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郁靜嫻:呵護好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 作者:郁靜嫻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11-27 錄入:王惠敏 ]

丹桂香,秋蟹肥。陽澄湖大閘蟹名氣在外,巨大的需求也讓不少商人動起歪腦筋。日前,江蘇蘇州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通報,下屬某理事單位偽造蟹扣、以外地蟹冒充銷售,受到處罰。

本地企業為何還造假,難道不懼“陽澄湖大閘蟹”這一公用品牌受損?作為區域公用品牌,它賦予一定地域內某類產品獨特的“光環”,且不為個人或企業所獨有。一些個體售假者中飽私囊,品牌損失后果由集體共同承擔。農產品兼具地域性和同質性,使“借光”變得容易。如果說辨識外來造假還有跡可循,那么當新鮮的農產品帶著防偽標識來自你所期待的原產地,那就真假難辨了。

近年來,農業品牌建設蒸蒸日上,各地挖掘特色農產品,利用“一縣一品”等模式,有效促進了產區農村經濟發展。截至去年底,全國“三品一標”獲證產品總數達到12.1萬個,比2016年增長12.4%。今年年初,71個農產品被列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產品。與此同時,品牌保護卻相對滯后,但凡小有名氣,就會出現產區內搭便車、蹭品牌等現象。五常大米、贛南臍橙、西湖龍井等人們熟知的區域公用品牌,幾乎無一例外。

保護公用品牌要靠行業自律,更需機制保障。防偽升級、教育警示,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歸根結底,個體、企業、行業協會之間應建立更為緊密的利益聯結,要讓市場營銷手段更有效,對造假者處罰措施更有力,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從內部看,囿于土壤有機質含量、水質保護等因素,一定地域內農產品的產量有限,產值到達瓶頸后再難以做大。但是,利用造假來擴大銷量絕非良策。解決之道,一要注重引導當地產業多元化,加大農技推廣和新產業扶持力度,拓寬農民收入渠道;二是需要多部門共同完善農產品全環節監控、市場反饋及追責體系,斬斷涉及農工商等多領域的造假鏈條。

從外部看,一些本地企業所售貨品多來自產區周邊,與產區種養條件相仿,只是由于種種原因錯失品牌推廣最佳時期,缺乏市場知名度。傍品牌給他們帶來的不僅是高價,也是銷路。既要保護老字號,也要扶植新品牌。可以考慮適當擴大品牌覆蓋范圍,做好產區細分和產品分級,搭建統一的銷售平臺,讓農產品在陽光底下由消費者自行選購。

擦亮農產品公用品牌,終究要靠質量。背靠大樹好乘涼,品牌打響后,倘若在質量提升上不作為,公用品牌便不過是徒有其表。今年8月,《中華絨螯蟹商品蟹標準》發布,剝離各種因素,按照大閘蟹本身特點分出五個等級。在農產品質量評估上,要回歸核心指標,而不應僅僅以產地論好壞,著眼個體質量,才能打造真正的金字招牌。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業農村市場信息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国产色综合一二三四 |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不卡 | 亚洲性夜夜综合久久9 | 亚洲欧洲日韩一区二区日本 |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在笑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