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吳天龍:推進我國農產品品牌建設的幾點思考

[ 作者:吳天龍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12-11 錄入:王惠敏 ]

    今年年初,農業部印發了《農業部關于2017年農業品牌推進年工作的通知》,確定2017年為農業品牌推進年,開始全面推進農產品品牌建設。這既是對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的積極回應,也是對新時期農業供需矛盾調整后的主動適應,預示著我國品牌農業發展開始進入加速期。

  農業品牌化建設意義重大,既是提升農產品國際競爭優勢、促進農民增收的有效手段,也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如今,我國的農產品品牌建設已經取得一定進展。截至去年年底,“三品一標”總數接近10.8萬個,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分別達到7.8萬個、2.4萬個、3844個和2004個,成功打造了西湖龍井、五常大米、洛川蘋果、贛南臍橙等知名區域品牌。但是我國農業品牌創建工作起步晚、基礎弱,農產品供給和國民經濟關系中一些長期存在的矛盾依然突出,農業品牌建設的任務艱巨繁重,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農業品牌建設存在的問題

  我國農產品品牌從無到有,逐步發展起來,有很多值得借鑒、推廣的建設經驗,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和限制。

  在行政體制方面,農業品牌發展面臨管理體制和政策障礙。一些地方的不同部門從自身責任出發,過分強調本部門的管理規范,忽視了農業品牌發展的實際需要,加劇了農業品牌發展面臨的認證難、推廣難等問題。二是辦事效率低。農業品牌的推進涉及財政、農業、工商、質檢、旅游等多個管理部門,涉及部門過多,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協調,辦事效率大大降低。三是缺乏統籌規劃和安排。缺乏對農業品牌發展的總體規劃和布局,難以統籌協調和有序推進農業品牌發展。

  在行為主體方面,第一,缺乏品牌意識。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農民的品牌意識淡薄。生產觀念陳舊,既沒有獨立打造品牌的能力,也沒有建設品牌的意識,經營過程多停留在生產階段。二是農業企業品牌意識不足。在生產過程中對品牌的認知不夠,重生產、輕銷售的現象普遍存在,絕大多數的農業企業沒有成熟的品牌運作模式。三是消費者品牌意識有偏。對蔬菜、水果等生鮮品的品牌認知明顯弱于深加工產品。第二,農村勞動力女性化、老齡化趨勢明顯。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深入推進,農業勞動力大量轉移,而且轉移的勞動力以男性和青壯年為主,農村地區的勞動力出現老齡化和女性化等現象。我國2016年農民工總量達28171萬人,其中外出農民工16934萬人,在所有農民工中40歲以下的占53.9%,男性占65.5%。高素質農民工的大量轉移導致農村高素質勞動力嚴重缺失,對農業品牌建設十分不利。

  在生產經營方面,第一,農業生產存在“小而亂”現象。總體看,我國農業生產還處于產品多、品牌少,普通品牌多、知名品牌少的狀態。除了極少數知名品牌外,多數農業品牌的影響力有限,跨省跨區域的品牌不多,國際知名品牌更少,一些名優特產還處于“有名無牌”的階段。這導致我國許多優勢產品的競爭力不足。第二,“品牌農業”的產業鏈延伸較短。“小而亂”的現象導致我國農產品產業化、規模化和市場化發展程度不高。品牌農產品多集中在種植行業和初加工業,技術含量偏低,深加工品牌很少,產業延伸不足,轉化增值能力弱。第三,農業標準化生產滯后。農業標準化生產是規范生產、穩定品質的前提,是農業品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但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起步較晚,農業標準化生產相對落后,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農業標準化體系建設滯后。我國的標準制定落后于國際社會,指標檢測的范圍和標準都低于歐美等發達國家,測試結果難以得到國際認可,對于化學品過量使用的判定標準不具體,處罰手段少。二是農業標準化貫徹難度大。我國的農業生產比較分散,農戶與農戶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在生產技術、環境、資源等方面都不相同,農業生產的一致性難以保證。另外,由于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的技術性和專業性較強,農產品的標準化生產落實難度較大,即便是中糧集團、沃爾瑪(中國),也都是在2011年才成立專門的食品安全部,負責企業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農業品牌建設的對策建議

  完善頂層設計,提升品牌農業綜合管理效能。主要從兩個方面抓起。一是完善農業行政管理協調機制。盡量按照權責一致和“一件事由一個部門干”的原則,調整部門之間的職責權限,劃清部門的職能邊界。在職能交叉、矛盾突出的領域,尤其是在農業投入、農產品加工、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執法等領域,建立起制度化的磋商機制,減少體制摩擦,增強政策的有效性和一致性。二是組建專門的農業品牌建設推進機構。成立農業品牌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全國農產品品牌工作,明確我國農業品牌的發展方向、工作重點和實現路徑。并在此基礎上開展以品牌為紐帶的資產重組和生產要素整合,加強農產品品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努力形成農業品牌發展合力。

  推動農業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夯實農產品品牌建設的發展基礎。發展品牌農業必須要解決“小農戶”“大市場”的現實矛盾,最好的辦法就是發展規模經營。一是扶持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適度規模經營。二是支持發展社會化服務組織,構建以公共服務機構、合作經濟組織、龍頭企業為骨干,其他社會力量為補充的新型多元化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的規模發展。三是拓展拉長“品牌農業”產業鏈,引導龍頭企業與上游農戶和下游中小企業有效對接,促進產業融合發展,積極探索。此外,還要加大力度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統一完善標準評價體系,規范推廣生產技術,制定以產品標準、試驗方法標準、投入品使用準則為主的國家標準體系。

  強化對農業品牌創建的激勵與保護,提高農產品品牌建設的積極性。政府要制定出臺促進農業品牌發展的獎勵和保護政策,充分調動農業生產者在“品牌農業”創建中的積極性。一是引導有條件的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三品一標”認證。提供認證指導,簡化認證程序,對認證成功的企業給予宣傳、獎補、稅收等方面的支持,并進行定期抽查監管。二是鼓勵企業創建名牌。對首次獲得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以及省著名商標和省名牌產品的農產品的經營者,按照標準給予相應獎勵,有條件的地方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實行除基礎獎勵之外的激勵措施。三是將品牌的培育和保護納入法制化軌道。嚴厲打擊假冒偽劣產品,保護品牌形象和利益,為品牌農產品的生存和發展創造良好的秩序和環境。

  加大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增強農產品品牌建設的人才支撐。我國農業生產者素質總體偏低,難以適應不斷提高的農業現代化生產要求,因此,應該積極培養高素質的職業農民,為農產品品牌建設提供人才支撐。一是積極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按照品牌農業發展的要求,以電大、技校、高職院校、實踐網點等為載體,構建職業教育、繼續教育、終身教育、農村社區教育的四位一體教育體系,重點從生產技能、經營管理、科技運用等方面對有志于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開展培訓指導,培養一批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農產品品牌建設人才。二是鼓勵農民返鄉創業。加大創業服務力度,在貸款、補貼、保險、生產指導等方面對返鄉創業的從業人員給予實質性的政策支持,并提供相應的社會保障體系,在合適的地區推進返鄉創業園建設,搭建返鄉農民工創業與就業平臺。

  集中力量打造一批有競爭力的區域公用品牌。各級政府農業部門應把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納入工作重點,充分發揮政府公共服務職能,加大品牌整合力度,提升產品價值。建議以縣或市為單位推進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立足優勢資源和區域特色,培育地方特色品牌,支持龍頭企業申報和推介馳名商標、名牌產品。

  作者單位: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村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A级片电影亚 | 久久免费视频77 |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线 | 色婷婷六月亚洲婷婷国产 | 色综合曰本久久 | 色综合中文字幕色综合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