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鄉村"三變"催生出了新常態下的新"三農"。以農業供給側改革推動新農業發展必須在打造優質精品農業、生態美麗農業、多功能智慧農業三個方面加以重點突破,并堅持以改革促發展,努力為新農業的新發展提供強大的新動能和新保障
回顧浙江近40年改革開放的歷程, 實際上是一條從自發到自覺統籌城鄉發展的路子。在這條路子的引領下, 浙江鄉村的發展經歷了三個相互關聯的發展階段, 就是從“鄉村裂變”到“鄉村蝶變”再到“鄉村聚變”的發展變化。這種鄉村“三變”催生出了新常態下的新“三農”。
鄉村“三變”催生出了新常態下的新“三農”
浙江農村變革的第一階段, 即“鄉村裂變”階段。就是在上世紀80年代初農村實行包產到戶的改革, 使大鍋飯、大呼隆的農業集體化經營體制轉變為充滿活力的家庭經營體制, 同時鄉鎮企業異軍崛起, 個私經濟、民營經濟蓬勃發展, 再到農民工進城務工創業, 這樣農村工業化促進了農民的分工、分業、分化, 這種“鄉村裂變”是中國第一部改革的新動能。但是這種“鄉村裂變”也使得農村的優質資源流向城市和工業領域, 既使一部分農民、一部分農村先富了起來, 也導致另一部分農村出現了農業邊緣化、農民老齡化、農村空心化和“三留守”以及農村環境臟亂差等問題。
第二階段, 即“鄉村蝶變”階段。進入新世紀, 針對“鄉村裂變”帶來的問題, 黨的十六大首次提出了統籌城鄉發展的方略。十六屆五中全會作出了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決定, 開啟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新里程。浙江從2003年開始, 在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的倡導和主持下, 開展了以“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為抓手的農村人居環境的綜合整治和統籌城鄉的基礎設施建設, 同時提出和實施“新型城市化”戰略, 強調浙江要走以人為本、城鄉統籌、社會和諧、大中小城市與小城鎮協調發展的新型城市化路子。到2008年, 又提出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深化“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的新目標、新方向。浙江的城鄉面貌由此發生了巨大變化。
第三階段, 即“鄉村聚變”新階段。黨的十八大以來, 浙江這樣的東部發達地區率先進入了后工業化、后城市化時代和生態文明新時代。城鄉關系也出現了新變化, 概括起來可以說是進入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聚變”的新階段。具體表現為城鄉經濟社會融合發展, 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產城空間融合發展, 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 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 多種所有制融合發展。這些東部發達地區率先出現了新一輪的城市人的“上山下鄉”運動, 隨著城市霧霾、污染等生態問題的逐漸嚴重和農村美麗鄉村建設帶來的生態環境優美的優勢得到凸顯, 越來越多的城里人開始向往田園生活, 到美麗鄉村去尋找鄉愁, 享受良好的生態環境, 越來越多的城市退休老人、文化人、投資人紛紛到綠水青山的美麗鄉村養老、養生、度假、休閑、健身、娛樂。還有越來越多的城里人作為新農人和農創客開始從事休閑農業和現代農業。許多城市房地產企業和商業旅游企業也開始尋找被農民放棄的“空心村”, 把它改造成度假村和民宿, 還有發展美麗農業小鎮、健康農業小鎮。這種由市場導向的新一輪“上山下鄉”使城鄉發展進入到了“鄉村聚變”的新階段。這種城鄉融合和“鄉村聚變”催生出了新型的城鄉關系和新農業、新農村、新農民的新概念。
我們要從城鄉生命共同體和城鄉命運共同體的認識, 更加全面地把握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律性, 更深刻地認識在城鄉融合和聚變發展的背景下, 浙江的“三農”從外延到內涵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 可以說新常態下的新農業、新農村、新農民已經有了更新的內涵。我們講新農業就是以全綠色化、整產業鏈、高科技、高附加值、強競爭力、多功能化為特征, 具有全新的經營主體、經營模式、經營業態和經營功能, 體現了中國特色的新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方向;新農村以城鄉融合為基本特征, 它既是農民的幸福家園, 也是城里人的休閑樂園、養生公園和養老勝地, 體現了美麗鄉村讓農民更幸福、也讓城里人更向往的新特征;新農民不再是戶籍意義上的農業人口, 而是職業意義上的職業農民, 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最近講的“愛農業、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 英雄不問出處, 農民也不問出身, 它不限于普通的農業勞動者, 城里的投資人、文化人和有意愿的工商企業主、大學畢業生等, 只要熱愛農業、喜歡農業都可以成為其中的一員。新農業、新農村和新農人的出現, 將會給浙江鄉村帶來又一次變革和新生。
以農業供給側改革為主線推動新農業的新發展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推動新常態下新農業發展的主動力。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在于鄉村經過近40年的改革發展, 經歷了鄉村“三變”, 當前農業已經從長期的農產品“供不應求”轉向“供過于求”, 農業也出現了結構性產能過剩, 農業發展必須破解雙重難題。一是農業生產供給與農業消費需求變化不相適應的難題。當前我國社會消費需求已從溫飽型消費向小康型消費轉型, 總體上社會收入水平、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使社會對農業和農產品消費需求呈現品質化、綠色化、多樣化、個性化和體驗化等消費新趨勢, 主要表現在社會消費中食物消費比重下降及恩格爾系數的下降, 旅游、休閑、娛樂、健身等消費需求上升, 大眾旅游、大眾休閑、大眾健身、大眾娛樂、大眾養生時代的到來, 這種新消費需求必然催生農業的新型功能、新型業態、新型產品、新型主體的成長。這也是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根本動因之所在。二是農業產出效益與農民奔小康的增收要求不相適應的難題。農產品價格碰到了天花板, 農產品的成本地板上升, 農產品增效的空間不斷被壓縮, 農業增產容易增收難的問題越來越突出, 依靠農業產量的增長來增收的空間十分有限, 必須尋找農業增收的新路徑、新空間。
因此,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破解上述雙重難題, 改革的目標也非常清晰地聚焦到雙重目標。一是要改善農業生產的供給結構, 使農業生產供給能夠適應社會小康型消費的新需求;二是要提高農業生產供給的效益, 增加農民收入, 實現農民奔小康的目標, 使農業供給的質量和效益達到雙提升。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 把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今年和今后幾年的重要任務, 要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上, 緊緊圍繞市場需求變化, 以增加農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給為主要目標, 以提高農業供給質量為主攻方向, 以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為根本途徑, 優化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 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 促進農業農村發展由過度依賴資源消耗、主要滿足量的需求, 向追求綠色生態可持續、更加注重滿足質的需求轉變。加大農村改革力度, 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 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新的進展, 力爭農村全面小康建設邁出更大步伐。以農業供給側改革推動新農業發展必須在以下三個方面加以重點突破:
(一) 農業產業產品結構集成優化, 努力打造優質精品農業
優化農業產業發展區塊, 打造優質精品農業集聚區。實施糧食生產功能區提標改造, 把糧食功能區打造成為優質糧油集聚區, 大力推廣優質高效糧油新品種, 推廣稻田養魚、稻田養青蝦、稻田養鱉、稻田種菇等新型農作制度;按照生產集中布局、資源集約利用、產業相互融合的要求, 加快建設果蔬產業集聚區、漁業產業集聚區、現代林業集聚區、畜牧業集聚區等, 積極打造現代特色農業強鎮。
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 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效益。推行“標準化+”農業, 制訂覆蓋產地環境、生產過程、產品質量、加工包裝、倉儲流通全環節的農業標準體系;延伸農業服務領域, 發展農資供應、育種育苗、農機作業、統防統治等社會化服務;建立農產品溯源機制, 開展對農業生產、流通過程的信息管理和農產品質量的追溯檔案管理, 強化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智慧化平臺監管。
深入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 全面提升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重點打造全域化、全品類、全產業鏈的區域公用品牌建設, 全面建設一批地理標志農產品和原產地保護基地, 打響各具特色的區域農產品公共品牌, 按照“母子”品牌的方式打造多個特色產業品牌和產業集群, 加快培育和引進一批具有強大品牌化營銷、工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加工流通型龍頭企業, 培育一批農業的名企、名牌、名家。
(二) 農業生產生態集成綠化, 努力打造生態美麗農業
全面推進美麗田園、美麗莊園建設。全面開展打造整潔田園和美麗農業行動計劃, 全面整治田園環境。集中清理田園各類積存垃圾, 整治農業廢棄物, 加強田園日常行動保潔。推進田園環境潔化。依法拆除農業生產區域范圍內的違法建筑和設施, 開展農業設施用房的整治和美化, 促進田園潔化、凈化、彩化和美化。努力使美麗田園和美麗莊園成為美麗鄉村風景線的一道具有田園風光的靚麗風景。
全面推進生態循環農業示范縣建設。加快建立“主體小循環、園區中循環、縣域大循環”生態循環農業示范體系。全面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 推廣有機肥、生物農藥和測土配方施肥、綠色防控等技術應用, 全面建立秸稈利用、儲運體系。全面建立廢棄農膜和農藥廢棄包裝物品回收體系。大力推進農村可再生資源開發使用。實施美麗畜牧生態工程, 建設一批美麗生態牧場。深化畜禽養殖污染治理, 實現污染物全收集、全處理、全達標。
強化“三位一體”的耕地保護體系和生態供給系統建設。按照數量、質量和生態“三位一體”的耕地保護目標, 切實實施耕地保護工程。建立基本農田數量、質量的監測監控體系、土壤污染監測預警體系和農業面源污染監測評價體系, 完善耕地保護補償機制。開展生態空間管控, 實施差別化的區域開發管理, 建立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制度, 按照“誰受益、誰補償”和多元籌資、定向補償的原則, 深化完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加大水利項目建設力度, 建立水利工程管理標準化體系, 持續改善水環境質量。推進水產養殖尾水處理專項行動。
(三) 農業經營與業態結構的集成創新, 努力打造多功能智慧農業
加快培育適度規模的現代農業新型主體, 促進新型職業農民和新農人、農創客的成長。加快農地流轉, 努力使適度規模經營的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成為農業經營的主體力量。大力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程, 按照愛農業、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的要求, 加快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和引進的步伐, 支持大中專畢業生、城市的投資人、文化人和工商企業主到農村產業園、創業園、科技園等基地創業創新, 充分利用農村存量建設用地、“四荒地”建設農村創業基地, 培育一批“農創客”“新農人”。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輪訓計劃, 探索培育農業職業經理人。
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的農業新業態, 打造多功能的田園綜合體。按照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趨勢, 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旅游”“現代農業+文創”“現代農業+體驗”“現代農業+健康”等各種農業新業態。圍繞有基礎、有特色、有潛力的農業產業, 結合美麗鄉村風景線的建設, 按照“一村一業、一村一品、一村一園、一村一景、一村一韻”, 建設農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深度融合特色專業村。按照打造優質精品農業集聚區和美麗田園的建設要求, 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和農業龍頭企業為主要載體, 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 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科技示范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和特色農旅小鎮。
推進智慧農業建設, 打造農村電子商務升級版。加快推進農業信息化和智慧農業發展, 建設“互聯網+”縣級現代農業集成平臺, 新增智慧園區、物聯網點;啟動“美麗農業+互聯網”“美麗鄉村+互聯網”項目, 發展農村電商產業基地、鄉鎮 (街道) 電商創業園和電子商務特色村, 帶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擴大淘寶農產品銷售平臺建設, 實現以淘寶商店和豐收驛站為主的電子商務平臺全覆蓋, 開展電子商務平臺與銀行卡助農服務點合作共建, 建設農村電商服務網店。
為新農業的新發展提供強大的新動能
要堅持以改革促發展, 努力為新農業的新發展提供強大的新動能和新保障。
(一) 深入推進農業農村綜合改革, 增強現代農業發展新動能
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深入推進“三權到人 (戶) 、權跟人 (戶) 走”改革, 構建歸屬清晰、權能完整、流轉順暢、保護嚴格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 開展和盡快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 深化村經濟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 完善治理機制, 賦予和實現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占有、收益、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繼承權能, 全面開展股權繼承和有償退出。推進“房地一體”的農村宅基地和房屋確權登記發證工作, 擴大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 完善縣內“四位一體”的農村產權流轉交易體系, 開展農村產權交易標準化建設。
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的社會化服務體系, 深化“三位一體”農民合作聯合服務體系建設。深化農村供銷合作、信用合作和農業專業合作的農村合作聯合服務體系建設。“農合聯”要致力于建立產前、產中、產后的全產業鏈的農業合作服務體系, 建設縣農產品展示展銷中心、商貿綜合服務中心、現代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和城鄉消費合作社, 建立合作基金運行機制, 擴大為農服務, 強化農合聯與涉農金融機構合作, 發展合作金融和保險服務。同時要加強各類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 著力構建政府公共服務、合作聯合服務和社會化服務, 功能互補的現代農業服務體系。
推進新型城鎮化改革。充分發揮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吸納農村人口創業就業, 加快農業專業人口市民化的平臺作用。創新城市社區治理, 完善城鎮功能和人居環境, 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和社會文明程度, 增強創新創業和產業發展能力, 大力推進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 加快城區建設, 重點培育小城市的改革試點, 加快建設各類特色小鎮建設, 成為培育新興產業和農民進城創業就業和轉移轉化的平臺, 加快城鄉發展一體化進程。
(二) 強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科技保障
切實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和科技服務體系建設, 制訂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收益、科技人員兼職取酬等激勵政策, 強化技術要素參與收益分配機制, 鼓勵縣鄉基層農業科技人員領辦、創辦科技型的農業企業和美麗莊園, 促進職業農民作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基本力量, 建立符合農業科技創新創業的人事管理制度, 建立職業農民以個人身份參加城鎮養老保險制度。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和農業實用人才培訓, 完善對從事現代農業的大學畢業生的補助政策, 培育一批“新農人”。充分采用“政府引導、市場導向、業主自主”的農技公共服務體系。
(三) 強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投入保障
改革財政支農投入機制。堅持把農業農村作為財政支出的優先保障領域, 確保農業農村投入適度增加, 著力優化投入結構, 創新使用方式, 提升支農效能。固定資產投資繼續向農業農村傾斜。發揮規劃統籌引領作用, 多層次多形式推進涉農資金整合。推進專項轉移支付預算編制環節源頭整合改革, 探索實行“大專項+任務清單”管理方式。創新財政資金使用方式, 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 實行以獎代補和貼息, 支持建立擔保機制, 鼓勵地方建立風險補償基金, 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更多投向農業農村。建立健全農業信貸擔保體系, 推進省級信貸擔保機構向市縣延伸, 支持有條件的市縣加快建立擔保機構, 實現實質性運營。拓寬農業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渠道, 支持社會資本以特許經營、參股控股等方式參與農林水利、農墾等項目建設運營。鼓勵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設立各類農業農村發展投資基金。加大地方政府債券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在符合有關法律和規定的前提下, 探索以市場化方式籌集資金, 用于農業農村建設。研究制定引導和規范工商資本投資農業農村的具體意見。對各級財政支持的各類小型項目, 優先安排農民合作組織等作為建設管護主體, 強化農民參與和全程監督。
(四) 探索建立農業農村發展用地保障機制
優化城鄉建設用地布局, 合理安排農業農村各業用地。完善新增建設用地保障機制, 將年度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確定一定比例用于支持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發展。加快編制村級土地利用規劃。在控制農村建設用地總量、不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前提下, 加大盤活農村存量建設用地力度。允許通過村莊整治、宅基地整理等節約的建設用地采取入股、聯營等方式, 重點支持鄉村休閑旅游養老等產業和農村三產融合發展。完善農業用地政策, 積極支持農產品冷鏈、初加工、休閑采摘、倉儲等設施建設。改進耕地占補平衡管理辦法, 嚴格落實耕地占補平衡責任, 探索對資源匱乏省份補充耕地實行國家統籌。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浙江經濟2017年09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