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1世紀,我國鄉村建設發展經歷了:2004-2012年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2012-2017年美麗鄉村建設。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但隨之而來是關于如何振興,是不是全面振興等疑問,筆者帶著這些問題探訪了位于閩中大山深處的福建省德化縣。德化縣是典型山地地形,海拔在800-1856米的山地,占土地總面積的39.24%;海拔500-800米的山地,占土地總面積的46.43%。全縣75%以上的村駐地海拔在600~900米以上,坡度大于25°的土地占總面積的40.7%,小于15°的僅占24.7%。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溫熱濕潤,森林資源豐富。此外,德化縣是中國最大的工藝陶瓷生產和出口基地,有“世界瓷都”之稱。在陶瓷產業的引領下,德化縣由一個以農業為產業主體的地區,逐漸轉型為以工業為主、服務業為輔的發達地區。因平地資源匱乏、發展空間有限,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當地政府于提出了“小縣大城關”發展戰略,集中資源發展潯中鎮、龍潯鎮為首的城關地區,改革開放以來,德化縣整體經濟產業結構發生了巨大轉型,但鄉村卻因為人口流失而衰落。
筆者前往位于福建省中部,地處“閩中屋脊”戴云山區的德化縣農村,實地考察了赤水鎮東里村、國寶鄉南斗村、上涌鎮桂格村、上涌鎮下涌村、湯頭鄉草村村、湯頭鄉湯頭村,共計6個鄉村,總結并分析了調研數據,希望從鄉村人口與耕地變化的視角,以自下而上的觀察方式,探尋鄉村振興之策略。
1 鄉村衰落特征及原因分析
(一)農業人口減少與老齡化
在調研的鄉村中,平均人口流失率達79.96%,人口流失率極高,如表1所示,赤水鎮東里村全村戶籍人口約1300人,常住人口僅120人,人口流失率最高達90.77%。鄉村兼業農民數量極少,城關地區以陶瓷手工業為代表的產業鏈提供了穩定的就業機會,加之山區城鄉路途相距遙遠,調研鄉村幾乎不存在農民兼業現象,農民生計來源出現兩極化。鄉村農業人口老齡化現象嚴重,調研村落常住人口中,年齡大于60歲的農民平均占比為77%,上涌鎮桂格村老齡化率最為嚴重,年齡大于60歲的農民占88%。
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勞動力逐漸從農業中釋放出來進城選擇勞動報酬更高的非農就業,由圖2可知,即便近年來農民人均純收入不斷提高,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仍持續拉大,201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僅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4.32%。過大的城鄉收入差距誘使農民棄農從工。
(二)耕地撂荒嚴重
各村實際在耕種的耕地面積不多,平均耕地撂荒率達49%。究其原因是,山區農業耕作環境困難,難以實現機械化,調研鄉村農業生產機械化僅能實現機耕,在青壯年勞動力的大量流失的情況下,必然導致鄉村耕作能力下降,進而出現大量耕地撂荒現象。
另一方面,在耕作半徑方面,調研鄉村耕作半徑較之2000年均大幅度降低,留在村里務農的農民只種植距離居民點近的耕地,偏遠的耕地被撂荒。在耕地形態方面,撂荒耕地多為坡耕地,由于坡耕地坡度陡峭、耕作困難,耕作同樣面積的坡耕地需耗費更高的勞動力成本,加之質量差,產量低;因此,絕大多數坡耕地都出現撂荒,僅剩下地勢平坦地區的耕地仍在耕種。
(三)舊宅老損廢棄與新宅空置
許多古宅因人口流失而年久未修,尤其是偏遠地區,農民外出務工獲得穩定生活環境后,再不愿回鄉居住而不返修房屋。也有少數近郊鄉村農民在外務工掙錢后,為實現人情社會“光宗耀祖”的想法而返鄉拆舊建新,建起新式鋼筋混凝土房屋,但新建房屋往往只有老父母居住,或長期空置,只有少數節日時返鄉臨時居住。
(四)基礎設施與服務缺失
鄉村公共基礎設施是為農民生產、生活而提供的保障,主要以教育、文化和衛生事業為代表。以教育資源為例,調研走訪的6個鄉村中有5個鄉村的原村小學都被改造村委會辦公樓,但由于村莊人口少,村委會也是門可羅雀,有的甚至是“鐵匠把門”。
2 進城農民就業、生活穩定性分析
2015年德化縣城鎮化率達73.6%,城區人口總規模達20.4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61.45%,城區供養了大量人口。人口的聚集與城區穩定的就業環境息息相關,2015年僅陶瓷產業就為德化縣在城關地區創造了83180個就業機會。在十二五期間,相對于累計轉移農村勞動力的3.39萬人,德化縣累計新增城鎮就業量達3.43萬人,能夠實現對農村轉移勞動力的接納。德化縣城鎮發展能夠為農村勞動力轉移提供較為穩定的工作環境。為保證進城務工的農民能夠獲得安定的居住環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降低農民進城門檻、提高進城務工保障等措施。進城務工農民基本能夠實現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
3 人口流失、耕地撂荒的另類審視
(一)坡耕地撂荒有利于生態恢復
雖然山區耕地撂荒了,但由于沒了人類的干擾,在溫潤多雨的亞熱帶氣候環境下,山區植被逐漸恢復。圖4所示為德化縣撂荒20多年的坡耕地上自然植被的恢復。自然景觀正伴隨著人退林進而重從新煥發生機,其價值無法用任何經濟指標來衡量。鄉村振興不能僅僅用經濟發展的眼光來審視,恢復鄉村的青山綠水也是鄉村振興的方向。
(二)留守農民經營耕地的規模和質量提高
隨著城市化,進城農民的耕地被撂荒,那些水肥條件好、耕作條件便利的優質耕地得到流轉,留守農民人均耕作面積不斷增加,下涌村實際人均耕作面積達7.5畝/人,同時每戶農民耕作土地的平均質量也有明顯提高。此外,土地流轉在一定程度上也緩解了因連片土地多戶種植而導致的無法規模經營的問題。規模經營提高農民耕作效率,加之農民實際耕作土地的數量和質量都得到提高,單位勞動力能夠獲得更多的報酬,農戶農業收入必然上升,減少了城鄉居民收入的差距。
4 統籌鄉村振興規劃
城鄉收入差距與公共服務基礎設施服務匱乏是導致農業人口流失的關鍵因素。基于此,依據村莊自然資源稟賦與區位環境定位發展方向,做好鄉村振興規劃,對適宜振興的鄉村筑巢引鳳,為愿意留在鄉村的農民提供便利的生活環境。
(一)生計資源與農民就業分析
由于地處自然保護區,德化縣鄉村農民無林業收入,生計資源局限于農業生產,因此耕地資源成為確定人口容量的關鍵要素。以城鎮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為標準確定農民務農所需耕地資源,并基于此,測算村莊耕地資源的人口承載量。區位是影響鄉村生計來源與農業人口承載量的另一關鍵要素。近郊區由于能獲得來自城鎮經濟的輻射,單位耕地產值必然高于遠郊區耕地產值。
(二)政府投資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的經濟效率分析
在獲得城鄉收入均衡的前提條件下,與城鎮等質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是讓愿意留下的農民安于農業的保障,也是鄉村振興的基礎,鄉村基礎建設主要包含經濟性基礎設施服務與社會性基礎設施服務。然而,山區鄉村聚落數量多且分散,在投入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統一配套完善基礎設施既不現實,也是一種過程性浪費,因此必須考慮投入的經濟可行性與使用效率。基礎設施具有共享性,服務人群的數量決定了使用效率,受用群體人數越多則投入使用率越高,則可行性也越高。
(三)全域規劃
基于人口承載力分析與投入經濟效率分析,將德化縣全域內的鄉村劃分為建設型、保留型和遷并型三類。
建設性鄉村具有較為優越的區位條件和生計資源稟賦,能夠承載較多的農業人口,其發展應注重新型農業的幫扶以及公共基礎設施的完善。近郊區的南斗村,區位條件優良、資源人口承載力大,農產業發展應定位為設施農業和休閑農業基地,政府應通過土地整治增加其耕地資源,并予以配套完善的經營性基礎設施,如大棚、日光溫室等,通過各種優惠政策吸引農業人口就業。此外,應加快路網建設,提高交通便捷度,使居住于此的農民能享受到城市的公共服務,也能讓更多的城市居民就近體驗田園風光,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提高農業附加值。
保留型鄉村具有較為優越的資源稟賦,但不具備區位優勢,發展方向應以傳統農業生產為主。遠郊區的桂格村、下涌村優勢是具有較大人口承載量,但地處遠郊區,無區位優勢,對此類鄉村政府應通過土地整理平整土地,加大農業機械化投入,完善農業經營性基礎設施建設,便于農民實現規模化生產;鼓勵農民利用撂荒坡耕地發展特色林果業,適度發展精品農業,提高單位耕地農業產值。此外,政府應配套小學、醫院、文體娛樂等社會性公共基礎設施,提高鄉村現代化建設投入,讓為農者能夠安于農業,在鄉村也能享受到現代化的便捷。
遷并型鄉村既不具備良好的區位條件,自然資源稟賦也無法承載一定規模數量的人口,應通過遷并的方式恢復當地生態環境。東里村、草村村、湯頭村既不具有足夠的自然資源或區位優勢,村莊人口規模也小,不應再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而是將其分別遷到人口承載力大但目前人口較少的鄉村,原村莊以自然退出方式恢復生態,以為全地域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5 討論
古語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農業發展亦是如此,“為農者不如好農者,好農者不如樂農者”。農民樂農需要依靠鄉村產業興旺使農民實現生活富裕,而農民好農則需要讓為農民能保障收入在社會平均水平情況下,安心踏實地留在鄉村從事農業。鄉村振興必須依靠愿意留下來的農民,而鄉村教育、醫療、基層行政服務等基礎設施服務的缺失很難使為農者安于農業,更別提好農、樂農,鄉村振興更是無從談及。因此加快鄉村現代化建設,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是確保 “耕者有其田,耕者樂其業”,最終實現耕者振興鄉村最基本的保障。
作者簡介:謝臻,中國農業大學土地科學與技術學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土地利用規劃與可持續利用;張鳳榮,中國農業大學土地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土地評價、規劃與可持續利用。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土地學人(微信公眾號原創)2017-12-28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