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常瑞:塑造德治秩序促進鄉風文明

[ 作者:常瑞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12-01 錄入:王惠敏 ]

塑造鄉村德治秩序,根基在壯大集體經濟,增強農村農民的物質基礎?!皞}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經濟基礎對上層建筑具有決定作用。推進鄉村德治建設,前提是做強做大集體經濟,使農村農民擁有強大的物質力量。南山村通過移民搬遷,徹底改善人居環境,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正在成為當地打造特色小城鎮的生態休閑區和旅游新名片;通過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呈現產業興旺的良好態勢,著力保障農民群眾收入增長、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物質財富豐富了,精神文明建設就有了堅實的基礎。南山村的探索歷程,就是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抓好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繼續鍥而不舍、一以貫之抓好精神文明建設,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生動實踐。

塑造鄉村德治秩序,重點在加強道德建設,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國家的繁榮強盛,一個民族的文明進步,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社會思想道德水平。衡量社會文明程度高低,很重要的是看文明風尚、精神風貌、人文氛圍。南山村深刻感悟到“道德比金子更重要”的真理,通過制定《村規民約》、評選“十星級文明戶”、發放敬老物品等活動,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崇德向善蔚然成風。堅持把教育作為立村之本,推崇尊師重教,弘揚“善孝和”文化,全力打造精神文明建設的標桿。所謂“立物易、立心難”,在實踐中,南山村保持定力、耐心和韌勁,著力培育鄉村文明新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不斷推向縱深,為農村發展進步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和豐潤的道德滋養。

塑造鄉村德治秩序,關鍵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與文化自覺。自古以來,鄉村就是人情社會、熟人社會,而人情與道德、習俗等天然相連,只要善加利用引導便可形成與自治、法治相輔相成的德治。在我國古代基層治理中,德治有著十分豐富的借鑒資源,所謂“無訟”,即是依靠鄉土社會的禮治秩序對人們形成規范。在南山村,除了《村規民約》,《民庭和諧行孝道,健康長壽來南山》、孝德文化墻等無處不提倡移風易俗,無處不弘揚時代新風。采取村民喜聞樂見的形式,讓村民在實踐養成中感知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進而增強村民的文化自信與文化自覺。進入新時代,鄉村德治建設要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以堅定的文化自信促進鄉風文明,特別要樹立宣傳新鄉賢的典型,用榜樣的力量激發人們奮力前行,用美德的感召帶動人們和睦相處,在鄉村社會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德行天下的濃厚氛圍。

作者單位:山西省社會科學院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山西新聞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乱码精品不卡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每日更新 | 亚洲中文字幕页面 | 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另类 | 亚洲综合一区自偷自拍 | 日本一本之道高清不卡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