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央1號文件再次聚焦“三農”,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任務,明確要求實施質量興農戰略,深入推進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培育農產品品牌,打造區域公用品牌。推進品牌戰略,就要保證品牌落地產生實效。目前,不少人對品牌建設存在誤解,比如有了一個品牌名稱、一個口號、一個漂亮的圖案和包裝就結束了,產品溢價和銷售增幅基本沒有,品牌更是沒幾個人知道,成了形象工程。要想實現真正的品牌戰略落地,需要按照品牌建設的規律運作,包括核心三要素:品牌意識提升、品牌戰略頂層設計、品牌戰略執行。
1.品牌意識的提升至關重要,是品牌戰略的前提, 決定了品牌戰略能夠走多遠。地方政府層面提升品牌意識,理解品牌的邏輯,有助于更好地制定品牌戰略, 跟進品牌推進舉措,堅定執行信心。執行主體提升品牌意識,有助于更好地參與品牌體系構建,提升品牌服務意識,有效推進市場對接,讓品牌以更好的形象進行傳播。
2.品牌戰略頂層設計主要是確定品牌戰略方向。通過對區域內市場進行詳細研究,分析產業形勢及優勢農產品的特點,與相應的區域進行對比分析,找到戰略發展的機會點,構建一個符合自己區域特色的品牌戰略方向。作為政府層面,要在多個層面構建頂層設計職能。一是政府品牌服務職能構建。政府應成立專門的品牌推進小組,根據品牌戰略有針對性地對品牌運營主體(農民合作社、企業等)進行指導和支持。二是產品標準化體系構建。農產品品牌的基礎是品質,要在種植、植保、品種上更新科研技術,加強產品優選分級設備支持,建設倉儲和物流體系,形成完整的供應鏈體系。三是要有執行主體。執行主體的優劣決定了品牌戰略的成敗,一般選擇區域內經驗豐富、有品牌塑造意愿的主體(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等)作為執行主體,這樣能夠保證及時應對市場競爭。四是構建協會組織(聯合會、聯合社等)。利用政府職能優勢,注冊相應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的同時,組建協會、建立協會標準,共同維護品牌形象。五是資金支持。主要包括專項品牌資金、扶貧資金、地方財政等,也可以鼓勵相應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以入股的形式集中投入。六是其他資源的支持。例如,品牌培訓,“互聯網+”體系構建等。
3.品牌戰略執行主要是執行策略和方法。一般的運作路徑是單點突破,從傳統第一產業中選擇優勢產品進行重點打造、建模、破局引領,向精深加工的第二產業發展,從而帶動上下游產業價值鏈發展,推動農產品品牌向第三產業延伸,促進一二三產業相融合,然后陸續導入其他產品形成現代農業生態完整體系。
例如,天津市武清區為了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進行區域農產品品牌戰略規劃。一是選取區域內優勢的田水鋪水果蘿卜,提煉出品牌名稱“小兔拔拔”, “小兔子拔蘿卜”成了品牌的獨特IP,品牌口號為“純脆生活,拔個蘿卜”;在產品方面嚴把質量關, 生產優質標準化產品;在推廣方面進行立體推廣,產品進入北上廣新零售渠道。二是區政府大力支持相關主體提高暖棚種植技術,引進先進優選設備,擴建低溫冷庫,大力支持蘿卜的深加工產業發展。三是利用武清的“運河文化”主題打造城鄉結合旅游文化,將水果蘿卜基地重新規劃,形成了農業休閑觀光旅游、采摘、餐飲等產業的融合。未來,武清還將打造水果玉米、水果胡蘿卜等特色農產品,這些農產品品牌的整體打造,將會形成一個區域特色的農產品生態圈,帶動武清鄉村振興。
作者單位:北京天下星農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民合作社》期刊2018年第3期 微信公眾號(原創)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