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實現現行標準下低收入村全部摘帽是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鄭重承諾。產業幫扶是北京市實現低收入村造血式“脫低”的重要舉措。公平貿易通過市場的方式給予低收入農戶幫助,讓農民享有農業全產業鏈的價值分配,是促進農民收入增長新機制。2016年以來,北京市農研中心(市農經辦)以北京市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會為主體,按照公平貿易原則,以門頭溝、密云、懷柔、房山、通州等地農民專業合作社為試點,聯合北京市符合條件的合作社、商超、互聯網公司等多元社會主體,通過搭平臺、拓市場、推模式、傳理念、促提升,探索出以市場機制幫扶低收入農戶持續增收的新路徑。
一、主要做法。一是搭平臺,推動京合公平貿易聯盟發展。發起京合公平貿易聯盟,并發揮聯盟的連接作用。推動北京農業投資有限公司與四渡河村合作,推動北京農業擔保公司為北京聚源德老栗樹專業合作社發放貸款1000萬元額度。制定和完善京合公平貿易聯盟運行制度,設計了京合公平貿易VI形象,梳理了北京市低收入村所在鄉鎮特色農產品目錄。二是拓市場,擴大試點合作社銷售渠道。北京農聯24公益市集設立公平貿易專區,其中每次手工編織品的雙日銷售額在4000—5000元,板栗在2000—3000元,蜂蜜在1000元左右。通過特色農產品推廣進生活社區、城鄉互動推動走進工作社區,推動北京布韻傳奇手工編織專業合作社2017年帶動低收入農戶84戶,戶均增收達16000元左右。為6家合作社和1家渠道商開展公平貿易認證,已有2家合作社和1家渠道商通過認證。三是推模式,與基層深入溝通。試點工作組增加與基層溝通與指導,兩年來下鄉71次,228人次。四是傳理念,多渠道宣傳公平貿易理念。通過各種形式的論壇和交流會加強公平貿易理念的宣傳。兩年來試點工作組共開展了11次公開課,并編印了《公平貿易50問》《京合公平貿易季刊》。在首都之窗開展的《有情懷的消費——你不知道的公平貿易》,在北京時間和首都之窗同步直播,點擊率達到11.6萬人次。五是促提升,加強理論研究。兩年來加強對外地的調研及試點工作的理論提升,形成了考察報告8篇,公開發表論文10篇。
二、主要成效。通過兩年的持續推動,使越來越多的人認同公平貿易助力農民增收,越來越多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渠道商參與公平貿易,試點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一是精準帶動低收入農戶有尊嚴地增收。試點工作帶動了門頭溝區清水鎮,懷柔區渤海鎮,密云區太師屯等11個鄉鎮、房山區良鄉鎮、竇店鎮等10個鄉鎮共23個鄉鎮、594戶低收入農戶實現有尊嚴地增收。懷柔區渤海鎮四渡河村低收入戶77戶,優質優價銷售板栗92.5噸,帶動全村人均增收753元。二是推動懷柔板栗成為國際公平貿易標準制定的參照系,使未來懷柔綠色產業發展占領了一個國際制高點。三是以公平貿易助推合作社規范發展。國際公平貿易認證提升了合作社財務規范化、運行規范化,提高了合作社對高端人才的吸附力。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與建議。
在中心組織的農村改革試點工作專家評估會上,該試點工作得到評估專家的一致高度肯定,他們指出該試點意義重大,試點工作在促進農民增收、規范合作社發展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中國社科院研究員苑鵬給予高度評價:“該試點為推動中國公平貿易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因此,建議中心繼續以試點或者研究課題的方式,支持相關部門繼續推動以公平貿易方式促進低收入農戶增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國際化。試點和研究工作重點從以下四方面推動:
1.為京合公平貿易聯盟建設提供政策支持。在北京農聯下分設京合公平貿易分會,開展多渠道、更廣范圍的公平貿易理念宣傳和消費者教育。
2.為有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提供進入國際公平貿易體系的認證服務和認證費用補貼。讓他們獲得更廣的銷售渠道、更高水平、國際視野的專業培訓,能夠到國外開闊眼界;同時按照國際公平貿易規則,他們將更加有效地治理,實現社員與合作社的利益聯結,有助于完善鄉村治理體系。
3.推廣到北京市對口支援的扶貧地區。將對口支援地區貧困農戶的產品通過京合公平貿易聯盟對接北京這個高端消費市場,這更符合用有情懷的消費支持貧困地區有尊嚴地脫貧的理念。
4.深化對公平貿易理論的研究。探討其內在運行機理,分析消費者支持對農產品市場、鄉村社區發展、環境改善、產業鏈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作者系北京市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