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聚焦鄉村振興戰略,這既是對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落實,也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三農”工作的延續和提升。
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繞不開政府真金白銀的投入、農村人才的回歸、惠農政策的支撐、體制機制的改革,但同時也要看到,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現,必須充分發揮市場的力量,激發出農業農村的內生動力與發展活力。只有將政府支持和市場需求有機結合,才能使“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落到實處。
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問題是全世界市場經濟國家共同面臨的重要議題,也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農業農村領域,尤其要重視政府和市場的分工與協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堅持市場化的方向,要發揮市場在農業資源要素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使億萬農民成為鄉村振興的主要參與者和受益者,同時要通過政府的“有形之手”對市場失靈和外部性較大的領域進行校正和補充。此外,政府與市場要有機結合,政府要加強對市場的引導與宏觀調控,市場要把握節奏,保持理性,循序漸進。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領域率先進行市場化改革,農產品價格逐步放開、農村要素開始流動,以鄉鎮企業的興起為代表,鄉村出現了生機和活力。進入新世紀,黨中央國務院從協調工農、城鄉關系大局出發,采取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發展方針,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政府則發揮自身的作用,建立起強農惠農支農政策體系,使得我國農業農村取得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糧食產量突破6億噸,農民收入實現了持續較快增長。事實說明,政府和市場的分工與協同關系到城鄉資源的協調與分配,關系到農業要素的流動與優化,關系到鄉村發展的動力與方向,對經濟社會發展格局將產生全面深遠的影響。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政府、企業、社會等各方力量聯合參與、有機結合、互相作用的宏大工程,更要妥善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
首先,使市場在農業資源要素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產業興旺”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的第一條,說明鄉村振興要以產業發展為基礎。在農產品市場方面,目前我國糧棉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還有待理順,水稻、小麥、玉米、大豆、棉花等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農產品在國內支持保護和市場定價之間還存在一些矛盾,亟需創新政策工具在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的基礎上,加強對重要農產品的支持保護。在農業要素市場方面,由于要素市場改革涉及生產關系變革,更為錯綜復雜,所以要素市場化的過程中政府要循序漸進、穩扎穩打,核心是要實現賦權于民,讓土地、資金、勞動力、技術等要素資源按照正確的價格信號實現自由流動,激活要素,激活市場。
此外,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鄉村振興離不開政府投入和政策引導,既要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務能力,同時也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盲目上項目,形成新一輪“造村運動”。針對工商企業和社會資本投資農村,要合理引導,既要避免出現損害農民利益的“以強欺弱”事件,也不要讓外部資本深陷農村“無法自拔”。要把握好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的方向、節奏和力度,既要形成政府和市場分工協同的良性互動機制,也要讓農民成為鄉村振興的主人。
要用好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和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讓“兩只手”形成合力、引導廣大農民和社會各界、各方面資源踴躍投入到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中。
作者系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博士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甘肅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