天下午講的一個題目,大家一看不是經濟學,我講的是哲學,為什么要講哲學問題呢?其實我這么多年是研究生態文明的,研究生態文明我發現生態文明的研究,生態文明的希望不在城市在鄉村,最近幾年,小眾的團隊就關注鄉村文明的建設,但是對鄉村文明的建設,等等一些我發現一些問題,我們真正要搞生態文明建設,真正要讓鄉村文明的復興,可能這個問題,還不是一個單純的經濟問題,我倒覺得是一個價值、思維、哲學轉變的問題,如果在這一個問題上,我們沒有共識,我們會發現,我們許多自愿者,我們許多學者,包括剛才李老師所講的,我們辛辛苦苦在下面做的那些事,他會在我們很有強烈的,溫老師講,對近百年以來,我們這種經濟物質的力量武裝的這種主流的理論和我們政府的這種權利,短時間容易被摧毀,所以由于這個原因,特別是我覺得有一個問題,值得我們思考的是,我們政府現在開始關注鄉村了,而且是古村落,我們現在公布了有兩萬多個古村落,但是現在發現一個問題,這確實是一件好事,但是我們會發現另外一種擔憂,因為我們今天是帶著一種,我個人認為是一種病態的思維,所以在這個背景下,我們這件事,在這種病態思維的背景下,這個古村落我發現成為一塊肥肉,最近一年多來,我接觸各種各樣的人,包括企業家各種各樣的人都瞄著這個東西,在下鄉。
這個背景下有一個問題值得我們思考的就是說,我們生態文明,鄉村文明,鄉村設計,在所有一系列的問題中,我們面臨著一個哲學的革命,思維方式的革命,那么就無從而言,我覺得如何讀懂,如何解讀,我們的老祖宗以五千年的文明留下這樣的寶貝,我覺得在今天是值得我們思考的一件事。比如,我覺得古村是什么,我們的古村攜帶著中華文明的密碼,不是單純的建筑,我下面有幾個觀點和大家分享,我點點題,由于時間關系,首先我覺得要認識到,中國保留了世界上,我認為是壽命最長,最完善,發展程度最成熟的一個中國五千年的鄉村村落,這個村落,他濃縮著中華民族民俗的文明歷史,我最近幾年,不斷的往鄉村跑,我個人發現,中國五千年文明的歷史,不僅僅在書本上。今天,正是由于我們的祖先保留了這樣多樣化的古村落,我們五千年的文明仍然存留在我們960萬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由于時間關系,我就不展開。比如我明天到前東南州去做調演,我給前東南州這些領導講,前東南州是什么,我說前東南州這種少數民族這種生活方式,這種生計方式,這種文化是什么?就是中華民族童年的那種生活方式的一種保留,我做了八年的數據,有一些搜集,比如四千年前,我們最早計時用的不是今天的陰歷,最早計時用的太陽歷,但是漢族所在區域沒有了,但是前東南州很多少數民族保留著四千年前的太陽歷計時,他們過年的時間和我們不一樣,我們會發現一些語言,認為那些聽不懂普通的語言甚為他是落后的,其實我們知道,比如我到浙江的松陽縣這些地方,是我們的客家人,他們講的許多語言,恰恰是我們宋代時期的古語,所以今天我們讀古村落的時候,不要光看建筑,這種生活方式,給我們保留了一種活的,仍然存在的五千年的文明歷史。
我個人一直有一個想法,我說我們能不能夠搞一個文明考古,在中國的大地上,把這35萬個鄉村,可以發現他承載中華民族,五千年,四千年,兩千年不同時期他歷史都存在著,我目前有這個感覺,目前得到初步的數據,我認為這是完全可以的,比如說我老家是山西,我老家山西的生活方式許多東西保留明清那個時代的風俗,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中國的古村是被中國的文化滋養的生態的有機體,今天不要把古村看成我們像城市一樣,是用機器,是頂端設計出來的,從一個村八百面的歷史,古村落,我們老師多次在那開會,八百年的歷史,我感覺這個村你和他對話的時候,不同時期他都留下了不同的建筑,每一個建筑都包含著一段歷史和故事,你看到這個村的時候是800年的文化,而且我們說今天講教育,其實中國古代的教育,我們今天在大學里面拼命的推銷案例教育,什么教育,我過去一直認為中國古代禮樂教育,這種教育在中國古村的本身承載這樣的功能,我們那些古村落處處有文化,這個文化是什么文化?不是今天的文化,不是今天的城市,刺激你的欲望,讓你非理性消費燈紅酒綠的文化,是以中國的經典文化,讓你做一個如何有道德的人,是這樣的一種傳統,這樣一種文化,承載在這個鄉村中。我現在到了,許多村的招牌的名字我不知道,那是論語和詩經上寫的,所以會發現面對被中國五千年文化滋養的這個生命體的時候,我個人認為我是一個文盲。
第三我覺得我們古村落的設計,有設計,但是這個設計,他是一個復合體,復合什么程度?集這個區域民族的信仰,文化、科技、美學,他是一個集成體,我們帶著工業化思維,碎片化思維,分工思維,解構思維,我們到鄉村去,我搞技術把他研究一通,我是搞美學,我是搞文化的,我們會發現每個研究領域都有發現,都無法描述到底這個建筑的靈魂是什么。這個建筑的靈魂不是單一設計出來的,是綜合,就像我們一個人一樣,他是一個生命體,我們很難說我們一個人,你就是某一個方面的功能,他是一個綜合的功能,所以說在這個背景下,我覺得我們今天走向鄉村,走進鄉村,我們各種設計,也可能我們都是懷著良知去的,但是我覺得有一個使命需要我們做的,我們要記得,中國的古村就是一本百科全書,需要我們好好去讀。
第二個問題我想談一下,我們與古村的對話需要一種還原的新哲學觀,其實我不想用這個哲學觀的概念,中國古代沒有哲學,其實我們中國古代的每位人都是哲學家,在古代沒有專門的文化研究院,每一位官員學者都是文化人,但是為了利用我們大家熟悉的語言,是用哲學,為什么要講一個哲學觀呢?我是覺得在今天,我們搞鄉村文明搞生態文明保護的時候,我們一定要以一種碎片化的思維,天人對立的自然觀,兩元對立的哲學觀來感受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鄉村,不是學者的批判,我們這么多年每年都要去青海,牧民的村里面調研,我最近幾年發現個人有一種擔憂,我們今天的政府不砸錢,但是我們缺少一種對生態環境解讀的理念,我們以一種破壞環境的思維,這種模式在保護環境,我現在擔憂,擔憂的是可能形成另外一種破壞,我不知道這種思維會不會影響到我們鄉村的設計和鄉村的保護,到底我們面對鄉村需要什么樣的哲學觀,我覺得以下幾個方面,和大家討論。
第一,我覺得我們應該有一種對天地敬畏的信仰的哲學,我們今天講天人合一,其實中國古代的農村,你會發現,任何一個農村在一個土地上要開工,要做一件事的時候,他必須有一個意識,我們認為是迷信,其實這是在給大地之間進行討論,我要建立的地方,我要建一個房子合適不合適,所以凡是在中國地方,在選一個地方,一定要有風水理論的支撐,風水不是迷信,他是我要選這個地方,這個地方,天答應不答應,土地答應不答應,要在天地之間和他進行對話之后,然后我們才非常敬畏的搞這個建筑,剛才和幾位專家講,為什么古村落沒有約束他,他那個土地沒有浪費,原因在哪里?誰在管著他?天在管著他,有天形成的,這個鄉村的民俗的約定的文化管著他,我覺得我們今天,太相信法的力量了,需要法制,其實古代的鄉村有法制,但是這個法不是外來的,是他們對天地的信仰轉化為民族有內在約束的法,這個法到南方去,任何一個祠堂里面,而且比現在還要嚴格,不是寫在紙是,是刻在碑上,不變的一些東西,我覺得我們到鄉村去,每年都要回山西姥姥家待一個月的時間,鄉村是什么?是我們老祖宗文化的發源地,剛才李老師講,我倒覺得這是我們應該帶著朝圣的心去朝拜他,所以我覺得,如果我們搞設計,任何一種,如果你沒有信仰,沒有這樣一種心,你再高的技術我都不相信這種設計會真的給鄉村帶來我們所期望的那些東西。
第二,剛才我講的,中國古人天地相統的風水觀和自然觀,我覺得這個,風水理論絕對明晰,這個理論我對生態的關注,19世紀,20年代,德國的搞生物動力的專家,他研究發現任何一個植物,他和宇宙中的星象有一一對應的關系,我們老祖宗講叫一花一世界,我今天隨著時間的推移才發現這不是詩意的表達這是一個科學,所以我們老祖宗把天上的星星和地上的東西對應,形成風水理論,這是人類文明天地建筑上核心的理論,沒有這個理論沒法解讀中國古代鄉村的建筑為什么是這樣。我去松陽的時候,一個古村落,我看完以后對他講,這個院子這個大院是中國所有風水的博物館,我看大院所有的風水理念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
另外這個哲學,我把他叫做,我們今天鄉村的設計,我覺得需要設計,更需要另外一種東西,人喪文化,教化,行為一體觀,我們今天所講的唯物主義,變成了什么?物質和精神兩面對立的物質主義,我覺得這種主義對我們今天整個文明和設計有傷害的,所以發現鄉村設計,包括這些主人他的核心有人喪的,這個房子的建筑,這個是物,通的是什么?現在來講發現,我住在老宅子里面發現他通的靈性的東西,我住在模仿古村落發現沒有靈性的東西,看到一個蘋果發現非常像,像蘋果不等于蘋果,沒有這樣的東西我們搞出的東西可能是外像的像,內在的東西是沒有的,最后我覺得,我們的鄉村的古宅也很高的科技含量,這里大量的案例,包括清華大學許多教授,他們說這里面至少這個村有三個神秘現代科學無法解釋,為什么沒法解釋?我個人認為我這個外行可以做一些解釋,這里一定要知道中國的古代的科技是智慧科技,是術數技術,什么樣的技術科技呢?借天地之力,不是借技術物力,充分發揮天地人的智慧設計出來的東西,如果你對這個鄉村這個技術怎么來的,沒有天地這個概念,就他來解讀他,用現代科學技術來解讀,我告訴大家這個問題沒法解釋的。還有術數,今天把術數稱為迷信,這個房子一定幾間多高,他們說這個迷信,我認為這個不是,時間關系不展開講。
最后一個點點題,所以這個背景下,我覺得面對我們的古村應該怎么辦,我覺得第一要對我們的古村進行分類解讀,中國的古村是什么,剛才的專家進行一些解讀,我覺得要不同定義不同背景,不同文化古村有多少種,是不是要做這樣的解釋。
第二我們要下鄉去,我們在保護改造之前,我們要慢讀,精讀,深讀中國的古村落,第三我們不要忘記,我們古代這些古村落,也沒有那么高級的設計理念來設計,就是鄉村的匠人什么都有了,這些匠人今天還有沒有?我覺得我們是不是要挖掘整理民間匠人的智慧作為我們的一些事情來學習。第四我們要增加古村的研究,不要操之過急的改造。第五,對世界古村落設計進行比較和研究。第六特別關注牧區和少數民族古村落研究。最后思考一個問題,今天有農業升級,我認為中國的鄉村文明,鄉村村落是世界上,我們能不能夠把中國的鄉村文明去升級?這是一個想法,以上是我的個人看法。
最后做一個小的廣告,公益廣告,在2015年,11月1日到2日在國家行政學院召開第三屆中國鄉村文明發展論壇,這個論壇溫老師的團隊和蔣好書幾家我們聯合搭的平臺,今年第三屆論壇的主題就是鄉村文化的復興開啟文化為王的新時代,工業文明是技術為王,生態文明文化為王的新時代,中國的王從哪里走,王的廟堂在哪里,不在城市在鄉村,我們要去鄉村尋找這個時代需要的文化,我們這個會議,所以我們每年的會議要找十個故事,今天找出十個鄉村文化的故事和大家交流,還叫文化的縣長縣域為單位如何活化,還有六個分論壇,希望在座的專家朋友到會指導,謝謝!
作者系國家行政學院經濟部副主任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光明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