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又到了收獲季。每到這個時候,農產品豐收的新聞常令人喜憂參半。喜的是各地糧食、水果、蔬菜迎來大豐收,憂的是不少地方農產品銷售難或價低傷農。好在這種狀況正在不斷改善。據新華社報道,遼寧省農業大縣綏中在遭遇水果滯銷陣痛后,近年來大力發展精品農業,通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幅提升當地水果品質。如今,水果銷售不再難了,當地的水果甚至坐著飛機賣到了迪拜。“以前兩毛錢一斤沒人要,現在當地白梨的品牌價值超過45億元?!?/p>
地還是原來的地,品種還是原來的品種,農民還是原來的農民,最后的收益卻身價倍增。類似的情況還有不少。很多地區在經過增產-滯銷-改革-增收的曲折后,都找到了成功的經驗。只要找準方向,改革創新,“母雞”也能變“鳳凰”,農業也能“高大上”。
農產品滯銷,種植者和管理者首先要看清一個事實: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正在發生變化,從過去的能“吃飽”到現在的要“吃好”,吃出品質、營養、健康正成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的行為選擇。在需求端發生改變的背景下,供給側受到嚴峻挑戰,那種片面追求高產量,缺少統一規劃、科學管理的傳統農業種植經營模式難以為繼。統計數字顯示,近年來,我國進口水果數量持續增加,出口水果卻面臨量增價減甚至量價齊跌的尷尬境況。在如此“內憂外患”的雙重擠壓下,每到農產品收獲季節,各類水果、蔬菜滯銷新聞時常見諸媒體,地方政府和愛心人士通過網絡促銷、愛心團購等形式助力農民銷售,善舉可嘉,卻如揚湯止沸,難以根治銷售難的“病灶”。
弄清了需求端的變化,就更應該重視供給側的改革了。一些地區針對市場變化,著力調整種植結構。對此,也應一分為二地看,對于玉米等大宗農產品,面對供大于求、種植效益降低的現實,調整種植結構勢所當為;然而,也有一些地方拋棄原有的優勢農產品,盲目改種市場行情雖好但并不適宜本地種植的作物,“以己之短攻人之長”,最終結果并不理想。不少地方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功的原因就在于痛定思痛,大力發展精品農業,科學管理,減少化肥農藥用量,改良水果品質。最終,老品牌又贏得了新市場。由此可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能為了改而改,更需要先診病、后治病,對癥下藥。
農業供給側改革,不應簡單理解為調整種植結構、改善農產品品質。下好農業供給側改革的“先手棋”,更應轉變傳統農業發展思路,通過一、二、三產深度融合,最大限度挖掘農業潛力和價值。筆者曾到不同地區采訪調研農產品滯銷的新聞,除了前述農產品品質等原因外,這些地區還普遍缺少農產品深加工企業,更不用說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了。沒辦法,農民只好忍痛將滯銷的水果、蔬菜低價賣給采購商,再由采購商運往一些大型農產品深加工企業加工銷售。如今,許多地區正在探索農村三產融合,通過精品果園、“認養農業+農產品深加工+農業采摘”、觀光旅游、休閑度假等模式,以現代農業的理念和實踐,讓農業和農村從“土掉渣”變身“高大上”,讓農民的錢包更鼓、日子更好、底氣更足。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光明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