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李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農思想的形成與特點

[ 作者:李明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3-09 錄入:王惠敏 ]

摘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農”思想是習近平長期關注和思考“三農”問題的理論成果,具有突出特點和鮮明特色。它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于“三農”問題的基本觀點,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高度,全面分析“三農”工作的地位和“三農”發展規律,提出一系列“三農”戰略的新思想新觀點,是中國共產黨“三農”問題的最新理論創新成果,是我們黨認識、把握和解決新時代“三農”問題的總綱領。

關鍵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農”思想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農”思想是對馬克思主義“三農”問題理論的繼承、創新和發展,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理論體系的形成是一個歷史的過程,具有極其鮮明的時代特點和豐富深刻的科學內涵,為我們黨認識、把握和解決新時代“三農”問題提供了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

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農”思想的理論基礎和內容結構

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農”思想繼承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三農”問題的基本觀點,接續中國共產黨關于“三農”思想的精神實質,立足我國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實踐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發展,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高度,全面分析“三農”工作的地位和“三農”發展規律,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是中國共產黨“三農”問題的最新理論創新成果,是解決新時代“三農”問題的戰略思想體系。

習近平關于“三農”問題的論述數量多、分量重、涵義深、作用大,在其治國理政思想中占有顯著位置,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居于關鍵地位。歷史地看,以2013年12月12日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和2013年12月23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這兩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為標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農”思想形成且臻于完備。以習近平關于“三農”問題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為基礎,形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農”思想體系框架和內容結構,可概括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農”思想“五大戰略論”。第一,戰略地位論,全面論述“三農”問題是黨的一切工作“重中之重”的戰略地位;第二,戰略課題論,提出事關長遠和大局必須舉全黨之力認真研究加以解決的五大課題,系統分析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確保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解決好“誰來種地”問題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重大戰略課題;第三,戰略任務論,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的全局高度,確立決戰決勝階段影響深遠的四大戰略任務,把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加快農業科技進步、堅持四化同步發展、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作為四大戰略任務;第四,戰略重點論,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馬克思主義戰略家既講全面又講重點,根據我國發展的實際,確定建設美麗鄉村、創新農村社會管理、完善鄉村治理機制、發揮農民主體作用、促進農民增收、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六大戰略重點;第五,戰略核心論,從實現“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治國理政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高度,強調黨是領導“三農”工作的核心力量這個黨管“三農”的戰略核心思想。

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農”思想的形成過程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農”思想的形成過程可以劃分為萌芽、成長、成型、成熟和發展五個時期。

(一)萌芽時期。1969年至1975年,年輕的習近平在陜西省延川縣文安驛公社梁家河大隊度過七年艱苦的上山下鄉知青生活,他住窯洞,睡土炕,吃玉米團子;他打壩挑糞,建沼氣,在這里入黨,當選大隊黨支部書記,并被推薦入讀清華大學。七載青春奮斗經歷,化成濃濃“三農”情結,他說自己對農業、農村、農民很有感情。20世紀70年代,在大隊書記任上,習近平帶領鄉親們建起了陜北第一口沼氣池。多年后出版的《知青老照片》收錄了習近平的回憶文章——《我是黃土地的兒子》。他說:“22歲離開黃土地時,我已經有著堅定的人生目標,充滿自信……上山下鄉的經歷對我們影響是相當深的,形成了一種情結叫‘黃土情結’。”

(二)成長時期。1982年至2007年,大學畢業的習近平歷任河北省正定縣委副書記、正定縣委書記,福建省寧德地委書記,福建省福州市委書記,福建省委副書記、省長,浙江省委書記,上海市委書記,長期擔任縣、市、省主要領導,對“三農”工作情有獨鐘。25年主政地方與“三農”零距離,取得“三農”工作的突出成就與成功經驗,并在實踐基礎上,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深入思考,就“三農”問題先后發表了許多內容豐富、觀點深刻的講話和著述,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農”思想的形成進行了扎實的實踐探索和深厚的理論積淀。2003年,福建省外大學校友會等機構編撰《福建博士風采》叢書,習近平在書中《自述》:“我的上山下鄉經歷”。他說:“上山下鄉中對學習的渴望,使我與清華大學結下了讀書緣。從政近20年后,我在職讀博士研究生就是在清華大學讀的,學的是馬克思主義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我結合實踐,對中國農村市場化建設、農村擺脫貧困、福建山海聯動發展、現代農業理論與實踐、福建省發達地區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發展與完善、農村市場化建設與中國加入WTO等進行系列研究,著書并發表文章。”在濃厚的“黃土情結”和結合實踐的理論研究中,習近平形成了“三農”問題的深刻思想。2003年2月至2007年3月,習近平在《浙江日報》所設“之江新語”專欄共發表232篇短論,其中,有23篇文章專門討論“三農”問題,這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觀察、分析、解決“三農”問題的典型范例。2007年2月7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應邀來到“今日論壇”兩會特別節目“做客中央臺”,暢談新農村建設的思路和部署。習近平強調統籌城鄉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2007年8月23日,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習近平在松江區調研,提出加大城鄉統籌發展力度,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強調要認真研究解決城鄉統籌發展的戰略問題,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努力在解決“三農”問題、破除城鄉二元結構上走在前列。

(三)成型時期。2007年至2012年,習近平擔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從國家層面對“三農”問題進行調研,對“三農”發展的重大問題,如城鄉一體化、新農村建設、轉變農村經濟發展方式、新型城鎮化、現代農業建設、農業科技及食品安全等問題深入研究,提出戰略方向性指示,為“三農”戰略思想的形成奠定深厚基礎。2012年2月16日,習近平在中美農業高層研討會上指出,農業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礎產業,糧食安全與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并稱為當今世界三大經濟安全,強調中國始終高度重視國家糧食安全,把發展農業、造福農村、富裕農民,穩定地解決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作為治國安邦重中之重的大事。2012年9月15日,習近平赴中國農業大學參加全國科普日活動時指出,中國人多地少、人多水少,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根本出路在科技。

(四)成熟時期。黨的十八大擔任總書記以來,習近平高度重視“三農”問題,對關于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發展現代農業、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等“三農”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具有全局性、方向性和戰略性意義,形成系統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三農”思想。2013年12月23日,習近平在中央農村工作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堅持把農業發展、農村繁榮、農民富裕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把“三農”問題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高度,作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重點難點,深化推動農村全面小康建設。他始終強調走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的道路。2014年12月13日,習近平在江蘇調研時深刻地指出,“沒有農業現代化,沒有農村繁榮富強,沒有農民安居樂業,國家現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如何選擇農業發展道路,關系著中國農業發展的方向和前途,定好路子才能出好點子,習近平突出強調以中國農業發展的現實情況為基礎,探索出一條適合我國農業發展的現代化道路。農業現代化離不開農業科技的進步,2013年11月24日,習近平在山東考察時指出,要“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關鍵要實現農村科技進步和創新發展,以科技帶農業,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指明方向。

(五)發展時期。黨的十九大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們黨經過長期努力,進行艱辛理論探索,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必須長期堅持不斷發展的指導思想在解決“三農”問題的實踐的理論表現就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農”思想。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農”思想的指引下,近年來我國農業現代化穩步推進,糧食生產能力達到一萬二千億斤,城鎮化率年均提高一點二個百分點,八千多萬農業轉移人口成為城鎮居民,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歷史性成就的取得奠定了基礎。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明確指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標志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農”思想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也標志著我國“三農”發展開啟了新征程。

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農”思想的顯著特點和主要特色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農”思想以博大精深的內容和完備深遠的思考體現了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創新成果的顯著特點。第一,以農村民生為本。立政之本則存乎農。習近平對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有著深厚的感情。2014年5月,在河南農村考察時看到莊稼長勢很好,習近平高興地說:“說起來,我們都是搞莊稼出身的,看到小麥長勢這么好,我和村里人一樣感到很欣慰。用咱老鄉的話說,今年的饃能吃上了。”每當農村出現災禍,習近平總是高度關注,親赴慰問,時刻把鄉親們的冷暖掛在心上。他把農村民生作為一切政策和戰略思想的出發點和落腳點。2015年6月16日,習近平在考察貴州遵義時到花茂村與村民交流時充滿感情地說:“黨中央十分關心廣大農民特別是農村貧困人口,制定了一系列方針政策促進農村發展。黨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鄉親們是哭還是笑。要是笑,就說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們就要注意,需要改正的就要改正,需要完善的就要完善。”第二,以“三農”發展為重。“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以科學發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是習近平的一貫思想。他強調促進“三農”發展的基礎性和重要性,強調做好“三農”工作對于中國未來發展全局的重要戰略意義,同時強調我國農業農村發展面臨的難題和挑戰還很多,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和放松“三農”工作。在2015年12月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指出,“十三五”時期,必須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牢固樹立和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進一步明確了“三農”發展方向。他明確提出兩個“重中之重”的戰略重點思想:“三農”工作是重中之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在“三農”工作中要把扶貧開發作為重中之重,這樣才有重點。第三,以現代農業為要。習近平早在1990年就明確提出“走一條發展大農業的路子”:大農業是朝著多功能、開放式、綜合性方向發展的立體農業,它區別于傳統的、主要集中在耕地經營的、單一的、平面的小農業。小農業是滿足自給的自然經濟,大農業是面對市場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這種區別于傳統小農業的“大農業”就是后來習近平多次強調的現代農業。加快現代農業建設,推進農業現代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之途,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農”思想的要旨所在。第四,以基本制度為基。習近平強調,制度問題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2016年4月25日,習近平在安徽鳳陽縣小崗村主持召開農村改革座談會上強調指出,最大的政策,就是必須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堅持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堅持穩定土地承包關系。第五,以糧食安全為首。2013年5月,習近平在天津考察時強調,一個國家只有立足糧食基本自給,才能掌握糧食安全主動權,進而才能掌握經濟社會發展這個大局。2014年5月,習近平在河南考察時強調,悠悠萬事吃飯為大,農業是安天下穩民生的戰略產業。在我們這樣一個人口大國,必須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第六,以黨的領導為核。習近平強調黨是領導“三農”工作的核心力量,強調“三農”工作在全黨工作中“重中之重”的地位,強調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2012年12月,習近平到河北省阜平縣看望慰問困難群眾考察扶貧開發工作時指出,農村要發展,農民要致富,關鍵靠支部。他指出,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要原原本本把黨的政策落實好,大家擰成一股繩,一定要想方設法盡快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農”思想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從經濟發展新常態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大局全局出發,全面分析新時代“三農”問題新內涵新特點,提出解決“三農”問題新思路新理念。早在2005年2月4日,習近平就在《人民日報》發表《把握“兩個趨向”解決“三農”問題》的署名文章,提出:在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要切實解決好“三農”問題,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三農”工作,深刻領會和正確把握中央關于“兩個趨向”的重要論斷,按照跳出“三農”抓“三農”、統籌城鄉發展的思路,切實做到執政為民重“三農”、以人為本謀“三農”、統籌城鄉興“三農”、改革開放促“三農”、求真務實抓“三農”,不斷提高解決“三農”問題的能力。這些思想觀點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農”思想的特色底蘊。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發表一系列關于“三農”問題的新觀點新思想,形成系統全面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農”思想,并以其具有戰略眼光、全局視野、問題導向、務實精神、創新意識和底線思維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特色而成為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和關鍵部分,成為指導我國“三農”發展的國家戰略。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農”思想是我們黨認識、把握和解決新時代“三農”問題的總綱領。這個思想體系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三農”問題的基本觀點和基本原理,并與中國當代“三農”實踐緊密結合,為推動“三農”發展開辟了正確道路;這個思想體系全面總結中國共產黨認識和發展“三農”思想的精神實質和成功經驗,立足于我國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新實踐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發展,是我們黨“三農”理論的發展和創新;這個內涵豐富、精辟深刻、系統全面的思想體系,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進程中“三農”問題的認識推進到一個新高度,提升到一個新境界,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農”理論,成為新時代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重要指導思想,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深化農村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推動力,為我們黨解決“三農”問題,實現“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提供了堅實理論指導和根本實踐遵循。

    作者系中國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2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最精品精久久综合 | 亚洲欧美日韩文无线码 | 日本美女不卡在线 | 日韩国产变态另类欧美 | 色偷偷精品免费视频 | 日韩区一区二区三区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