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色農業適度規模化發展對于形成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內生發展能力乃至最終取得區域發展和脫貧攻堅的勝利具有重要意義。以武陵山片區椪柑生產經營為案例進行深入分析發現,作為一個具有動態內涵的概念,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實現形式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模式,各地必須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最終選擇合適的特色農業規模化發展道路。
一、引言
2011年底出臺的《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 (2011—2020年) 》和在湖南省吉首市召開的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脫貧攻堅試點啟動會, 標志著新時期我國脫貧攻堅戰略發生了重大轉變, 未來十年, 武陵山區、烏蒙山區、大別山區等11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 (以下簡稱連片特困地區) 將成為我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新一輪脫貧攻堅戰略的啟動, 標志著當前我國特殊困難地區區域發展和脫貧攻堅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轉向, 它突出對自主發展能力的培養, 強調發展式脫貧, 因而更注重培育區域性的特色優勢產業。[1]連片特困地區多為老、少、邊、窮地區, 改革開放以來眾多發展實踐和經驗教訓已經表明, 眾多先天和后天的劣勢決定了在這些地區大力發展工業是很難帶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 而近些年來在連片特困地區掀起的以旅游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發展浪潮, 其成效也非常有限, 獲益者只是那些有著絕對旅游資源優勢的少數幾個地區而已。而在連片特困地區的二、三產業面臨尷尬境遇的同時, 農業尤其是特色優勢農業的支柱產業地位卻越發突顯, 它在帶動連片特困地區經濟發展、促進社會進步、保護生態環境、傳承農耕文明等方面發揮著日益顯著的主導作用。
武陵山連片特困區 (以下簡稱武陵山片區) 包括了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地區的71個縣市區, 其中多數在湖南和貴州境內, 該區域總面積近18萬平方公里, 2012年末總人口3700余萬人。境內有土家族、苗族等9個少數民族。該地區集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于一體, 是跨省交界面積廣、貧困程度深、社會問題多、經濟基礎差、少數民族聚集度高的連片特困地區, 因而國家率先在該地區啟動了脫貧攻堅的試點工作, 大力支持該區域創新體制機制, 務求為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范本和經驗。在武陵山片區區域經濟發展中, 農業一直處于重要地位, 而特色農業在規模化發展和產業帶動方面更是成效顯著。特色農業適度規模化發展極大地推動了該地區傳統農業轉型升級, 有利于促進現代農業的盡早實現, 它對于有效形成武陵山片區內生發展能力乃至最終取得區域發展和脫貧攻堅的勝利都具有重要現實意義。[2]武陵山片區是我國最大的柑橘生產基地, 《全國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 (2008—2015年) 》劃定的鄂西—湘西柑橘優勢區就分布在該區域, 僅片區內的湘西自治州, 其椪柑種植面積就達100余萬畝, 占全國椪柑面積的15%, 產量100多萬噸, 占全國椪柑產量的19%, 遍及全州164個鄉鎮1215個行政村, 直接受益農戶達25萬戶90余萬人, 約占全州總人數270萬人的四分之一。片區內的湖北長陽縣“清江椪柑”、湖南“湘西椪柑”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 從江椪柑國家質檢總局“原產標記注冊”認證品牌。椪柑產業成為了武陵山片區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 它已從一個單純的種植業發展成為一個集生產、貯運、保鮮、加工于一體的產業集群, 成為當地最有特色、最有優勢和最具競爭力的農業主導產業。因此武陵山片區椪柑產業在規模經營過程中面臨的各種問題和形成的規律性模式對于其他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特色農業發展而言極具代表性。作為區域發展與脫貧攻堅試點啟動區和改革試驗區的武陵山片區而言, 它承擔了為連片特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進行體制機制創新的“先行先試”之職責, 但囿于既有的發展條件, 它無法像發達地區那樣有充足的經濟實力去承擔過多的“試錯”成本。我們選取了武陵山片區椪柑生產經營作為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特色農業規模經營的典型案例, 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通過“解剖麻雀”式的分析, 試圖從理論層面進一步明確在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發展特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重大意義, 并從實踐層面總結出特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發展模式和實現路徑, 力圖為其他連片特困地區特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和農業產業化扶貧提供可資借鑒的理論依據和現實參照。
二、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特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現實意義
進入新世紀后, 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發生了顯著變化, 它們不再滿足于通過外力扶持實現短期的脫貧致富, 而是更希望獲得持續的內生發展能力, 因而我國的脫貧攻堅戰略也隨之由“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 由點線扶貧向整體連片扶貧轉變。新一輪扶貧戰略更注重通過培育特色鮮明、優勢突出和帶動能力顯著的支柱產業以形成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對于連片特困地區而言, 農業尤其是特色農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關部門的數據表明, 2012年我國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10.1∶46.8∶43.1, 而武陵山片區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25∶34∶41, 后者第一產業在國民經濟結構中所占比重遠超過全國水平, 武陵山片區第一產業尤其是農業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一) 特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是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動力
發展特色農業是落后地區農業現代化的必然取向, [3]特色農業在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農業中的重要地位顯而易見, 無論是對農業總產值的貢獻還是在新科技、新品種和新觀念的引領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現代農業的實現需要從“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進行突破, 一方面應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 重點解決灌溉、電、水、農用道、生產資料供應、優良種苗培育、農業社會化服務、生產技術提供、農業科技人才儲備等物質和技術方面的制約;另一方面則要在繼續堅持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基礎上進行機制和體制創新, 應大力培育多元化的新型經營主體和集約化、專業化、市場化、組織化、社會化“五化一體”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 需要在土地流轉、資金籌措、技術創新等生產要素配置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大膽探索, 最終為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農業生產方式轉型升級搭建有效的軟性制度平臺。只有將軟硬兩方面創新的成果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并始終貫穿于生產經營的全過程才能真正在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實現農業現代化, 這就需要找到一個有效的結合點, 而現有產業扶貧理論和發展實踐中已經有足夠證據表明, 發展適度規模的特色農業經營能有效實現上述軟硬件創新的完美融合。首先, 特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有助于實現農業集約化和效益化。與傳統農業生產經營方式所不同的是, 現代農業要求生產資源和要素的高度集中, 如此才可能產生規模經濟和集群效應, 最大化的降低生產經營成本獲取客觀利潤, 相應的管理環節更繁多, 涉及的管理要素也更加復雜。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人多地少, 資源嚴重不足, 以單個家庭為生產經營單位的傳統小農生產方式加劇了這種資源的稀缺性, 從而使得生產經營分散化, 導致農業產業缺乏足夠競爭力, 而特色農業的規模經營能在適度規模的前提下積聚生產經營要素, 整合各種資源集中力量以實現效益的最大化;其次, 特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有助于實現農業標準化和安全化。農產品的標準化生產、質量安全體系和產品追溯體系的建立都需要一定的規模, 分散經營無法實現這一目標, 特色農業規模化發展不再局限于傳統農業生產經營方式, 它強調生產者與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消費市場等多元主體的積極對接, 易于了解消費市場對于農產品質量和安全的真實訴求, 因而更能從觀念和技術上引導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農業朝規范化、標準化和安全化方向發展。第三, 特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有助于實現農業品牌化和市場化。特色農產品的品牌建立和市場推廣需要規模, 一方面, 區域性的農產品品牌諸如農產品地理標志品牌的創建需要大量人財物耗費, 規模越大單位成本分攤就越小, 另一方面, 特色農產品品牌影響的深度和廣度多與產品的生產經營規模成正比, 規模越大影響力就越顯著。對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而言, 特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是順應了現代農業發展趨勢的必然選擇, 它既注重質量又強調品牌, 也正因為此武陵山片區才形成了諸如“瀘溪椪柑”、“古丈毛尖”、“涪陵榨菜”等一系列享譽中外的特色農產品品牌。
(二) 特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是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現實保障
特色農業是高附加值農業, 對其進行規模化經營, 有助于生產要素集聚, 便于采用先進技術、精選優良品種, 易于創新生產經營的組織形式和農業社會化服務方式, 有利于從物質層面到制度層面對生產力和生產關系進行有效的協調而使農業生產資源得到有效配置, 產生顯著的規模經濟效益, 形成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自我積累機制, 進而大幅提升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 推動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傳統農業的轉型和現代農業的提質增效。如武陵山片區內的湘西州下轄的瀘溪縣, 總人口29.6萬人, 其中農業人口17.43萬人, 是一個典型的少數民族貧困山區縣。該縣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 把做大做強椪柑產業作為“產業富民”戰略的具體舉措, 積極推進椪柑產業規模化發展, 現有種植面積達35萬畝, 總產量達19萬多噸, 產值達2.6億元, 椪柑收入占全縣農業總產值的36%, 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6.5%;全縣農民人均開發面積達2畝, 椪柑項目覆蓋121個村, 直接和間接受益人口19.3萬人, 近10萬農民通過椪柑生產經營實現了脫貧致富, 瀘溪縣生產的椪柑現已注冊國家地理標志品牌, 名聲享譽國內外, 該縣已榮獲“中國椪柑之鄉”的稱號, 是世界最大的椪柑產業基地之一。
(三) 適度規模經營是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農業生產經營稀缺資源優化配置的有效途徑
農業生產經營資源優化配置的內涵在于高效率地利用資源, 做到“物盡其用、人盡其才、財盡其力”, 其根本目的是實現單位資源產出的最大化。資源優化配置的主要途徑是市場機制, 通過市場本身具有的平等性、開放性和競爭性特點, 在優勝劣汰和利潤導向等機制作用下, 自發地對農業生產經營者擇優去劣, 引導生產經營資源向獲得高效率和高效益的生產經營主體集中。以武陵山片區為例, 該地區地處偏遠山區, 農業發展的先天要素缺乏, 自然災害頻發, 農業生產的自然環境惡劣, 人均耕地面積僅為0.81畝, 是全國平均水平的60%。由于經濟、社會、觀念等因素的影響, 農業生產組織結構松散、農業生產經營社會化程度不高、新技術新品種采用率較低、市場觀念和風險意識缺乏, 農業生產的比較效益低下, 導致區域以外的資源不愿進入, 甚至使得本就稀缺的資金、青壯勞動力等農業生產經營資源紛紛外流。即便對于現有農業資源也無法有效利用, 研究表明, 武陵山片區農業資源利用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存在土地利用不當、農業粗放型經營等問題, 資源短缺和嚴重浪費并存, 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已不僅事關當地農業發展方式順利轉型, 更關系到國家率先在該區域啟動的區域性脫貧攻堅戰略能否取得顯著成效。[4]特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所形成的規模不是人為預設的, 而是在市場導向下自發演進而成, 其產生的前提就是要有一個能讓土地、資金、技術、人才自由流動的市場, 隨著具有一定規模的特色農業快速發展, 將會進一步增強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調節中的主體作用, 進而在特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發展、市場機制完善和資源優化配置三者之間形成一種螺旋遞進協同發展的良性機制。同時特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易于引入新品種、新技術和形成完整的農業產業鏈, 也更易于創新農業生產經營形式和盈利模式, 從而有助于降低單位產出的耗費, 最大化發揮資源的集聚優勢和規模效應以形成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農業的核心競爭力。這對于顯著提升產出效率和比較效益, 進而留住現有農業生產經營資源乃至吸引區域外的資源逆向回流都有極大現實意義。
三、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特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實現的路徑選擇
關于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內涵, 應該從更為廣義的角度來理解, 當前一種比較片面的觀點認為農業規模化經營就是土地的集中規模經營, 這種觀點只看到了農業生產領域中某些環節的規模化, 沒有看到產前、產后和經營環節的規模化也可稱作規模化經營, [5]而在發達國家, 生產資料統一供給、生產環節的社會化服務、產品統一經營銷售等都是典型的規模化經營形式。因此, 從更寬泛的視角來研究特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實現問題更加符合規模經營的內涵和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實際。
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實現形式多種多樣, 不同地區、不同階段、不同產業、不同條件下的實現形式都各不相同, 筆者發現武陵山片區椪柑特色產業適度規模經營過程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逐漸形成并趨于成熟化, 典型的適度規模經營實現路徑主要有如下七種:第一種是專業合作社帶動型, 它主要依托椪柑專業合作社為聯系紐帶, 在合作社和社員之間建立了緊密的利益機制, 其運作類似于現代企業經營, 合作社主要負責生產資料、技術、初步加工、銷售等方面的服務, 社員按照事先確定的生產規范和標準提供優質的椪柑產品, 這樣既保證了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 又有利于椪柑銷售渠道的拓展, 使得合作雙方的利益均能得到有效保障, 這種形式適用于那些椪柑產業發展基礎好, 已經形成顯著規模并且有大戶或經濟能人牽頭的椪柑種植地區, 比較典型的有永順縣長官果王柑桔專業合作社、宜昌市曉曦紅柑橘專業合作社等。第二種是產業協會帶動型, 其特點是在政府支持下建立椪柑產業協會, 不以盈利為目的, 著重提升椪柑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促使各方在生產標準和技術規范制定、品牌形象規范、安全質量建設、國內外市場滲透等方面統一共識、集中力量以形成各方共贏, 這種形式適合于那些椪柑生產經營規模較大, 產品已經形成了一定區域品牌, 有實力雄厚的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組織做依托的地區, 比較典型的如保靖縣富硒椪柑產銷聯合社、長陽清江椪柑產業聯合社等。第三種是政府扶持型, 這種模式下, 有關椪柑生產經營的重要環節, 如品牌建設、基地建設、技術升級、標準制定、市場開拓等方面政府都起到了極為重要的扶持和引導作用, 甚至有的時候政府不僅自己“搭臺”, 還親自“唱戲”, 其最終目的在于提升當地椪柑產業的競爭力, 這種形式適合于椪柑產業已經成為當地農業甚至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 并且有著“強政府弱市場”傳統的地區, 比較典型的有瀘溪縣極力打造中國椪柑“第一品牌”、永順縣對柑橘銷售確立了獎勵辦法、龍山縣引領柑橘產業升級換代等。第四種是園區帶動型, 這種實現形式著重通過嚴格生產經營標準、技術集成、科學管培、完善基礎設施、市場營銷、品牌打造以及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等措施積極創建椪柑標準化示范園區, 通過園區的輻射、示范和帶動作用引導周邊椪柑生產經營農戶采用新品種、引進新技術、使用新設備、形成新觀念, 從而全面提升整個區域椪柑標準化生產水平和產業競爭力, 此種模式通過改造低產園、劣質園、郁閉園, 建設高標準新園, 比較適合推行農業觀光、樹下養殖、“果—禽—沼”生態循環農業等新型農業生產經營模式, 從而延伸了椪柑生產經營的盈利鏈條, 保障了種植農戶的收益顯著增加, 此種實現形式適用于椪柑生產經營產業基礎較好、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生產技術標準、集中連片的規模化園區面積較廣、交通區域優勢明顯、政府注重生產經營技術升級換代的地區, 比較典型的有瀘溪縣打造的十五萬畝農業標準化椪柑示范區。第五種是龍頭企業帶動型, 這種形式是以椪柑生產經營過程中的生產、加工、儲運或銷售企業為“龍頭”, 推行產加銷一體化、貿工農相結合的一體化經營格局, 形成龍頭企業連基地、基地連農戶的專業化、商品化、規范化生產經營格局, 龍頭企業外連市場, 內聯農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生產基地等主體, 通過構建完整的椪柑產業鏈結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戰略聯盟, 最大化的提升產業鏈條上各方的收益, 此種形式適用于已形成了一批具有較強影響力和一定規模的椪柑產業化龍頭企業, 企業與生產經營主體各方建立了穩定、持續的合作關系, 椪柑產業鏈條較為完善, 產業化發展規模顯著、產業化機制較為成熟的地區, 比較典型的有北京匯源集團懷化有限公司、湘西州邊城醋業有限責任公司等龍頭企業對當地椪柑產業規模化經營的帶動。第六種是品牌帶動型, 這種形式注重市場品牌的塑造, 積極通過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展銷活動、產品推介會、農產品博覽會和申請地理標志品牌等方式提升本地椪柑產業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 在品牌使用時制訂了統一的產品標準和技術規范, 出臺了有關品牌使用的規定和細則, 力求通過對當地椪柑產品的整體品牌和市場形象打造推進椪柑規模化和產業化發展, 此種形式適用于政府具有較強市場營銷意識, 當地椪柑產品品質較好且有一定市場知名度的地區, 比較典型的案例有“湘西”椪柑和“瀘溪”椪柑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成功申請。第七種是生產經營大戶帶動型, 這種形式注重培育椪柑生產經營大戶、能人, 強調在機制體制方面大膽創新嘗試, 重點在土地流轉、金融貸款、技術培訓、基礎設施建設、生產資料供應、農機具購置補貼等方面進行政策引導扶持。此種形式又有兩種具體的實現模式, 一種是在生產環節, 大戶通過承包租賃或置換周邊農戶的土地進行椪柑規模化的集中生產, 進而為優質生產基地及優質椪柑生產示范園的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另一種是在運銷環節, 大戶事先對椪柑產品品質提出標準和要求, 通過對周邊椪柑大規模的集中收儲、運輸、銷售, 實現椪柑經營的規模化。生產經營大戶帶動型實現形式適用于已有一定數量技術過硬、市場意識較強、思維活躍、敢于開拓創新的農村經濟能人或椪柑生產經營專業戶的地區, 這種形式目前是武陵山片區椪柑規模化生產經營主要的實現形式, 在各地均有較為成熟的案例。
四、結語
武陵山片區大力推進特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是切合該地區發展實際情況的明智舉措, 這有助于構筑特色農業的核心競爭力, 有助于增強農業產業化扶貧的動力。對于那些與武陵山片區經濟發展情況較為近似的連片特困地區而言, 特色農業的規模化經營可以有效引導有限的資源和要素向特色農業生產經營積聚, 進而產生顯著的規模經濟效應, 同時隨著產業鏈的進一步延伸, 各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涌現, 多元化農業經營體系逐漸完善, 最終將形成特色農業全產業鏈經營的格局, 從而最大限度地保障產業鏈中各環節和各主體的利益, 充分彰顯其應有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這將直接推動連片特困地區農業支柱產業的發展, 為區域內生發展能力的形成壯大和產業化扶貧戰略的推進奠定堅實的產業基礎。因此, 諸如武陵山片區之類的連片特困地區, 在深入推進本地特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時, 如何從眾多規模化實現形式中找到一條切實可行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實現路徑尤為關鍵。在武陵山片區特色農業發展實踐中, 雖然形成了一些較為完善可資借鑒的規模化經營模式, 但農業發展沒有一成不變或萬試萬靈的模式, 不同產業、不同地區、不同時期和不同階段下, 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實現形式都不相同, 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各地必須充分考慮自己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生產經營主體的能力素質、經濟發展實際等因素來綜合確定特色農業規模化發展的道路, 如此才能有效實現現代農業發展轉型進而形成特色鮮明的內生發展能力體系。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貴州社會科學2014年07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