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提出了“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和“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鄉村振興如何實現?如何認識鄉村振興戰略的20字總要求?經濟日報鄉村振興版特推出“五問鄉村振興戰略”欄目,綠維文旅逐一進行剖析。
一問:農村產業如何旺起來?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20字總要求中,產業興旺居第一位。不過,業內對我國農業產業的現狀卻如此描述:產業大而不強,農產品多而不優,一二三產融合不深;農業生產基礎依然薄弱,現代設施裝備應用不足,科技支撐能力仍然不強;農業經營規模偏小、主體素質偏低,千家萬戶的小生產難以適應千變萬化的大市場。
如何實現產業興旺?要按照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構建現代農業的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三大體系彼此聯結、相生相伴,共同構成現代農業的體系支撐。
1. 產業體系拓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
做強一產、做優二產、做活三產,推動農業由平面擴張向立體拓展,形成資源有效利用、功能充分發揮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產業體系拓展的壓力來自農業效益倒逼。近年來,受國際大宗農產品價格下行影響,國內農產品價格持續走低;同時,農機作業費用、生產資料價格上漲,人工費用、土地租金上升。很多農民感受到,成本“地板”和價格“天花板”的雙向擠壓越來越重,大路貨不好銷了,通過產業體系拓展來提高農業效益的需求十分迫切。
因此要順應農業功能轉變要求,夯實現代農業的產業體系。產業體系聚焦農村各產業的產業布局和總體架構,主要涉及“生產哪些產品”和“承載哪些功能”。當前要農牧漁結合、種養加循環,一二三產融合,做強一產、做優二產、做活三產,推動農業由平面擴張向立體拓展,形成資源有效利用、功能充分發揮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2. 生產體系調優,雙新雙創
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就是要用現代物質裝備武裝農業,用現代科技服務農業,用現代生產方式改造農業,改變農業“靠天吃飯”的局面
農業物聯網、大數據、農村電商……在不少鄉村,“互聯網+”農業的神奇之筆配以農村創業創新的飄香之墨,不僅拉回了本村的年輕人,還吸引著外地農民來發展。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全面激活市場、激活要素、激活主體,書寫著改造農村的全新篇章。諸多新業態、新模式滲透到農村全產業鏈,讓人們看到更精彩更智慧的農業演繹。
3. 經營體系放活,小農轉型
經營體系聚焦主體及其經營方式,事關“誰來生產”和“怎么組織生產”,是產業興旺的組織支撐
長期以來,農業效益低被認為與經營分散密切相關。一是規模小,二是經營主體能力不強。如何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自2016年起,國家著力推動土地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構建起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經營體系聚焦于主體及其經營方式,事關“誰來生產”和“怎么組織生產”,是產業興旺的組織支撐。
小農經濟的農業經營方式在發生變化,家家種地、戶戶養豬正成為歷史,種養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大量涌現。
二問:宜居鄉村只需要“高顏值”嗎?
在每個人心目中,鄉村的模樣不盡相同,可以是幸福生活的家園,也可以是休閑旅游的樂園。2017年底舉行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就是要全面提升農村環境、產業、文化、管理、服務,實現凈化、綠化、美化、亮化、文化,將農村打造成為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讓城鄉居民能“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
1. 美化環境,完善基礎設施
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既要美化農村環境,又要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和提高公共服務水平
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不是簡單地搞“村莊建設”或者“新房建設”,而是要從根本上縮小城鄉差距,既要美化農村環境,又要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和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應該清醒地看到,現在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只是剛剛起步,已經建成的美麗鄉村還存在著資金短缺、建設緩慢的問題,農村垃圾污水設施建設和運行管護相對滯后問題,部分基層組織存在“等靠要”思想問題,個別地方環境衛生狀況出現反彈問題,等等。美麗鄉村建設需要足夠的耐心,堅持不懈地完善地方清潔鄉村、生態鄉村長效機制。
2. 產業生態化,生產清潔化
有了產業作支撐,綠水青山才能變成“金山銀山”,農業產業生態化、生產清潔化是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重要舉措
農業產業生態化、發展清潔化是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重要舉措。農村生態產業的發展,加速了人才、技術和資金等生產要素向農村流動,催生了觀光農業、有機農業、鄉村旅游、民宿、農村電商等農村新業態。單純依靠農業很難富裕農民,要把生態農業與創意農業、鄉村旅游結合起來,發展休閑觀光農業,把農村建設成為養生養老的地方,把田園變為樂園,農房變為客房,農產品變為旅游產品,有效提升農業溢價能力。
3. 傳承農耕文化,留住鄉愁
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并不是要摧毀舊的農耕文明,要以改造為主、以新建為輔,突出農味、土味、原生態味,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
我國是一個有著濃厚農耕文明的國家,農耕文化深植于每一個中國人的靈魂深處。“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讀書人的理想與追求。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并不是要摧毀舊的農耕文明,用城市文明代替農村文明,一定要避免重蹈一些城市建設對歷史文化破壞的覆轍,尤其是對歷史文化村落、古樹名木、古老建筑的破壞,要以改造為主、以新建為輔,盡量不改變地形地貌、道路水系,不破壞植被,突出農味、土味、原生態味,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
三問:農耕文明今何解?
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充滿鄉土氣息的節慶活動,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父慈子孝的祖傳家訓,誠信重禮的鄉風民俗……這些既是人們心間揮之不去的鄉愁,又共同構成著各地獨有的鄉村文化。鄉村振興離不開文化振興。按照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的要求,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必須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明,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豐富鄉村文化,激發發展活力,既是這個時代的要求,更是廣大人民的愿望。
1. 鼓勵更多文化資源進村
經過多年建設,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初具雛形,未來需要引進更多新的建設力量,更好地滿足農民新的文化需求
隨著物質生活的日漸充足,農民對精神生活的需求愈加豐富。如今,得益于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強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農民可以越來越方便地在家門口獲取文化服務和產品。一方面,鄉村文化陣地進一步鞏固,另一方面,各方力量為鄉村百姓提供的文化活動內容日趨豐富,形式更加多樣。
2. 把鄉土文化傳承下去
讓有形文化留得住、活態文化傳下去,迫切需要深化對鄉村價值的認識與理解,使泥土里醞釀的獨有文化煥發新的魅力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迫切需要深化對鄉村價值的認識與理解,深入挖掘、繼承泥土里醞釀的獨有文化,增強對傳統鄉土文化的認同感和信心。
如何保護古村落,挖掘和展示其獨有的文化內涵,同時讓當地百姓的生活更加便利?國家文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宋新潮在第三屆中國古村鎮大會上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特別提到要科學、合理編制古村落保護發展規劃,讓有形的鄉村文化留得住,還要讓活態的鄉土文化傳下去。廣袤的農村大地培育出了大量的民間藝術、戲曲曲藝、手工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把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有機結合,實現活態傳承和經濟發展雙贏,讓歷史悠久的鄉土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魅力和風采。
3. 移風易俗過出生活新滋味
堅持用百姓易于接受的形式進行宣傳,通過移風易俗,讓真正的“面子”如春風般溫潤鄉村生活和鄉民心靈
讓文明新風成為鄉風主流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科學引導,堅持用當地百姓易于接受的形式進行宣傳,把老百姓身邊的好故事、好榜樣講出來、演出來、唱出來,讓新風尚在廣闊鄉村生根發芽。通過移風易俗,讓真正的“面子”如春風般溫潤鄉村生活和鄉民心靈。
四問:鄉村善治靠什么?
鄉村振興,治理有效是基礎。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健全“三治合一”的鄉村治理體系,既離不開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凝聚力,也需要在自治和德治的基礎上增強法治建設,這是健全鄉村治理體系的硬性保障。剛剛公布的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全面部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出鄉村振興不僅僅是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也是要走上鄉村善治之路,實現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1. 大家的事大家辦
發揮基層黨組織主心骨、領頭雁的作用,讓黨員的身影自然地活躍在農村生產生活的各個環節。夯實基層基礎是固本之策,也是鄉村治理的前提。在農村,基層黨組織是村民們齊心發力奔小康的主心骨、領頭雁。
2. 法律服務全覆蓋
逐步完善農村法律服務體系和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將大量的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近年來,針對各種涉農犯罪、鄉村治理難題,不僅司法機關打擊力度日益增強,而且農村法律服務體系和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也在逐步完善。
司法部在《關于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的意見》中提出,到今年年底前要在全國范圍內基本實現村居法律顧問全覆蓋,為民排憂解難、析法說理。
3. 普法要適合農民“口味”
引導村民學法懂法守法用法,是建設法治鄉村、平安鄉村的基礎,也是完善鄉村治理體系的“必修課”。引導村民學法懂法守法用法,是建設法治鄉村、平安鄉村的基礎,也是完善鄉村治理體系的“必修課”。農村普法要適合農民“口味”,才能使農民學法時坐得住、聽得懂、學得進、記得牢。
作為農村法治建設的重要一環,以國家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德規范為依據,化解了大量基層矛盾。農村民俗、鄉規民約對法治建設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要讓更多百姓能懂法、知法、守法,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五問:拿什么讓農民富起來?
鄉村振興,農民生活富裕是根本。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提高農村民生保障水平,是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要發力點。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為實現農民富裕目標提出了明晰的路線圖,那么,該如何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實現農民生活富裕呢?
1. “農業產業致富”不能丟
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培育更多新業態
對大多數農民來說,農業仍然是增收致富的根本。隨著現代農業從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農村電商、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精品農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一批新產業、新業態、新主體在農村地區的廣泛興起,農業增收的空間也在不斷拓寬。
2. 轉移就業增收入
工資性收入占比提高,多渠道就業創造更多可能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健全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促進農民工多渠道轉移就業,提高就業質量。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促進有條件、有意愿、在城鎮有穩定就業和住所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有序落戶,依法平等享受城鎮公共服務。通過實施鄉村就業創業促進行動,大力發展文化、科技、旅游、生態等鄉村特色產業,振興傳統工藝。培育一批家庭工廠、手工作坊、鄉村車間,鼓勵在鄉村地區興辦環境友好型企業,實現鄉村經濟多元化,提供更多就業崗位。
3. 集體富才能共同富
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
一家富不算富,全村富了才算富。鄉村振興,既要立足于富農戶,又要立足于壯集體。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壯大集體經濟。
壯大集體經濟,是實現農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無論是早期發展起來的江蘇華西村、河南南街村、北京韓村河,還是浙江魯家村、吉林北大荒村等后起之秀,都是通過發展集體經濟實現全村農民共同富裕。但是,壯大集體經濟,關鍵還是要解決“誰來壯大”的問題。村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應加強村級班子建設,選好帶頭人,讓農民致富有奔頭。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經濟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