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越來越多的農產品上網,同質化競爭的問題日益嚴重,如何看待同質化,有效突破同質化,是擺在農產品電商面前的一個現實課題。
同質化首先有一個觀察范圍。可能在一個小的地方出現了一些新產品,未必是同質化的,但放到一個大的范圍去看,可能就很多,這就是同質化。原來沒有電商的時候,大家在一個小縣城賣一個什么新鮮的東西,還覺得挺稀奇,但是當大家上了網卻發現,全國賣同類東西的確實太多了。農產品經常食用的就這么多,網上同質化的問題幾乎難以避免。
同質化也有它的存在機理。它總是與需求相關聯,大量同質化的產生一定也與大量需求相關聯。比如說農家樂,這些年出現了很多,也都很同質化,但總體看生意還都是不錯的,因為城市人來得很多,需求旺盛。那么換過來說,目前網上賣的流行產品,比如說棗加核桃,賣家很多,大家還能相安無事,那就說明需求量很大,好多同質化的產品還是可以賣的。
同質化也是一個動態過程。同類產品多了以后,要競爭激烈到一定程度,才可以叫同質化,這時,差異化就會在競爭中產生。其動力一方面是需求推動的,比如好多人成家立業后,就從淘寶轉向天貓或京東購物了,因為品質更好;也可能是從供給側主動進行的,比如電商引進大量的外國產品,創新推出許多新品。但總體肯定是同質的東西達到一定的安數量級,消費者和供給者都有了不滿足感,差異化才會大量產生。
打破同質化也要適應發展程度。如果過于標新立異,固然很有創新,但也有可能需求不足。比如高檔民宿,在東南沿海可以,比如說浙江德清的洋家樂,一間房子一晚上可以賣一兩千多,但在內地可能還不行。網上有一些東西曲高和寡,就是因為脫離了現實需求,那么還得在平民化的道路上下文章。、
價格戰是破解同質化的笨辦法。創新產品很難,而且還有風險,更有可能市場反應不好。那么打破同質化的一般指向都是價格戰,措施簡單粗暴,不需要任何創新,消費者也高興,還可以打擊競爭對手,所以一般都這么干。但最終的結局往往是“殺敵一千,自傷作百”,對這個產業很不利。
打破同質化也有一個度。不是所有的同質化都需要根本改觀,而可能是有一些差異就行。比如“人有我優”,我在各個方面比你優化一些,就能顯出差異化。比如農家樂,我的環境更好一些,特別是那個旱廁也改了,WIFI也有了,大家就更愿意去。也有可能是大踏步改進,實現“人有我轉”,你賣這個,那我可能去賣那個,或者說你賣這個低檔次的,我徹底轉向高檔次。
打破同質化需要創新成本核算。如果說創新可以帶來新的較大收益,那么是可以進行的。差異化同時要看這個差異化新增加的成本和已有運營成本的對比,如果說投入過大,短期內回報很低,那估計一般人也不會創新,那還是守著同質化比較劃算。所以,許多農產品電商,就是跟隨戰略,別人賣什么,我賣什么,不想付出創新成本去冒險。
打破同質化還必須考慮差異化的區隔能力。網上沒有保密的可能,也缺乏知識產權的有效保護機制,仿冒的東西很快就出來,于是新的差異化很快又變為新的同質化。但是也應該看到率先的差異化,卻可以獲得超額利潤,也可以取得先入為主的品牌優勢。所以在有足夠把握的情況下,還是要不斷嘗試新的差異化。只是要有辦法保護這種創新,目前普遍開出的藥方是品牌化,以品牌實現溢價和產品差異化。
總體看,當前的農產品電商已經到了由同質化向差異化轉變的過程,具體表現就是競爭越來越激烈,流量獲得越來越難,新的需求又很旺盛,這個時候就應該及時開始調整,向差異化邁進了。產品創新、傳播創意、品牌體系、社交信任、個性訂制等,都是同質化中出現的積極應對。
(二〇一八年一月二十三日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