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業文化對農業產業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和指導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工作報告中強調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構建中國特色的現代農業文化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具有重要作用。構建中國特色的現代農業文化,要在傳承傳統農業文化精華的基礎上進行。中國特色的現代農業文化包括“農業現代化是重中之重”、“遵循規律尊重農民”、“尊重自然生態”、“自強合作”、“綠色可持續發展”、“農業科技的工匠精神”等。
關鍵詞: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農業;文化
農業文化指在農業生產方式基礎上的觀念體系,包括與農業生產緊密相連的哲學理念、價值觀念、科學認識等具體內容。其中關于農業生產與生活的價值觀念具有核心意義。農業文化是人類社會在從事農業生產過程中長期積累形成的,通過物質傳載、書籍記錄、心傳口授等方式逐代傳承和固化。農業思想、農業文化同屬于農業產業的上層建筑,屬于中華民族民族心理特征的組成部分,具有統一性、同一性和一致性等特點,對農業產業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和指導意義。
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歷史不能割斷更不能停滯,繼承傳統農業文化與弘揚現代農業文化具有同樣的重要意義。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農業的歷史已超過了萬年。在世代農民辛勤耕作的基礎上,形成了中華民族燦爛的農業文明。農業文化是農業文明中的核心部分。在近現代,中國處在了落后、趕超的歷史階段,農業產業也明顯落后于世界先進水平。現實的差距沖擊著中國傳統農業文化的自信,中國傳統農業文化是否還是先進的?是否還是要堅持和發揚的?答案當然是肯定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黨的十九大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還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就需要在傳承傳統農業文化精華的基礎上,構建中國特色的現代農業文化,并在鄉村振興戰略中應用和發展,推動鄉村戰略的實現。
一、傳承傳統農業文化中“重農務本”的理念,弘揚“農業現代化是重中之重”的理念。
我國傳統農業文化強調“重農務本”的理念。農業是衣食之本,是古代社會強國之本,重農務本是中國傳統農業文化的核心理念。《呂氏春秋》中的“上農”就是“尚農”、重農之意,強調“古先圣王之所以導其民者,先務于農”。《齊民要術》載:“李悝為魏文侯作盡地力之教,國以富強”。宋朝司馬光認為,“農乃天下首務”,“食乃生民之大本,為政之首務”。我國歷史上各朝代都十分重視農業生產活動,把與農業相關的事務看作是國家政治、經濟生活的頭等大事。春氣始發之際,帝王都得先親耕第一鈸,所謂“遍誡百姓,紀農協功”。如漢文帝在《桑耕詔》中說到,“朕親率天下農耕,以供粢盛。皇后親桑,以奉祭服。其具禮儀。”元世祖即位后就昭告天下,“國以民為本,民以衣食為天,衣食以農桑為本。于是頒《農桑輯要》之書于民,俾民崇本揚末”。
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要弘揚“農業現代化是重中之重”的理念。農業可以保障社會安定和國家自立。任何國家的糧食供給若依賴于國際貿易,都是危險的。農業是工業等其他產業部門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農業剩余人口可以為發展其他產業提供勞動力,農業人口又是其他部門產品的重要消費群體。可以為黨和政府歷來高度重視“三農”,多次提出“三農”工作是重中之重。當前中國正處于邁入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農業處于向現代化邁進的關鍵階段,農業現代化是我國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除了農業仍然為基礎產業之外,還因為中國農業現代化是與我國整體的信息化、城市化和工業化發展戰略交織在一起的。只有農業現代化實現了,城市化和工業化才具備堅實的人口基礎;農業現代化過程中,只有借助信息化,才能實現小農戶與市場經濟的有效對接,農產品的順暢銷售,可以說農業現代化是信息化現代化程度的“試金石”。
二、傳承傳統農業文化中“仰天敬地愛人”的理念,弘揚“遵循規律尊重農民”的理念。
我國傳統農業文化強調“仰天敬地愛人”的觀念。天、地、人,我國古代合稱“三才”。《呂氏春秋》“審時”篇提出:“夫稼,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養之者天也”。 這一論斷標志著我國以三才理論為基礎的傳統農業文化的形成。漢《汜勝之書》開篇即提出“凡耕之本,在于趣時和土,務糞澤,早鋤早獲”。賈思勰在《齊民要術》提出:“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勞而無獲”。 由于古代生產能力比較落后,人在農業生產中的主觀能動性仍不足,在“三才”關系中的“人天關系”、“人地關系”,人較長時間處于被動狀態—仰天敬地。在《呂氏春秋》“上農”等四篇的“三才”理論中,提出兩對重要關系,“天下時,地生財,不與民謀,”即提出重要的“人天關系”和“人地關系”。在“人天關系”方面,其表現出較強的被動性,認識到“天”具有不可抗拒性,而且突出強調“天”對農業生產具有強烈支配和制約作用,提出“時至而作,渴時而止”。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的主觀能力作用逐漸增強。南宋陳旉在《農書》中提到“在耕稼,盜天地之時利”,把“人天關系”提到一個新的重要高度。元代王禎在《農書》提到,“人與天合,存乎其人”,明確提出人對天的能動作用,“與天合”。明代馬一龍在《農說》中提出,“知其所宜,用其不可棄。知其所宜,避其不可為,力足以勝天矣。知不逾力者,雖勞無功。” 第一次提出了“力足以勝天”的重要命題。人在天、地、人三者關系中逐漸得到重視。
傳統農業文化中“愛人”的理念,不僅體現在“天、地、人”的關系中,更體現在惜農、憫農的理念。漢文帝在《勸農詔》中說到,“道民之路在于務本。……吾詔書數下,歲勸民種樹,而功未興,是吏奉吾詔不勤而勸民不明也。且吾農民甚苦,而吏莫之省,將何以勸焉。其賜農民今年稅之半。”這一詔令不但強調重農,還勸導農民種樹,體會農民的疾苦。傳統農業文化中“愛人”理念還體現在重視農民教育問題。早在4000年前,中國就建立了“農師”制度。《史記·周本記》記載,后稷名棄,是黃帝的曾孫,“好耕農,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穡焉,民皆法則之,帝堯聞之,舉棄為農師。天下得其利”。漢代在官制上建立了從中央到地方的司徒一類的“勸農官”,建立了由官府領導的農業示范、培訓、推廣新技術和優良品種的農業教育制度。宋代宋太宗建立了農師制度,農師承擔教習農事和督促農民的職責。
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要弘揚“遵循規律尊重農民”的理念。農業同時受自然規律、經營規律和市場規律的多重調控,有著自己獨特的規律,是與第二、三產業顯著不同的。在自然規律方面,農業的主要生產對象是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受自然環境影響,具有地域性和波動性;農業生產具有連續性和季節性,生產周期長。農業生產特點決定了經營特點,農業生產不能像工業化式的“流水線”作業,農業勞動監督成本高;勞動力投入需求具有季節性和地域性,農業規模經濟效應顯著不同于工業。農產品的需求規律直接影響著市場規律,一定時期內人口總量是相對穩定的,每個人的胃容量和身體面積相對固定,這就導致了大部分農產品具有強烈的需求剛性,導致價格彈性弱;各國政府為了保證剛性的需求,普遍采取各種農業支持政策和貿易保護策略,國際市場阻礙多、波動大。農業自身的基礎性,加上這種多重的矛盾性,只有充分遵循農業規律,才能夠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農業效率、推動農業現代化的實現。
根據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舒爾茨的觀念,傳統農業是有效率的,但歷史上農民作為“好人”并沒有得到“好報”。中國農民數量多、文化素質偏低,這是現狀;但農民是農業現代化過程的生產者、經營者和受益者,是農業現代化進程中最活躍、最有價值的要素,必須要從社會文化、政府政策、民眾心理上尊重農民,在現代化進程中要實現農民“好人得到好報”。中國農業現代化絕不僅僅是機械化、規模化、科技化,而是要通過這些手段顯著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率,最終要讓農民增收,實現“農民的現代化”。中國的農業現代化和城鎮化進程是交織在一起,農業現代化需要一部分傳統農民成長為新型農業主體、職業農民,一部分轉為城鎮居民,即“人的城鎮化”。要借鑒一些發展中國家城鎮化進程中,缺乏統籌政策,將進城農民“貧民化”的教訓。只有真正做到了尊重農民,避免對農業的歧視,才會采取立法、資金支持、有效組織、多元化主體、多樣化培訓形式等相應的措施。
三、傳承傳統農業文化中“順應和諧”的觀念,弘揚“尊重自然生態”的觀念。
我國傳統農業文化強調“順應和諧”的觀念。“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物制宜”的“三宜觀”,是我國傳統農業中主要的生產經營理念。《呂氏春秋》“上農”四篇奠定農業生產“三宜”原則的基礎。漢代汜勝之提出:“三月榆莢時雨,高地強土可重禾……先夏至二十日,此時有雨,強土可種黍”。 首次把時宜、地宜和物宜結合起來。北魏賈思勰則把“三宜”原則發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農業生產有明顯的季節性和緊迫的時間性。中國傳統農業強調重農時、惜農力,注意休養生息、輕賦薄徭。順時而作、農事為先幾乎是中國古代社會一貫遵循的原則。傳統農業文化中把農時因素放在農業生產的重要地位。《呂氏春秋》中強調要“敬時愛日”。在年度時間內要遵循二十四節氣開展農業生產,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每天則是晨出暮歸,“戴星而作,戴星而息”。《汜勝之書》中還指出“順時種之,則收常倍。”即順時可以以較少的勞動投入取得更大的收益。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也總結了農時對農業生產效率的影響,他說:“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勞而無獲”。指出適時與否的截然差別在于“用力少而成功多"和“勞而無獲”。
傳統農業對自然資源的有很強的保護意識,主張適度取物,以便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持續的耕地地力是農業持續進行的關鍵保證。中國傳統農業一直倡導耕地用養結合的理念,“地久耕則耗”、“地力常新壯”,探索出一系列養地措施,主要表現在以耕養地、以種養地、以肥養地和以田養地等方法。在施肥方面,還強調“因地施肥”、“因時施肥”和“因物施肥”等。種養結合模式也可以到達土地用養結合的目的,比如稻魚共生的耕作和養殖方式。對于自然資源,《呂氏春秋》制定了比較完善的以時禁發措施。規定只有在合適的時節才能對自然資源進行索取、采伐,其它時間則都予以封禁。
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要弘揚“尊重自然生態”的觀念。人是自然生態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人類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但前提是要尊重自然規律,尊重自然是科學理性的升華。人類的命運與生態系統中其他生命的命運是緊密相連、休戚相關的。20世紀70年代以來,高效的現代農業帶來的生態危機逐步顯現,比如土壤侵蝕、化肥和農藥用量上升、環境污染、水資源緊缺等。生態農業日益得到重視,而生態農業的文化正是起源于中國。生態農業充分借鑒傳統農業的優良傳統,如精耕細作、施用有機肥、間作套種,同時發揮石油農業的優勢,適量施用化肥和低毒高效農藥等。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將“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作為一項重要任務,要“推進綠色發展,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
生態系統是生物與環境形成的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生態農業強調農業與相關環境的平衡與和諧。有機農業也是基于生態系統的,“有機農業不是單一的作物種植,而是種養結合、農林牧副漁合理配置,從而實現營養物質高效循環利用的綜合農業系統。” 以規模效益為核心目標的石油農業、以產量為核心目標的綠色農業均遇到了環保問題、難以持續等問題,中國傳統農業的理念和模式日益引起重視。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我們要努力發揚傳統農業“順應和諧”觀念,牢固樹立“尊重自然生態”的觀念,將傳統農業的生態農作制、有機肥料等精華與現代農業技術有機結合起來。
四、傳承傳統農業文化中“勤儉自給自足”的觀念,弘揚“自強合作”的觀念。
我國傳統農業文化強調“勤儉自給自足”的觀念。勤儉是中國的一種傳統美德,正如毛澤東所說,中華民族“以刻苦耐勞著稱于世”。 勤儉的習慣是與傳統農業小農自給自足經濟密切相關的。家庭成員的食物衣服均來自“男耕女織”的生產,《管子·輕重甲》載:“一夫不耕,民或為之饑;一女不織,民或為之寒。”正所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勤儉的生產習慣與家庭生活密切相關,在生活上也同樣強調勤儉,正所謂:“勤似甘泉水,儉似聚寶盆”。
勤儉也是與中國傳統農業生產和文化密切相關的。中國傳統農業在生產經營上強調,“寧可少好,不可多惡”;“多虛不如少實,廣種不如狹收”;“力不給而貪多務得,未免茍簡之弊”;“寧可少而精密,不可多而草率也”。勤儉是與傳統農業集約化經營方式互為表里的。在傳統農業生產中,普遍采用多茬輪作,一年多收,間作、套作等方式,創造出蔗(桑)基魚塘、豬沼果、稻魚共生、蔗菜菇等集約化模式。
中國傳統農業的經營基礎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農經濟。小農經濟的典型特征是生產規模小,自主經營,男耕女織,具有自給自足的生產特征。自給自足是中國傳統農業的顯著經營特點,也是傳統農業文化的重要內容。自給自足并不完全排斥商品交換和經濟合作,實際上自給自足包括家戶自給自足、鄉里自給自足、經濟共同體自給自足、雙重自給自足等不同的層次。 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自給自足觀念仍有著實用價值,尤其是在糧食安全和大宗農產品貿易政策等方面。
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要弘揚“自強合作”的觀念。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仍要提倡自強的理念。只有弘揚農業自強文化,才能夠持久地進行艱苦奮斗,是實現農業提質增效的精神基礎。弘揚農業自強的文化,是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自信”的具體實踐,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基本精神要求。只有農業自強精神得到弘揚,才能真正做到放眼看世界,有效學習國際上先進的農業經驗。
分工與合作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要求。農業經濟合作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合作有利于提高單個主體的效率。農民通過專業合作社等組織,實現聯合生產、規模經營,可以有效解決“小農戶”和“大市場”的對接和適應問題。利用移動互聯和大數據技術,開展農機作業合作,能夠突破農業地域性、時間集中性等天然障礙。要有效開展農業的國際性合作,充分利用國際市場,可以引進先進的農業資源,縮小我國農業科技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可以增加農產品出口,促進產業發展壯大。
五、傳承傳統農業文化中“精耕細作循環利用”的認識,弘揚“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認識。
我國傳統農業文化重視應用“精耕細作循環利用”的觀念。精耕細作是中國傳統農業的主要特征,是與小農經濟密切相關的經營方式,而且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一個要素;精耕細作是在農業實踐中順應自然條件而產生的,包括北方以防旱保墑為核心的旱地精耕細作,和南方以治水治田結合為核心的水田精耕細作。從歷史序列來看,中國傳統農業的精耕細作經歷了四個時期:萌芽期,主要是夏、商、周、春秋;成型期,主要是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北方旱地精耕細作技術體系臻于成熟;擴展時期,主要是隋、唐、宋、遼、金、元,南方水田精耕細作技術體系的形成并逐步臻于成熟;向廣度和深度發展期,主要是明、清。
精耕細作首先在種植業中形成,尤其是大田生產和園藝生產中,逐漸擴展到畜牧、桑蠶、養魚、林木等領域。精耕細作技術主要體現在改善農業生物生產環境和提高農業生物自身生產能力。在改善生產環境方面,重點是改進土地,根據“土宜論”和“土脈論”,綜合運用耕作、施肥、灌溉、輪作、休耕等措施來提高土地生產能力。在提高農業生物能力方面,重點是復種、間作套種、引種、育種、選種等技術。
傳統農業實踐中,除了精耕細作,還重視物質循環利用、各種廢棄物處理后返田作肥料,充分利用作物間的物種關系,廣泛開展間作套種、合理輪作、合理密植等,還利用害蟲的天敵進行生物防蟲治蟲。
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要強調應用“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認識。要農業現代化的前提是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尊重農業的基本生態規律,必須要協調天、地、人之間的關系。精耕細作正是在天、地、人“三才論”指導下的農業方式,中國的農業現代化仍要走精耕細作的模式。石油農業偏重于以石油這個非再生能源為標志的外源能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違反了作為自然再生產和經濟再生產相結合的農業的本性,因而不可避免地造成土壤板結、水土流失、環境污染等問題。世界人口總是不斷增加,而耕地卻不可能無限的開墾,所以從總體看,世界農業必然是要走集約經營、精耕細作、提高單產的道路的。我們要充分利用傳統農業精耕細作的技術和精髓,避免盲從。
現代農業要充分尊重農業生態循環的基本規律,充分發揮農業生物與自然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重視對水、熱、光、土的綜合利用,利用農業系統內部的物質循環,精耕細作、物資循環利用等傳統農業生產方式,與現代農業機械、肥料、種業、農藥有機結合起來,就是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模式。現代農業科學技術與精耕細作循環利用等優良傳統的結合,應該成為中國農業現代化的生產經營路徑。
六、傳承傳統農業文化中“驗之行事”的認識,弘揚“農業科技的工匠精神”。
我國傳統農業文化中對農業科技強調“驗之行事”的認識。中國傳統農業具有著頑強的生命力,是中華文明是唯一起源早但始終沒有中斷過的重要因素。支撐中國傳統農業不中斷的重要因素是傳承不斷的農業科技。農史學家石聲漢曾經指出:中國古代農業盡管遇到過無數次大大小小的天災人禍,但從來沒有由于技術指導的錯誤引起重大的失敗。 北魏時,受長期戰亂嚴重破壞的黃河流域農業亟待恢復,這時出現了《齊民要術》;元統一后,因長期戰爭破壞的農業經濟亟待恢復,這時出現了《農桑輯要》和王楨《農書》。這體現了傳統農業科技延綿不斷的生命力。
實踐既是人類的重要活動,也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中國傳統農業科技十分重視實踐的作用。北魏賈思勰提出“今采捃經傳,爰及歌謠,詢之老成,驗之行事。” 這既是賈思勰自己的治學方法,也成為后世農家學者治學的方法指南。至明代徐光啟,其研究農業科學的方法亦有特色,“嘗躬執耒耜之器,親嘗草木之昧,隨時采集,兼之訪問,綴而成書。” 兩位農學家所處時代不同,但都采用了文獻搜集法、實踐法和調查采訪法等三種科研方法,尤其注意“驗之行事”和“躬執耒耜之器”的實踐方法。
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要弘揚“農業科學的工匠精神”。與其他產業科技相比,農業科技具有其自身的特點。農業科技對象一般是農業生物體,要順應其生長周期和規律,農業生物體的代際更新也有其規律性,各地自然條件和農業生物差異顯著,這就使得農業科技具有明顯的漸進性、周期長、不確定性大、區域性和實踐性強等特點。所以,農業科技更加艱巨和復雜。
農業科技的復雜性和艱巨性,呼喚農業科技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以敬業、專注、精益求精、善于攻堅為核心的職業精神。中國傳統農業和農業科技不乏工匠精神,現代農業科技更要弘揚工匠精神。只有弘揚農業科技的工匠精神,才能培養一大批甘于寂寞、長期專研的農業科技專家隊伍,才能形成尊重農業科技專家的社會氛圍。弘揚農業科技的工匠精神,也有利于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弘揚農業科技的工匠精神的同時,建立有效的農業科技教育和擴展機制,有利于實現科學的農業種養殖、加工流通,推動農業效率和農產品品質的提高。
作者簡介:朱大鵬,蒙古族,男,內蒙古通遼市人,1974年出生。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法理學博士。2017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金融研究所的博士后出站。現就職于國家農業信貸擔保聯盟有限責任公司。本文觀點與作者單位無關,作者文責自負。出版專著一部,發表論文30余篇。
參考文獻:略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本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