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云南省雙柏縣是紅河源頭的重要生態屏障,是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域,高達84%的森林覆蓋率和眾多的珍稀動植物,贏得了“滇中綠海明珠”和“珍稀動植物王國”的美譽。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共雙柏縣委、縣政府堅決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理念,確立“生態立縣、綠色崛起”的發展戰略,通過幾年的實踐,擦亮了“養生福地,生態雙柏”這張靚麗的名片,為雙柏注入了強大發展動力。
生態制度體系逐步完善。制定出臺《雙柏縣省級生態文明縣創建實施方案(2013—2017)》《關于雙柏縣建設全州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的實施意見》《雙柏縣建設全州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環保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等相關文件,對全縣生態文明建設工作進行了具體安排。自然資產離任審計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工作積極推進。抓好最嚴格水資源保護管理制度考核辦法的執行,制定《雙柏縣全面推行河長制行動計劃(2017—2020年)》,嚴格落實“河長制”,任命30名縣級河長、176名鄉鎮級河長、47名村級巡查員,河湖管護進一步得到加強。
生態保護責任不斷壓實。嚴格按照“生態立縣,綠色崛起”的戰略安排,成立了以縣委書記任組長的縣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堅持每季度召開工作推進會,制定出臺《雙柏縣關于切實加強環境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雙柏縣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環境保護工作責任落實辦法(試行)》等規范性文件,將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目標責任納入全縣綜合績效考核,將目標責任分解到各鄉鎮、相關部門,做到一季一督查、一年一考核,形成了各級各部門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的工作格局。通過正確發揮績效考核“指揮棒”作用,在加快發展經濟的同 時,更加注重保護綠水青山,保護良好生態環境。
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以“世界環境日”等宣傳活動為抓手,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多層次、全方位開展宣傳活動,增強公眾的環保意識,使廣大干部群眾理解、支持和參與生態縣創建活動,不斷提高公眾對創建生態文明縣的知曉率,使每個單位、每個家庭、每位群眾都成為環境保護的宣傳者、實踐者和推動者,不斷調動全民參與創建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生態文明教育納入中、小學教育課程和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內容,不定期邀請省州環保部門的領導和專家到雙柏開展生態文明建設專題講座。編印《環境保護宣傳手冊》2萬余份,持續開展環保知識“七進”活動,營造“人人關注生態,共建美好家園”的良好氛圍。
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縣城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到Ⅱ類,環境空氣質量達一級標準,區域環境噪聲達到聲功能區劃要求,城市污水處理率達87.3%,生活垃圾處理率達87.5%,生活垃圾滲濾液處理率達100%;雙柏華興人造板有限公司、縣城生活污水處理廠兩個重點企業污染源監測指標持續正常。目前,全縣8個鄉鎮已全部參與了省級“生態文明鄉鎮”創建,有6個已被命名、2個待命名;法脿鎮、愛尼山鄉、獨田鄉已完成國家級生態鄉鎮申報工作,法脿社區等56個村(社區)已被命名為州級生態村,州級生態村比例達66.7%;已創建省級綠色學校6所、州級綠色學校16所、省級綠色社區2個、省級環境示范教育基地1個。縣域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保持良好態勢,城鄉群眾對區域環境滿意度逐步提升。
生態農業建設進程加快。通過“企業+基地+家庭農場”的農業發展模式,大力發展林畜、林藥、林果等林下種植養殖業,積極引進上海牧糧集團年產20萬只黑山羊精深加工項目、雙柏新格林食品開發有限公司年產10萬噸果蔬及香料精深加工建設項目、云南泰華豐功藥業有限公司雙柏縣中藥材種植加工建設項目等重點農業龍頭企業,不斷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帶動農民增收。全縣共獲得“三品一標”認證企業和單位12戶29個,其中,無公害農產品認證8個、綠色食品認證11個、有機食品認證9個,白竹山茶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場地認證登記總面積達4.3萬畝。
生態林業建設發展迅速。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水土保持、農村能源建設、野生動植物保護、自然保護區建設和陡坡地生態治理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加快推進。將天然林保護任務分解落實到全縣18個管護實施單位、145個管護點,2017年投資3476.04萬元落實森林管護面積487.8萬畝,實現連續31年無重特大火災。全縣共有涉林企業113戶,有省級林業龍頭企業4戶。2016年林業總產值達17.3億元。完成2016年度新一輪退耕還林及陡坡地生態治理驗收2.2萬畝,申報實施2017年退耕還林項目4萬畝。近年來,完成義務植樹60.4萬株,完成四旁植樹85萬株,適齡公民義務植樹盡責率達97.5%。
生態宜居水平不斷提高。累計投入資金4.86億元,不斷加強生態宜居項目建設。其中,投資500余萬元開展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工程,全面推進農村生活污水、垃圾、畜禽糞便等污染治理,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改善。投入資金1.98億元,對城區道路、公園、廣場進行改造,進一步提升完善城市功能。投資8500萬元實施了查姆湖保護開發項目,投資540萬元對東興湖進行提升改造,投資509萬元實施查姆湖補水工程,投資170萬元對縣城面山進行造林綠化,投資1900萬元對縣城風貌進行了提升改造,縣城人居環境和城市品質得到較大提升。
生態環境綜合整治深入推進。嚴格推進生態執法,大力打擊破壞生態的違法行為,對5個未批先建和13個未驗收先投產的違法違規建設項目下發責令限期改正通知書;依法查處環境違法案件17起,移送涉嫌環境犯罪案件1起;依法毀封礦洞19個。組織開展了全縣農產品產地重金屬污染防治普查工作,完成采集制備工礦企業周邊區和一般農區土樣679個,其中加密點位2個,已開展水稻協同監測采樣19個,建立農產品產地土壤環境質量國控例行監測點10個。建立完善12369環保熱線接聽調處制度,年內及時處理群眾來電、來信舉報投訴,辦結率和群眾滿意率均為100%。
(作者系中共云南省雙柏縣委書記)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社會主義論壇 2017-12-13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