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傅光明:中國貧困人口脫貧的經驗

[ 作者:傅光明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10-16 錄入:吳玲香 ]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志性指標,在全國范圍全面打響了脫貧攻堅戰。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2013—2016年我國貧困人口每年減少超過1000萬人,累計脫貧5564萬人,相當于一個中等國家的人口總量;貧困發生率從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6年底的4.5%。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中國智慧和成功實踐贏得世界點贊。在向“第一個百年目標”的奮力沖刺中,脫貧攻堅的出色成績成為一抹亮眼的底色。

貧困不是社會主義。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統籌兼顧先富后富實現共同富裕。在整個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改革實踐一直伴隨著對收入差距拉大問題的重視和不斷出臺對收入差距拉大問題的解決舉措,只是在每一個進程和階段,可能具體的措施、側重點有所不同。從中國的減貧經驗中,可以獲得如下經驗:

一,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首要目標、底線任務,掊貧攻堅被提上前所未有的國家意志、國家戰略,國家行為,強有力的政治意愿和政府承諾是實現中國減貧的根本保證。黨的十八屆五中會會明確提出: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并且是力爭不落下一地一戶一人的全面性方定性脫貧,這預示著我國在2020年將整體消除、里程碑式的解決絕對貧困這一千古難事。中國將反貧困和2020年我國整體結束絕對貧困促進減貧作為國家現代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以人為本,努力使經濟發展的成果為所有社會成員所分享。

二,加強頂層設計,把精準扶貧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對貧困問題的真實情況作出了符合實際的科學判斷,提出了扶貧開發重要思想,這是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中國化的新貢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又一重大實踐,

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方略,形成鮮明的扶貧思想論、方法論完整體系。拓展了中國特色的扶貧道路。攻堅拔寨的沖刺期,以往的粗放式扶貧方式存在底數不清、目標不準、效果不佳等問題,很難將經濟發展成果同貧困人群共享,難以做到“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而精準扶貧直接瞄準目標人群,做到了精準識別、精準扶持、精準管理和精準考核,切實提高了扶貧工作的績效力度。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精準,著力4個堅持,6個精準,5個一批。精準識別有了靶心。2014年4月至10月,80萬人進村入戶,共識別出12.8萬個貧困村,2948萬貧困戶、8962萬貧困人口,基本摸清了我國貧困人口分布、致貧原因、脫貧需求等“貧困家底”,建立起了全國統一的扶貧開發信息系統。自此,精準扶貧有了大數據支撐,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全國動員近200萬人開展了建檔立卡“回頭看”,共補錄貧困人口807萬,剔除識別不準人口929萬。2017年2月,各地對2016年脫貧真實性開展自查自糾,245萬標注脫貧人口重新回退為貧困人口。建檔立卡使我國“貧困家底”首次實現了到村到戶到人,擠出水分,動態管理。

三,堅持用發展解決貧困,以減貧促進發展的理念。政府始終把發展經濟作為中心任務,努力保持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這為實現大規模減貧提供了基本前提。同時,立足于培養和提高貧困地區和人口自我積累、自我發展能力,堅持“開發式扶貧”,引導和幫助貧困人口直接參與減貧活動,使之成為反貧困的主體力量,穩定了減貧成果,增強了減貧的可持續性。改善貧困人口和家庭的生產生活條件、增強貧困人口和家庭發展能力是減貧的關鍵切入點,需要綜合性的發展政策和專門的減貧計劃來保障。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提出了精準脫貧的具體路徑——實施“五個一批”工程。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成為主攻方向。易地扶貧搬遷成為脫貧攻堅“標志性工程”。截至2016年10月底,易地搬遷的貧困人口本地落實就業崗位45.18萬個,產業扶持126.19萬人。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農村低保和扶貧開發兩項制度積極銜接,貧困人口逐步實現應扶盡扶,應保盡保。

四,推進減貧的制度創新,制訂綜合性的政策,確定專門的減貧計劃,健全完善扶貧責任設計、扶貧考核和幫扶機制健全,扶貧資金的整合管理,金融服務的提升,社會參與機制的拓展等進行深層創新和制度定型,構建起了脫貧攻堅的“四梁八柱”,呈現出了專業化、精細化、技術化、網絡化的特色。

如為確保脫貧成效經得起檢驗,中央明確要求實行最嚴格的考核評估制度。對2015年省級黨委和政府扶貧工作成效,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織開展了試考核,正式考核分四個步驟:第一步,中央政府組織省際交叉考核。第二步,委托中國科學院地理所組織開展第三方評估,主要評估貧困人口識別和退出準確率、因村因戶幫扶工作群眾滿意度。第三步,收集考核數據,其中包括各省總結報告、貧困監測數據和建檔立卡數據,2016年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使用管理績效評價結果等。第四步,對22省2016年脫貧攻堅成效進行綜合匯總分析,形成考核意見。考核結果作為對省級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和領導班子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

五,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在政府積極推動脫貧攻堅的同時,動員社會各種力量加入扶貧濟困行列。把政府的意志、社會的關愛與貧困群眾意愿相結合,確保減貧項目與貧困人口的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

六,中國貧困人口脫貧的經驗對世界的影響。中國貧困人口脫貧的思想,全面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無論是對黨和國家的各項事業,還是消除貧困的具體實踐,都是一次意義重大的指導思想的躍升: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消滅貧困、實現共同富裕。做好扶貧開發工作是由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決定的,而改善民生是扶貧開發的基本目的。聯合國《2015年千年發展目標報告》顯示,中國極端貧困人口比例從1990年的61%,下降到2002年的30%以下,率先實現比例減半,2014年又下降到4.2%,中國對全球減貧的貢獻率超過70%。中國成為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國家,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譽。中國貧困人口脫貧的巨大成就高度證明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作者傅光明系湖北省財政廳湖北省作協會會員,湖北省詩詞學會會員,省財稅審詩詞分會副會長)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伊人五香丁香婷婷天堂网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豆 | 亚洲一区亚洲二区欧美一区 | 中文字幕在线观一二三区 |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综合久久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