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脫貧攻堅進入“深水區”,還未脫貧的貧困戶脫貧主動性、主體性不強問題日益凸顯,精神貧困成為脫貧攻堅的硬骨頭中的硬骨頭。在扶貧工作中,看到部分貧困家庭因為缺志,扶貧干部在想盡辦法讓他們脫貧時有的人卻破罐子破摔,說實話,很無奈很寒心。很多是越窮越不愿意改變,缺乏信心、怕擔風險、不愿嘗試、安于現狀這些都是精神貧困的表現,但是脫貧是項大工程,不能奢望一蹴而就,也不能奢求一勞永逸,只有先改變扶貧干部自身的思想觀念,把扶貧切切實實融進每個扶貧干部的思想中,讓其意識到扶貧工作的長久性,發揮出自身積極性,而非當成一項暫時性任務來完成,發揮出滴水石穿的精神,從自身行動感化貧苦大眾。同時,扶貧這個工作,真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而行動,貧困戶不愿意采用政府部門提供的幫扶措施脫貧,作為扶貧干部要撲下身子、沉下心來,認真分析貧困戶訴說的原因,站在不同的角度展開分析,針對不同的情況做思想工作,根據不同的個體制定狠抓精神扶貧、勵志扶貧的工作方案,攻克最后這部分硬骨頭中的硬骨頭。
對于生活在“一方水土養不了一方人”地方的人們,易地扶貧搬遷是“拔窮根”之舉,但在實際中幾乎免費的新居卻有貧困戶不想要的現象卻是屢屢出現,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是搬遷地離固有農地較遠,不方便從事農業生產勞作,搬到新居所后蔬菜糧食等基本物質全都需要購買,生活成本反而增加,貧困戶對失去基本保障后的生活充滿憂慮;其次是故土重遷思想,習慣了當地文化和風俗,不愿離開生活多年的地方,不愿意改變。易地搬遷的扶貧工作,首先是要切實考慮貧困戶搬遷后的生活保障問題,采取增加產業、技能培訓、提供工作崗位、增加收入等有效措施打消貧困戶搬遷后的顧慮。而針對故土重遷等思想文化風俗方面的問題,則需要我們更加耐心的開展思想工作,針對性的采取教育引導、模范帶動、由點到面從易到難等多種措施完成動員搬遷工作。
對于不愿外出務工的貧困群體,精神扶貧、勵志扶貧尤為重要,也更加困難。究其原因,可能是受教育水平、和外界接觸太少、能力素質、意志品質、當地文化和風俗習慣等,扶貧干部要沉下心來,撲下身子耐心做他們的工作,不可急于求成,切實走群眾路線,與貧困戶交朋友,真心實意去扶貧,促使其思想轉變、認識提升。
對于“你讓我發展產業,你得給我兜底”這種現象,更應該理性看待貧困戶的顧慮:產業要經受市場考驗,而市場本就起伏不定,尤其是養殖產業本就是高投入高風險行業,失敗的可能性完全是存在的,一些貧困戶本能地畏懼市場,對扶貧產業充滿疑慮,缺少闖勁,對自己是能力信心不足,害怕失敗。這就對扶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策要更加精準一些,甚至在選擇項目時多傾向保守型的項目,例如種植項目某種程度上就比養殖項目穩健,不能“隨便看看,隨便查查”就制定了政策,選擇了產業項目。同時,發展產業需要政府配套的保障措施,如養殖保險、種植保險等一定程度的給予補貼。產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關系到脫貧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一定要慎之又慎!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扶貧關鍵是轉變貧困人口的思想觀念,觀念改變了,才會從心底里主動想著去發展,去改變現狀。說到底,扶貧很難,扶貧還在路上,需要更加努力!
作者單位:樂山市市中區交通運輸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