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六下團組,與代表委員共商國是,多次提到鄉村振興,提到“三農”問題,尤其在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推動鄉村振興健康有序進行,科學把握各地差異和特點,不搞一刀切,不搞統一模式,不搞層層加碼,杜絕“形象工程”?!?/p>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新時代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和四川省委一號文件相繼聚焦鄉村振興戰略,出臺了一系列惠民強農舉措,由此可見,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筆者認為,聚焦鄉村振興有三個度:鄉村振興角度、力度、速度。
找準鄉村振興角度?!按蟮佬兴迹t行遠”。中國農村情況千差萬別,擘寫鄉村振興這篇文章,必須統籌規劃,因地制宜、科學推進,著力優先發展鄉村產業。產業興才能鄉村興,經濟強才能人氣旺,從這一點講,必須做大做強農村高效綠色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流通業、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業、鄉村服務業、鄉土特色產業、鄉村信息產業,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不斷延長農業產業鏈條,先讓“農業要變成有奔頭的產業”。
彰顯鄉村振興力度。鄉村振興既是一場攻堅戰,更是一場持久戰。目前中國擁有6億多農民,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農村農業現代化,增強廣大農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是我們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選擇。在書寫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上,必須緊緊依靠黨的領導,用好村民自治組織,發揮農民主體作用,上下一心,以背水一戰的決心和毅力,以抓工業的方式和力度抓鄉村振興、支持鄉村振興,共同讓市民下鄉有盼頭、能人回鄉有勁頭、企業興鄉有干頭、農民掙錢有奔頭,讓“農民要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農村要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跑出鄉村振興速度。鄉村振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后一公里”,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近年來,國家實施了一系列惠民強農政策,全國農村發生了一系列深刻變化,曾經普遍存在的行路難、飲水難、上學難、看病難得到改善,城鄉差距正在逐步縮小,但要建成農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膱陶繕耍€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加快鄉村振興速度,應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著力構建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大格局,進而推動鄉村振興健康有序進行。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魯南播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