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也是制約我國經濟發展和城鄉統籌的重大的、戰略性課題。農村繁榮、農業轉型、農民富裕,是我黨和各級政府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的歷史時期,把握經濟和社會民生的重心。立足中國國情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國夢想而研究并確立的“十三五”時期的首要任務。
黨的十九大旗幟鮮明的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到2020年,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這既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對于全國人民,特別是8億多農民的親切關懷,也是設身處地解決廣大農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長遠的實踐部署,更是基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理念,樹立世界眼光,國際標準,立足當前,面向長遠,超前謀劃我國農業、工業和服務業三大產業的結構優化、空間布局和相互影響的頂層構架。
從現在到“十三五”期末的2020年,只有2年多的時間,實現上述戰略目標,時間緊,任務重,挑戰多。當前,我國多數地區和廣大農村的農業還處于傳統種植、養殖等低端產業環節,不少地區的農業產業機構很不合理,農業種養殖的投資回報率低,有機、生態、休閑農業和精深加工等產業和骨干企業的規模不大、總體質量不高,我國農業的種子培育和農業科技研發等總體水平遠遠落后于美國、以色列等西方發達國家。我國的農村基礎公共服務水平相對較低,農村的垃圾與污水處理、土壤和水污染、生態環境治理等領域存在很多的問題,亟待解決。我國的農民家庭年收入總體水平偏低。統計顯示,2016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3%。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增長7.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增長8.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2%。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2,比上年縮小0.01。數據表明,我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很大,盡快實現農民脫貧,推動共同富裕的工作任務很繁重。
從全球經濟指標看,2016年,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GNI)8260美元,在世界銀行公布的216個國家(地區)人均GNI排名中,排名第93位。數據說明,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水平在全球處于較低的位置,建設經濟強國的夢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需要社會各方的持續推進和共同努力。尤其是廣大的農村地區,人均國民收入總體水平遠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不少農村地區的生產、就業和社會保障機制仍不健全,社會矛盾突出,農村貧困人口數量龐大,不少農民家庭的抗風險能力很低。
從十九大提出的我國未來30年階段性安排看,從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是一個偉大的工程,實現這一目標,我國的農業和農村必須與城市,與工業和現代服務業交融互惠,共同繁榮。同時,我國的經濟發展是以人民為中心的,是要實現全中國14億人民的幸福生活。而農民,就占了我國總人口的絕大多數。只有解決了農民的收入和生活問題,只有建設成了美麗鄉村和生態宜居的農村環境,只有實現了現代農業和高端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的相互融合,只有農村貧困家庭脫貧和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城鄉公共服務均衡化,全國才能夠實現幸福生活和共同富裕的宏偉目標。
進一步分析宏觀環境和全球趨勢,研究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宏偉目標,各級黨委、各級政府在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方面,信心要足,思想要齊,站位要高、謀劃要早,重點要突出,策略要務實,既要立足國內和各地區,又要面向全球,包容開放、創新推進,內外兼顧,有序推進。為此,重點推進如下的戰略路線圖:
一是,在全黨、全國各地區、各級政府掀起一場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大關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大學習、大討論、大實踐。通過系統的學習和思考,深刻領會和全面掌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偉大部署,把各級黨組織、各級政府的思路統一到黨的十九大的戰略部署當中,并逐步達成區域性農業發展戰略和日常行動的共識。通過組織系統、持續的大討論,牢牢把握國際形勢和我國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的根源,找到問題的本質和痛點,圍繞本質確立行動路線圖,優化和調整各地區的五年規劃方向,聚焦核心資源和能力,正確處理一、二、三產業之間的關系,科學統籌農業發展和農民富裕等事關農村振興的大問題、大方向。通過結合本地區的農業實際,梳理工作思路,探索實踐示范,篩選并確定部分示范試點縣市區和鄉鎮、村莊,逐步構建和探索以美麗鄉村、新型城鎮化、特色小鎮、休閑農莊和田園綜合體等為特色的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以點帶面,整體提升。
二是,各級黨委、各地區發揮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主體責任,推動和引導構建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優惠的政策體系。加強對下級黨組織和基層黨委的戰略部署、文件學習和業務指導,克服忽視農業和農村問題的片面或者錯誤的思潮,增強各級黨組織和各級政府的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觀念,增強黨性觀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決貫徹落實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推動設立鄉村振興專項基金和產業引導基金,各級財政資金優先扶持鄉村振興重點項目和骨干企業。同時,在土地指標、環境治理、公共服務配套和項目建設等方面,優先用于鄉村振興戰略。
三是,推動各級政府和村鎮、村莊分別編制中長期村鎮振興戰略和三年行動計劃。通過對已經實施2年的“十三五”規劃進行戰略評估,對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要求,以建設富裕、文明和幸福的鄉村為目標,聚集智力資源和專家,研究出臺適合本地區的省、市、縣、鄉、村(鄉村)振興戰略,相應制定2017-2020年鄉村振興行動計劃,明確工作目標和實施原則,制定優惠政策和組織機制,確立重點工程和重大項目,確立具體行動路線圖,與專項規劃和戰略部署的方式,聚焦和調整各級黨委、各級政府的工作重心和經濟發展思路,確保全面實現鄉村振興計劃目標和戰略和要求,減少城鄉差距,實現城鄉均衡化發展。
四是,堅定不移的深化農村各項改革,在改革中化解矛盾和挑戰。鞏固和完善農村家庭承包責任制及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堅持土地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和合作社等經濟組織的承包權,放活農村土地經營權,引導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加大政策宣傳力度,主動走進村鎮和農民家庭,宣傳黨的農村政策,出臺農業土地承包管理的新政策,確保各地區農業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貫徹落實黨的十九代提出的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地農村土地政策。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堅持家庭承包責任制的基礎上,注重保護農民合法權益、尊重農民意愿,積極穩妥地培育和發展多種形式的股份合作,探索建立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完善個人財產權相關法規,積極保障農民財產權益。篩選、鼓勵和優先扶持有發展潛力、能最大化安排就業和帶動本地區優勢農業、農產品精深加工或外向型發展的集體企業和優勢產業,壯大和培育集體經濟。加強對農業種植養殖的政策引導、市場營銷和專業技術扶持,研究出臺保護農業發展的可行措施,嚴格執行耕地紅線,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五是,貫徹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農業“短板”,去掉傳統的過剩產能。推廣減量化和清潔化農業生產模式,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完善農業投入品減量提效補償機制,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做好農村和鄉鎮等地的生態治理工作,嚴格執行和落實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加強重金屬污染耕地治理和東北黑土地保護。深入推進退耕還林還草、還濕還湖、限牧限漁,完善重點地區的生態保護補償制度等。加大對生態農業、有機農業、休閑農業和第一產業的精深加工,一產向三產融合發展等重點產業、骨干項目和龍頭企業的產業引導和結構性調整,通過政策引導、財政補貼、產業目錄、環保考核,以及資源傾斜等措施,優先推動生態農業等新興產業發展,主動調控高能耗、高污染,過度使用化肥和農藥等過剩農作物、缺少國際競爭力和比較優勢的落后養殖業、傳統的近海捕撈等,盡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和經營體系。
六是,創新農業發展模式,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支持保護制度是現代化國家農業政策的核心,也是我國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然要求。建立農業農村投入穩定增長機制,確保投入只增不減,加大財政資金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投向農業農村的力度。合理劃分中央與地方支農事權和責任,整合涉農轉移支付資金,提高對農業項目的投入績效,通過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政府購買服務、擔保貼息、以獎代補、民辦公助、風險補償等扶持措施,帶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投向農業農村及重點領域,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杠桿作用。鼓勵社會資本參與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運營維護。加大各級科技部門的資金投入,持續推進農業科技體制改革,強化產學研、農科教的緊密結合,健全完善科研立項和成果轉化評價機制,強化對科技人員、科技研發團隊的激勵機制。創新農業發展和項目經營模式,以家庭承包、農業合作社、公司+農戶、互聯網+等組織形式,構建適合現代農業發展的經營模式和業態,培育和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合作社等新型的農業經營主體。加大農村人口結構調整,強化農民就業培訓和創業扶持,培育新型產業農民。
七是,采取政府購買服務和股權投資等方式,共建共享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重點推動構建農民就業、培訓、再就業、技術研發、養老保障等服務機制和公共平臺,以政府購買服務、PPP和發債等模式,鼓勵和扶持公益性社會服務項目和對改善民生有重大示范作用的棚戶區改造、農村校舍安置與改善、土壤改良、農業營銷網絡等綜合服務建設,推動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引進社會投資和技術成果,培育當地有潛力的龍頭企業,進行傳統農業生產方式的改良,精深加工和第一產業向生態、休閑和旅游等產業發展,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設立創新創業基金和孵化器,擴大就業渠道和信息對接服務網絡,加大資金支持和項目孵化,支持和鼓勵農民就業創業,拓寬增收渠道。
八是,增強傳統農村文化的自信和制度自信,提高我國農業振興的試點示范和國際影響力。中國農業轉型和農村建設具有數千年的文化基因,有大量的傳統手工藝和農業傳統技術,同時,中國新型城鎮化、美麗鄉村、休閑農莊等建設成果已經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和學習。中國農業新型發展模式的改革進入了新階段。中國農村建設、村鎮實踐管理和農村優秀文藝、戲曲等基因,已經通過各種形式的國際交流和“一帶一路”倡議等,逐步走向了海外,得到了海外人民的認可,部分還形成了國際品牌。因此,應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的挖掘與傳承,強化各地區的農村基層基礎工作,不斷健全和創新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樹立國際化視野,盡快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另外,加大農業、農村實踐經驗的總結和研究,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把我國的農村和農業先進文化和傳統工藝等,保留、傳承,并通過“一帶一路”傳播到世界各國,使其成為世界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中國農業和農村文明與世界各國農業文化的互動、交流,增進彼此了解,增強西方農業發達國家對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理解和支持,進而獲得先進的海外農業技術、農村實踐與投資項目,促進我國鄉村振興與繁榮,實現到2020年建設小康社會的階段性戰略目標。
作者簡介:吳維海,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執行總監、研究員,國合華夏城市規劃研究院執行院長,政府規劃和融資專家,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政府培訓課程老師、中國人民大學和同濟大學等高級研究員、MBA導師、管理學博士。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發改大講堂 微信公眾號(原創)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