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提出貫徹新發展理論,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其中有力措施之一,就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我國農村人口龐大,農業還處于少數地區現代化階段,農村基礎設施現代化建設還十分地不均衡、不充分。要實現農村在經濟水平、生活水準、生態環境、社會治理、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全方位發展,迫切地需要我們全面實施振興鄉村戰略。
村干部是我國社會主義振興鄉村的直接推動者、組織者和實踐者,是黨中央在農村經濟工作中的中堅力量和骨干力量,是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在農村的貫徹者和實施者,擔負著組織和領導農民群眾實施振興鄉村戰略的重要任務,在新時代新的實施振興鄉村過程中起著決定性作用。農民訴求的首選通道和依托對象便是村干部,在農民心中扮演重要角色。
門看門,戶看戶,群眾看干部。村民要想致富一方面靠自身的奮斗,另一方面靠村干部的帶領。后者有時發揮的作用更大,受益的群眾更多。任何工作的開展,都離不開村干部的積極參與。絕大多數村干部都為人民辦了很多實事、好事,尤其是脫貧攻堅中,沒有村干部的辛苦付出,很多工作都無法有序開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最基礎、最堅實的力量便是我們的基層村干部。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鄉村的穩定與發展、文明與和諧,都離不開一支合格的村干部隊伍。
村干部行使公共權力、管理公共事務、提供公共服務的職能,村干部選對與否,村干部能否勝任本職工作,直接決定著能否為民辦好事、服好務,直接關系黨和政府在基層在群眾中的形象,直接關系黨群干群關系的和諧,直接關系農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發展進程。村干部必須要牢筑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一言一行不可隨意,一個決定一次行動不能任性。村干部要時刻保持一種責任感和擔當精神,準確掌握黨的政策,學好本領,扎實工作,在服務群眾中在每件小事、每次緊要關頭不辜負黨的重托和百姓的期盼。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村干部的班子要團結、集體要穩定,嚴格依法辦事,堅決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下以全村建設要一盤棋的思想,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幸福美麗的新農村,加快推進農村現代化建設,需要凝聚群眾智慧力量,也需要村干部的求真務實、深謀遠慮。只要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村干部在振興鄉村中必將巨大作用。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魯南播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